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丹 王雪甲
摘 要:本論文以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為例,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對其中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jīng)濟用語的英譯翻譯策略進行了研究分析。中國特色政治經(jīng)濟用語翻譯是開展中國與世界在經(jīng)濟和文化領(lǐng)域交流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所以,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必須準確恰當,彰顯了我國獨特的歷史文化。
關(guān)鍵詞: 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特色政治經(jīng)濟用語; 翻譯策略
1 引言
張宏 (2013) 指出中國特色用語顧名思義,即發(fā)源于中國,并基于中國特有的風俗、文化和政治,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而產(chǎn)生。本文將以政府報告中中國特色政治經(jīng)濟用語為切入點,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譯翻譯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本文可以為日后的翻譯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2 理論依據(jù)
根據(jù)奈達的定義“所謂翻譯,是指從語義到語體在譯文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xiàn)原語信息” (譚載喜, 1999: 11)。所謂“最切近”,主要指意義要最切近原文;“最自然”,主要指譯文要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 (黃峰斌, 2009)。奈達 (2001) 的功能對等理論,即認為譯文讀者對譯文的欣賞與理解應(yīng)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欣賞理解程度基本一致。這種一致要通過語義、文化、形式等多方面手段來實現(xiàn)?!墩ぷ鲌蟾妗纷g語接受者是外籍人士,其語言、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歷史、生活習慣等都與我們不同。因此,譯者必須從外國讀者的角度出發(fā),靈活運用奈達的等效翻譯理論,使他們最大程度地領(lǐng)會原作的精神和風格,達到交際與對外宜傳的目的。
3 中國特色政治經(jīng)濟用語的翻譯對策
3.1直譯
所謂直譯法,是指譯文不僅忠實于原文內(nèi)容,而且忠實于原文表達形式的翻譯方法 (孟慶升, 2009)。但直譯不等于是硬譯,即逐字翻譯。茅盾曾指出的:“因為中西文結(jié)構(gòu)的不同,這種‘字對字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的翻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那種譯法不是‘直譯而是‘死譯” (茅盾, 1980: 518)。直譯能夠做到原文和譯文意義上的對等,忠實原文,同時在表達方式能夠讓讀者接受,譯者不需再加以解釋說明就能夠準確地表達原文意思,語意連貫,目的性強。所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guān)中國特色政治經(jīng)濟的用語,使用直譯的方法能夠使讀者更加深切地領(lǐng)略到中國的文化特色。
例1:
原文:這是一個化蛹成蝶的轉(zhuǎn)型過程。
譯文:This is like a struggle from chrysalis to butterfly.
分析:這里的“化蛹成蝶”是為了形象地表示“轉(zhuǎn)型升級”的艱難過程,因此選擇直譯,而這一常識也是為外國人所知的,無需背景知識。
3.2詞語變換
《政府工作報告》中, 有些詞和詞組出現(xiàn)頻度很高, 而英語不尚重復, 在用詞方面靈活多變。在漢英翻譯過程中, 為了使譯文更加地道,就必須適當加以變通,否則,譯文就會枯燥晦澀。以“加強”一詞為例,譯者根據(jù)上下文變換詞匯,確定搭配,給出了不同的譯文:
例1:
原文:加強職業(yè)教育基礎(chǔ)能力建設(shè)
譯文:strengthen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例2:
原文: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shè)
譯文:cultivate ideals and ethics among young people.
例3:
原文: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建設(shè)
譯文:promote development of basic public benefit cultural programs
3.3意譯
意譯,就是從意義角度出發(fā),不注重原文的用詞和句法結(jié)構(gòu)等細節(jié),旨在準確地表達出原文的大概意思,使譯文行文流暢。孟慶升 (2009) 指出所謂意譯法,就是只忠實于原文內(nèi)容,而不拘泥于原文語言形式的翻譯方法。意譯法有別于逐字翻譯的直譯法,但這并不代表,譯者可以拋棄原文結(jié)構(gòu),憑主觀臆斷來編造句子。譯者只有過正確分析原文結(jié)構(gòu),對其進行適當調(diào)整以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這樣才能符合“意譯”的要求。在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jīng)濟用語是根據(jù)我國的具體國情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特有表達方式。因此,一些缺乏中國文化背景知識的國外讀者對這類用語理解起來會有些困難。所以,在進行中國特色政治經(jīng)濟用語英譯過程中,譯者可采取意譯法,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會。
例1:
原文: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譯 文:We should steadily strengthened their consciousness of the need to maintain political integrity, think in big-picture terms, uphold the leadership core, and keep in alignment
分析:“政治意識”具體內(nèi)容包括“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始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這里將“政治”解讀為“政治方面的正直 / 誠實”,譯為:political integrity;“核心意識”包括“堅持黨的領(lǐng)導,部署決策,主席的威信”,這里將“核心”解讀為“堅持領(lǐng)導核心”,譯為:uphold the leadership core
3.4增譯法
增譯法是指根據(jù)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馮慶華就指出增譯法,即在原文基礎(chǔ)上增加必要的單詞、詞組或句子,從而使譯文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同時符合受眾的思維習慣和文化背景 (馮慶華,2001)。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通常情況下,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jīng)濟用語會采用無主語的形式。但是在英語表達中一般句子都要有主語,所以在進行翻譯時,譯者不可忽視英語的語法特點,應(yīng)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添加適當?shù)闹髡Z,使句子更加完整。
例1:
原文:讓人民監(jiān)督權(quán)力,讓權(quán)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quán)力關(guān)進制度的籠子。
譯文:We must ensure that power is exercised under public oversight, in broad daylight, and in an institutional cage.
分析:該句中文缺少主語,根據(jù)語境可分析得出,主語就是中國人民政府,可在譯文中增加人稱代詞“we”充當主語,從而使句子表達更加完整,符合英語語言的特點。
3.5省譯法
省譯法是與增譯法相對應(yīng)的一種翻譯方法,即刪去不符合目標語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以避免譯文累贅。其實,省譯就是把原文在譯文中不需要的詞在翻譯過程中省去不譯。翻譯時每個詞都不放過的話,譯文的可讀性就會受到影響。
4 實踐總結(jié)
本文是基于我國中央政府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出現(xiàn)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jīng)濟用語所做的一篇英譯實踐報告。此篇實踐報告是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針對中國特色政治經(jīng)濟用語的英譯翻譯策略進行了探討和分析。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中國特色用語時,不僅要豐富自己文化背景知識,還要吃透原文所隱含的信息,靈活運用直譯法、意譯法、詞語轉(zhuǎn)換法、增譯法和省譯法等翻譯策略,將源語信息更加準確地傳遞給讀者。
參考文獻
[1]馮慶華. 2001. 實用翻譯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黃峰斌. 2009. 從功能對等角度看漢語兼語句的英譯[J]. 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3):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