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格格
[摘 要] 行政化的現(xiàn)象在高校的各領域中日益明顯,行政化管理的弊端也日益凸顯。雖然“高校去行政化”的理念已經(jīng)提出,但是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卻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隨著高校中行政化的弊病日益加深,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去行政化問題已經(jīng)成為一個焦點化議題。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高校行政化學生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來探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去行政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 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去行政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8) 03-0071-03
一 高校學生管理行政化現(xiàn)狀
目前行政化的管理充斥著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所謂行政化的管理是指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在整個管理和操作方面都與行政體制的管理和操作有基本相同的性質(zhì)。高校行政化管理的外部原因是國家的教育部門對高校擁有行政上的管理職能,能對高校事務進行行政管理、行政監(jiān)督和行政考核,高校本身就處于這種行政化的管理之中,行政化的管理體制自然存在于高校管理體制中。高校內(nèi)部按照行政管理機構設置各個行政管理部門,并劃分不同的行政級別,按照行政權利的大小來任命職務,教育事務行政化,學術組織和自主管理組織被弱化?!敖逃毩ⅰ彼枷胗刹淘嘞壬谥袊紫忍岢觯鳛橐环N思潮,主張學生的思想獨立、學術自由、學校經(jīng)費自主。一所高校的成長與發(fā)展,科學的管理固然很重要,行政化的制度在管理中也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學術研究和教育研究才是一所高校能夠保持發(fā)展活力的基本條件。當高校對行政的重視程度大于學術研究和教育研究時,這所學校的學術研究氛圍一定不會太濃厚,在一定程度上就抑制了高??蒲械陌l(fā)展,“行政化”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且行政化的管理體制在高校的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與學生自主管理組織所強調(diào)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產(chǎn)生了鮮明的沖突,對學生思想狀況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一) 進入學生自我管理組織的動機功利化
在學校的一些獎學金、助學金、入黨以及各種評優(yōu)評先活動上,學校一般對于進入學生自我管理組織中的學生有加分項,高校學生自我管理組織以班委會和學生會為代表,也就是說,進入班委會或者進入學生會的成員才有優(yōu)先評選的資格。學校制定這類制度的本意是鼓勵高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調(diào)動學生參與自我管理、鍛煉個人能力的積極性,但受高校行政化的影響,部分學生在進入學生自我管理組織時的動機明顯不純,將進入班委會或者學生會看做是自己評優(yōu)評先、拿到獎學金的籌碼,在組織能夠使自己獲得榮譽或利益時,組織開展的活動還能夠參加,在組織不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時候,名義上要專注于學習,實際就是不想在沒有獲利的情況下為組織的發(fā)展出力,違背了班委會或者學生會原本的服務宗旨和原則,“功利”兩個字正在侵蝕學生的思想。
(二) 學生思想的官僚傾向
高校的班委會主要設班長一位,副班長一到兩位,還包括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宣傳委員、文藝委員、心理委員等各一位。雖然班委成員是由學生通過班級內(nèi)部選舉產(chǎn)生,但高校中老師聯(lián)系學生大多通過班委來實現(xiàn),班委成員在任選后掌握著一定的班級資源,以班長和學委為甚,造成了等級的產(chǎn)生。而學生會一般設有主席團和部長團,主席團包括主席一位,副主席一到兩位,部長團包括各部門部長一位,副部長一到兩位,部門包括辦公室、外聯(lián)部、生活部、體育部、宣傳部、文藝部、學術部,每個部門下設有干事若干,一級管一級,行政化的痕跡十分明顯。班委會和學生會的每個職位雖然都由學生擔任,但是職位的管理權利從上至下,從主席到干事的職位呈金字塔式,主席團和部長團都是大一級的師兄師姐,新生作為干事初來乍到,“師兄、師姐”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權威意義,普通干事不敢得罪,主席和部長之間的關系也屬于上下級關系,帶有明顯的官僚色彩,等級森嚴。等級的存在形成了地位的高低,雖然這種管理方式確實是有利于組織的管理,但是如此等級,在高校這代表著自由平等的象牙塔中,會逐漸地形成一些不良的風氣,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不利的。
(三) 學生組織活動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
行政化的管理制度明顯不適合普遍用在高校上,這種不合適在高校的學生管理模式中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僵化的行政化管理使學生奉命唯謹,自主能力大受限制。學生的自我管理組織在班級上以班委會為表現(xiàn)形式,以負責班級管理的老師為指導,而學校或各院系則具體表現(xiàn)為校級學生會或院級學生會,一般以校黨委或者校團委為指導。在活動的開展上,學生對老師或者校黨委、校團委的行政指導從令如流,組織活動的創(chuàng)新能力差,自主能力也得不到很好地鍛煉,基本上成為了行政命令的“跑腿”人。長此以往,學生自主管理組織的“自主”成為擺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可以得到鍛煉,但在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上卻被限制了。學生管理模式的去行政化應該成為高校重視起來的問題,真正地將“自主管理”還給學生,切實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 高校學生管理行政化績效分析
(一) 學生行政化管理的有效性
第一,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就我國高校的發(fā)展狀況而言,行政化的管理體制無疑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高校行政管理體制作為高校管理體制的頂層設計是必要的。高校在學生管理上傾向于學生的自主管理,將學生組織起來,成立自我管理的團隊,使學生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去開展和完成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橋梁。要使學生管理具有活力,要能夠切實了解學生群體的具體需求,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對學校的管理和人才的全方位培養(yǎng)都有重要作用。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作為一種群體組織,行政機構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且在高校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的管理也是有必要性的,否則學生管理就會是混亂的,沒有組織性。
第二,行政管理的權威性。學生組織的活動直接受到校團委和指導老師的行政管理,是學校行政命令的底層執(zhí)行者,也是學生群體中的直接組織者和管理者,起著學校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作用。領導和指導老師對學生組織起著主要的決策作用和支持作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能夠使學生組織高效地完成行政命令,減少學生組織參加實踐活動時的籌備時間和決策成本,能夠有速度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行政管理所帶來的決策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使學生自主管理組織減少了決策成本,使活動的開展能夠正確有效,使大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夠在正確的指導和有效的支持下進行。
第三,行政化管理的科學性。高校在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的行政化管理體制有其科學性,使學生在校期間盡可能多的增加對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的設置、行政管理的運行方式和活動流程、行政命令的理解和表達等行政管理過程有所了解,鍛煉了學生行政管理的實踐能力,同時也給學生自我管理組織提供了較多的進行社會實踐的機會。在高校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行政化的管理促使學生去協(xié)調(diào)各方面的關系,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 學生行政化管理的缺陷
第一,行政化管理使自主管理組織沒有真正的“自主”。自主管理組織一般要求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這種學生自主管理的模式是每個高校在學生管理上不可或缺的一種學生管理形式。在高校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的行政化管理固然有著許多優(yōu)點,但同時也存在許多缺陷,學生自我管理組織缺少“自主”首當其沖。在學生自我管理組織中,有指導老師負責對學生組織的管理,很多情況下,學生開展活動的主題確定、活動的組織策劃、都是按照學校和老師的意愿進行,所謂的“自主管理”也變了味道,上行下效,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內(nèi)部在思想方面出現(xiàn)偏差,官僚思想的出現(xiàn)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自我管理組織依然在一種行政化的模式中進行時,大多數(shù)的時候?qū)W生只是在“跑腿”,而不是獨立自主地進行某項活動,久而久之就消磨了學生自主實踐的能力,淡薄了學生的自主意識,也沒有真正起到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目的。
第二,行政化管理不能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培養(yǎng)。在文化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中成長的學生群體,模式化、行政化的機制不能適應高校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所以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去行政化是中國高校學術能力增強、整體發(fā)展更具活力的必由之路。行政化表現(xiàn)尤為明顯的學生管理組織,有必要成為突破多年來高校去行政化的切入點。在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形式上,行政化痕跡明顯,直接對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大學是一個組織。一方面,它不能混亂不堪; 另一方面,其繁榮取決于它是否具有足夠的靈活性,是否能夠為不同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個人提供獨特的、適宜的環(huán)境?!碑敶咝o論處于發(fā)展的哪一階段,高校任何一種管理組織,都離不開行政管理,需要科學且系統(tǒng)的行政管理組織,行政管理在高校有著無可質(zhì)疑的作用。但是,高校畢竟是具有教學性質(zhì)的授業(yè)解惑和思想碰撞的教育圣地,歸根到底不是行政機構和職能部門,高校的教育主體是學生,而學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特點,每個學生的價值觀點、價值選擇、價值追求是不盡相同的,這使他們不愿意被規(guī)則束縛、整齊劃一?,F(xiàn)代素質(zhì)教育要求高校必須注重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個性,而行政化的管理與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有沖突的,容易抑制學生個性發(fā)展,難以培養(yǎng)出有個性的青年學生。
第三,行政化管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謂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行政化,指的是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整個的設計和運行上與行政體制的設計和運行相仿。的確,學生管理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的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校發(fā)展的需要,但是,這種行政化的管理卻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在高校學生自我管理組織中,行政命令的指導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學生往往成為行政的奴隸,長此以往,慢慢就被消磨了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生自我管理組織中,特別是高校的自我管理組織,它的發(fā)展和作用的發(fā)揮,不僅僅需要行政管理,更需要學生能有一定的組織和決策的空間,發(fā)揮好學生的能動性,才能更好地鍛煉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高校應該調(diào)動起大學生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國家的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三 去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行政化的對策
(一)管理優(yōu)化,將行政管理轉(zhuǎn)為行政服務
盡管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對學生自主管理組織產(chǎn)生了一些不利影響,但是無論在哪一種管理模式中,行政化管理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現(xiàn)代高校的管理必須依靠行政。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同樣也是,雖然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要求學生能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但是行政的指導作用和支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行政的指導和支持,學生團體在學習、組織、策劃等活動時才更能正確把握實踐方向,組織有效的實踐活動。行政管理不可避免產(chǎn)生了一些矛盾,如何去調(diào)節(jié)這種矛盾,是我們面對行政管理帶來一系列缺陷的同時而應該去思考的問題。首先,學校應該轉(zhuǎn)變管理的傳統(tǒng)思維,將行政管理轉(zhuǎn)化為行政服務,將學校、老師的管理和引導與學生自我管理相結(jié)合。在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行政只是一種管理手段,而不是整個學生管理組織運行的目的,教師應該將自主管理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和需求。例如,在不違背學校管理秩序的原則下,對學生開展活動的理念和項目給予支持,在場地的安排和經(jīng)費的支撐上也給予相應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不要用條條框框去限制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生自我管理組織才能變得更加靈活機動,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權利的下放并不意味著老師從此退出管理者的舞臺,只是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這些權利也需要監(jiān)督,老師應該在管理制度中設計合理的獎懲制度和學生監(jiān)督制度,淡化官僚氣息,控制官僚行為。教師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當老師開始逐漸克服行政化帶來的消極影響時,比喊口號更能推動學生思想的轉(zhuǎn)變,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有效地在學生管理組織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二)管理監(jiān)督,克服行政化帶來的不良風氣
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后曾對《大公報》記者說,“大學生向來最大之誤解,即系錯認大學為科舉進階之變象,故現(xiàn)在首當矯正者即是此弊,務使學生了解于大學乃研究學術之機關”,可見蔡元培先生在大學的管理中對克服官僚化思想和功利思想的要求,這也是蔡元培先生對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要求。在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應該設計建立有效、合理的學生監(jiān)督制度和獎懲制度,克服行政化管理帶來的不良風氣,淡化官僚氣息,控制官僚行為。監(jiān)督機制和獎懲制度的設計和建立,保證了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的公平、公正,促進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在調(diào)動起學生共同監(jiān)督高校學生自主管理組織中不良行為積極性的同時,也給了學生在行政管理下科學、民主的發(fā)展環(huán)境,大學生能夠堅守高校“主旋律”而不被過多地束縛,給了大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避開行政管理與大學生個性發(fā)揚的尖銳矛盾,有利于大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重塑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管理回歸,學生自主管理回歸到學術研究
學生管理組織在高校行政化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一系列消極的影響。例如,學生會內(nèi)部的行政化就十分明顯,有些學生會干部的功利心就比較重,為了評優(yōu)評先等利益的獲得,從初進學生會鍛煉自己的一腔熱血漸漸開始加入到同領導拉近關系的行列中去,對學術的追求也被放到一邊。1918年11月10日,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月刊〉發(fā)刊詞》中指出,所謂大學,其功能并非僅僅是為多數(shù)學生按時授課,使畢業(yè)生取得畢業(yè)資格,其實質(zhì)應是為共同研究學術的機關。可見學術對學生的重要性,學校一系列的評比活動是對學生努力提高自己學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鼓勵和肯定,而不應該成為學生帶有功利意味的追求。學生在高校中的首要任務應是對學術的專注且力求思想上的升華,而不是還未出校門就成為一個物質(zhì)的、官僚氣息濃厚的“社會人”。要解決當前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反映出來的高校學生在思想領域出現(xiàn)的問題,學校管理者應該首先出來承擔責任,從高校管理自身的行政化來尋找原因,不能讓行政權利成為學校師生價值選擇的風向標。想要克服學生管理模式行政化帶來的弊端,高校就必須從管理入手,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去官僚化。學生自主管理組織要從學生出發(f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術為中心。學術是一所高校的靈魂,學術特點是高校最大的特點,高校學生管理組織應該從學術研究和學習入手,讓學生自主管理組織回歸到學術上去,無論是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是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上,應該進行管理觀念上的轉(zhuǎn)變,引導學生更加專注于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學術、科研的研究,學生管理工作才能從源頭上克服行政化所帶來的學生思想領域的偏差,改善目前官本位思想對學生思想的侵蝕,讓高校成為精神文明的伊甸園,學校的管理才能更具活力,學生也更具學術研究、項目創(chuàng)新的能力。
高校學生自主管理組織的行政化管理作用有利有弊,但完全去行政化的管理是不可能的。行政管理并不是高校學生自主管理組織的目的,只是一種為了更好地鍛煉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手段,是促使大學生與高校和諧有效溝通的橋梁。在高校的去行政化中,我們應該更多地去思考怎樣去消除行政化管理帶來的不良影響,轉(zhuǎn)變觀念,服務師生,將行政管理轉(zhuǎn)為行政服務,建立監(jiān)督機制,營造良好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回歸到學術研究中去。
參考文獻
[1]弗萊克斯納.現(xiàn)代大學論——美英德大學研究[M].徐輝,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談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2016-0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