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快速成長的關鍵期,小學數學學習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探究精神,為了使學生學好數學,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目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已經成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主流的教學形式。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還沒有深入理解,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筆者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能夠為教學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師開始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的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數學學習時,教師把所有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首先教師設置一定的學習目標,每個成員的目的都是完成這一目標,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學生之間都主動、自主地去探究,相互幫助,從而解決問題,從而能夠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達到學習目標的要求。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
對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在學習數學方面的壓力要遠遠大于別的學科,并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習成績的提高,單一、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厭惡,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改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弊端,教師引用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在這種和諧融洽的氛圍當中,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只有當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而不是在老師或者家長的強迫下被動的學習時,學生的成績才能夠有所提高。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主流,但是由于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沒有理解小組合作的理念,從而在實施上存在偏差,從而導致如下一些問題:
(一) 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許多教師喜歡在實際教學中將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堂課的情景引入部分,在學生的短暫交流之中,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進行引入。這種方法確實是提高了學生對課堂內容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讓教學內容順利展開,更愿意把關注度放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身上,也就是說課堂的中心主流還是成績好的學生,這就導致了后進生只能在大多數時間處于沉默或者聽別人講的狀態(tài),使他們的參與感特別低,從而導致后進生對課堂內容的參與度大大降低。
(二) 小組分組不合理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如何進行合理地分組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進行分組時,不同的組員要有不同的分工,教師往往會限定各個學生的分工,如果在這個時候,教師的分工不合理,直接會影響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及教學效果,而許多教師都不能合理地進行小組分工,從而使學生之間溝通較少,甚至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都比較缺乏。
(三) 過于重視集體的效果,忽視了對個人的關注
小組合作學習一般都只注重團隊最后的總成績,往往忽視了作為一名小學生,需要獲得更多的個人的成就感的方面,這就使得集體與個人之間產生利益沖突。在小組合作教學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小組成績的贊許與認同,并且習慣將所有的成績都歸屬于小組中的所有人,可是小學生正處于只能夠單純的分清個人成就與團隊成績階段,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對小學生在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方面的教育。但是不能夠否認的是,目前的學生團隊意識越來越差,我們猜測或許是我們過分地強調集體意識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叛逆感,抹殺了學生的個人成就感,從而失去了一些學習機會。
(四) 分組合作學習方法不得當
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書中的知識,將書本中適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知識點運用在這種方法之中,而不是將所有的數學知識點都進行分組討論,有些只是不能夠進行拆分單獨進行討論,只適合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講解。如果將不適合的知識點進行分組討論,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三、 解決策略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解決策略:
(一) 教師要建立明確的教學理念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不能夠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更多的要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也要和學生進行角色互換,這樣才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并很好地解決。
(二)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根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小學生和教師之間都沒有達到平等的關系,從而影響到學生的積極性。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民主的師生關系是理想的師生關系,在這種關系下,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夠彼此互相信任,教師正確的使用自己的權利,不會對學生施加壓力,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在輕松自由的良好學習氛圍下進行學習,從而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三) 加強引導,促進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在于組員之間的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中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針對不能夠快速融入小組學習的學生,教師要幫助他們快速投入小組的學習之中,要讓優(yōu)質生帶動后進生,做到人人平等,小組成員之間要互相團結,不能歧視對方,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發(fā)揮小組的學習作用。
(四) 合理分組,注重個人與團體的雙重激勵
合理的分組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的學習,一般情況下,可以將積極主動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組之間,然后根據整體表現(xiàn)水平對不同的組進行組員分配。這樣的好處就在于,可以使每個小組都能夠有引導者進行小組的開展,也有利于教師對小組情況的及時收集,這樣就不會因為座位的原因導致成績好的學生集中到一個小組,而忽視其他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參與。
四、 結語
小學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逐漸成為主流,有效解決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從而促進小學生數學的學習。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可以為日后對學習的科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就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會覺得學習是一種需要,就會更加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1] 劉樹軍.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東方教育,2014(5):279.
[2] 郭淑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2):121.
作者簡介:白明富,重慶市,重慶市酉陽自治縣教育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