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芝
摘要:教育是國家發(fā)展之大計,初等教育作為最基本的教育層次更是重中之重,農村小學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長期以來處在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特別是在管理方面急需調整與提高。本文在農村小學管理改革中提出了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素質、注重家校溝通、堅持以人為本等辦法,希望對農村小學的真正發(fā)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 管理 思考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鄉(xiāng)村留守學生的大幅度減少,農村小學管理的好壞,直接制約著農村基礎教育水平的發(fā)展程度。如何在艱苦不利的條件之下,積極開創(chuàng)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途徑,讓當?shù)睾⒆咏邮艿椒蠒r代發(fā)展要求的教育體系和內容,是我們每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結合筆者多年的教育管理經驗,談一下自己一些粗淺的想法,請大家指教。
一、轉變教學理念
絕大多數(shù)的農村小學管理人員不足,經驗較少,能接觸到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和信息不多,這些都是農村小學管理先天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日程管理工作的程序上墨守成規(guī)、生搬硬套,盡管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取得的效果并不好。此外,由于長時間收到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制約,農村小學的領導在開創(chuàng)性方面做得不夠,自主采取的教學活動少之又少,特別是能夠結合學校自身特色采取具有新意的創(chuàng)新辦法更是鳳毛麟角。作為農村小學的管理者務必要及時轉變觀念,根據(jù)國家新課程的新要求,堅定樹立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管理理念,以“敢為天下先”的毅力和勇氣,改出特點,改出成效。一是要調整教學管理內容,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更多的去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新時期教育方針的指引下,全力推進課程改革,全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并根據(jù)地方和學校鄉(xiāng)土資源,開展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校、愛家的思想品行。二是要指定合理的發(fā)展規(guī)劃,及時準確的掌握本地區(qū)人口分布情況、流動情況、新生嬰兒情況,重新調整教學資源,合理運用,科學規(guī)劃,降低辦學成本,提高育人質量。三是要明確職責,要積極轉變觀念,運用科學民主的管理手段,在重大決策前廣泛聽取師生意見,科學調研,民主決策,調動師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到學校的決策和管理中,發(fā)揮最大的合力。四是要完善各項制度,在教師聘任、教學管理、師生獎懲等方面建立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文件,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同時要注重各項制度,之間的支撐與配合,構建完善合理的制度體系網絡。
二、提高教師素質
施教者是學校教育的主導,是支撐學校發(fā)展的脊梁,全面提高教師能力和素質,是任何一個學校永恒不變的發(fā)展主題。農村小學由于地理條件、教師待遇、提職提升等方面的制約,教師整體水平和素質一直得不到顯著的提高。學校應該成為師資隊伍成長提高的基地,發(fā)展農村小學教育,務必要培養(yǎng)出一支好的教師隊伍。一是要抓年輕教師建設。建立導師制,為每一位年輕教師都配備導師,以一對一的關系,層層帶動,全面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此外,還搭建各種舞臺,給年輕教師展示自己水平和才能的機會,舉辦各種觀摩課、教學競賽。二是要抓師德建設。只有教師具有了高尚的愛國情操,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三是抓專業(yè)化建設。教師的專業(yè)化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要擁有服務意識,能夠把學校的大政方針和教學理念較好的融入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之中;一個是要擁有系統(tǒng)知識,在學術思想和教學內容上緊跟時代潮流,能夠采用更為有效、更為合理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傳授最為合理準確的知識。四是要抓梯隊建設。開展集體備課,規(guī)范教學內容,把好的教學方式方法在全校推廣。
三、注重家校溝通
由于農村條件的特殊性,相當一部分農村孩子的家長在重視教育程度仍存在很大差距,“讀書無用論”的思想觀念在廣大農村中仍有很大的市場。此外,還有一部分人雖然重視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但是教育理念仍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這種現(xiàn)狀嚴重制約了農村小學教育的整體效果。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小學教育的實施者,務必要認清形勢,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全面改變農村家庭的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觀念。一是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聯(lián)系。學生想要健康成長, 除了接受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之外, 社會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二是要積極轉變家長觀念。通過家庭教育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出他們認真學習的動力是家長的主要任務。學校幫助家長轉變錯誤的教育觀念, 不斷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從而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 配合好老師的工作, 有助于學校整體上的管理, 營造和諧校園的氛圍。
四、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和基本要求,關鍵就是要從師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尊重教師的人格,理解學生的疾苦,傾聽從教者和受教者的呼聲,舉全校之力全面提升農村小學的整體教學水平。一是要管理精細化,大到學校整體發(fā)展的規(guī)劃和決策,小到學校的一張紙、一支筆,都要事事有人做,物物有人管。二是要管理嚴格化,學校教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須要按照指定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執(zhí)行,特別是在安全工作中更應該事無巨細,一條細微的裂紋,一根脆弱的房梁,一片變質的面包都會給學校的管理和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三是要管理親民化,學校的管理規(guī)章和制度,要開展廣泛的調研,盡可能的爭取廣大師生的意見,充分體現(xiàn)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要求。此外,農村小學的管理者務必要進入課堂,走進師生,在教學第一線開展切實可行的工作,在聽課和評課的環(huán)節(jié)中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指導性的建議,不定期的檢查教師的備課材料和學生的作業(yè),通過課程組或教研室,召開學校方法改革調研會,制定出符合學生特點、切實可行的教學設計,打造高質量課堂。四是管理示范化,農村小學的管理領導,要以身作則,做好引領和示范,以良好的教師角色,上好每一門課,每一節(jié)課,以便更好的指導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杜琳琳.小學班級管理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4.
[2]韓靜.小學班級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3.
[3]魏玉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J].新作文( 教育教學研究),2011,(20).
[4]王聰華.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及建議[J].文教資料,2013,(10).
(作者單位:吉林省臨江市樺樹鎮(zhèn)小營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