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秀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效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可以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集體榮譽感。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智慧的教學策略,研究課堂教學策略,讓思想品德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是取得良好課堂效果的重要保證。
關(guān)鍵詞:思想品德;自主學習;教學策略;內(nèi)部驅(qū)動力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guān)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他們活潑、好動,在課堂上利用輕松快樂的氣氛感染學生,讓他們樂于學習活動之中是取得良好課堂效果的途徑之一。我們都知道當學生喜歡某項活動的時候,他就會投入全部的精力與其中,那么經(jīng)過努力必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一線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
一、用尊重和理解喚起學生學習欲望。
尊重學生,用飽滿的熱情對待他們,培養(yǎng)友好的師生關(guān)系。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準確對自己定位,在學習上是學生的引導者,在生活上是學生的朋友。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包容學生這樣那樣的缺點。學生就像成長中的小樹,難免會分出不良的枝椏,我們要理解他、關(guān)愛他,用我們的愛和鼓勵作為去除不良枝椏的剪刀。在課堂上,我們關(guān)注學生點滴的優(yōu)點和進步,并且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話語,用語言、眼神、動作給他們以贊賞和鼓勵。千萬避免用尖酸刻薄的批評話語去扼殺他們剛剛?cè)计鸬膶W習之火,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厭煩學習。但是,我們的鼓勵和表揚也要適度,不能過分夸大他們的優(yōu)點,使他們產(chǎn)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輕視學習,覺得學習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從而不能長久堅持下去。曾經(jīng)有位著名的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鼓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機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教師感情麻木,那么造成的課堂氣氛就會死氣沉沉;教師在題目講解的過程中枯燥無味,就造成學生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教師灰心喪氣,也就影響學生沒有信心、怨天尤人。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要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去影響學生、帶動學生,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欲望、增強他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讓學生愛學、樂學。在課堂上總是會出現(xiàn)許多的狀況,我們教師要靈活運用處理辦法,比如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轉(zhuǎn)移矛盾、冷處理等方法,避免在課堂上產(chǎn)生沖突、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用和藹的語言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并且愿意改正,為他們營造一種安全的氛圍。教師在教學評價時,要公平、公正,語言要溫和,使做得好的同學更加努力,有欠缺的同學積極改良,這樣的課堂氛圍對于教學效果有著積極促進的作用。
二、激發(fā)興趣,感受成功。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條件之一”。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比較靈活,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都比較廣泛,我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使用恰當?shù)慕虒W工具,幫助學生提起興趣、激發(fā)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投影儀等工具,設置巧妙的導入性懸念情境、組織活躍積極的競賽活動等。通過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處于一種樂學的境界。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充滿新鮮感,讓他們有探究的欲望,在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教師要利用有效手段慢慢引導他們得出問題正確結(jié)論。而不能用生硬的語言去否定他們,讓他們對問題探究產(chǎn)生畏懼心理。設計層層問題,讓學生對問題層層深入,而且延長有效學習的時間。在課本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用生活實際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讓他們感受到品德課程內(nèi)容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對品德課程的學習轉(zhuǎn)變成內(nèi)在的需求,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的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緒。所以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分層教學,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的內(nèi)容有一定梯度。教師在知識傳遞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手段和不同梯度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使他們都通過努力取得問題的解決辦法,從而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信心。學生接到的問題難度要適中,要需要經(jīng)過一番努力才能解決,不能過簡單,使他們過分自信,失去探究欲望;也不能過難,通過努力也解決不了,也會失去探究欲望。要讓所有同學都能感覺到,我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解決問題,從而產(chǎn)生學習積極情緒,誘發(fā)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
三、自主學習,張揚個性。
構(gòu)建主義認為,品德課程的學習就是學生構(gòu)建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化。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那么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前提條件,只要學生有了自主性,就能夠主動地去和他人合作,進行問題的探究。所以,我們在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勇于提出問題,他們的問題也許偏離主題,也許有些荒唐,但是我們都要尊重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幫助他們得到正確的結(jié)論。在課堂上,教師積極營造一種安全、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于質(zhì)疑、用于探究。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伙伴的學習技巧,取長補短。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抓住學生典型問題,即使是典型錯誤,也要給予贊揚,讓他們知道問題的解決就是在不斷的質(zhì)疑、解答過程中完成。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還能弘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積極樂觀地學習。
總之,我們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是在為學生“學”服務。在課前讓學生參與到預習活動中,讓他們自己搜集學習資料,選擇學習內(nèi)容,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站在學生的角度觀察他們對問題的理解方向,引導學生正確解答。教師建立健康的師生關(guān)系,做到師生情感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展示學生搜集來的課件、短片等資料,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人翁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