徐文明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為了順應教育發(fā)展的需求,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轉變.實際上,轉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將原有的不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重新推翻,建立起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一個需要不斷磨合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阻礙轉變的進程.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構建完美的教學平臺.
教學理念在不斷地更新,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已經成為當前教學模式的核心.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教師的做法并不得當,刻意強調學生的主觀性,總是想著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反而忽略了教學的真正價值.比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過分制造一些不唯一的答案;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課堂上劃分出大量的時間供學生探討問題,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各執(zhí)一詞并沒有得出統(tǒng)一的有建設性的意見.這些都是過分強調主觀性造成的.在強調學生的主觀性時,教師要讓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發(fā)揮主體作用,有方向性地學習和思考.
例如,在講“等差數(shù)列前n項和”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在一個V型架上,最低一層放一根鉛筆,每往上一層就多放一根鉛筆,那么到第100層的時候一共有多少根鉛筆在這個V型架上?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實際上就是限制了學生的思考方向.經過思考,學生將這個問題抽象成一個數(shù)學問題:1+2+3+4+5+6+…+100=?然后利用高斯的計算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將100個數(shù)字分為50組,第一個數(shù)和最后一個數(shù)為一組,第二個數(shù)與倒數(shù)第二個數(shù)為一組,每組數(shù)的和相等,求出總和為5050.接著,讓學生以高斯的做法作為啟示,探討如何計算一個數(shù)列的前n項和.
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強調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正是由于這種過分的強調,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過于自主.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在學習時需要老師的合理引導,需要老師的及時幫助,需要老師的提點糾錯.所以說,過分自主的學生反而會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突破自己的潛能,學習水平止步不前.為了讓學生接受新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在讓學生保持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讓整體學習方向變得明確清晰.
例如,在講“一元二次不等式”時,為了讓學生的學習具有方向性,我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引導.首先,讓學生在紙上畫出坐標系,并嘗試畫出二次函數(shù)f(x)=ax2+bx+c(其中,a>0)的圖象.眾所周知,這個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拋物線,與x軸相交于兩點x1、x2.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所畫的圖象,他們發(fā)現(xiàn)當y>0時,對應的圖象在x軸上方,對應的x取值范圍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