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何青蘭 趙雪梅
【摘要】目的:總結乳頭溢液患者行纖維乳管鏡檢查的護理配合經(jīng)驗。方法:選取自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間就診于本院的172例乳頭溢液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行纖維乳管鏡檢查,鏡下觀察管腔結構,記錄病變特征,并在檢查的各個過程中進行護理干預。結果:172例患者中,有145例患者為乳管周圍炎,經(jīng)管腔后注入抗生素1-2次后患者均痊愈;27例患者發(fā)現(xiàn)腔內微小病變,采用定位針鎖定,其中有26例患者術中通過定位針找到病變組織,其有效率高達96. 30%( 26/27)。結論:乳頭溢液患者采用纖維乳管鏡檢查操作簡便,可以直觀的觀察病變形態(tài)特征,護理干預對檢查的順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乳頭溢液;纖維乳管鏡;護理干預
乳頭溢液是一種常見的乳腺疾病,發(fā)病率約為8%~10%。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諸如乳管周圍炎、乳管擴張、藥物的副作用、乳腺內乳頭狀瘤及乳腺癌等。近年來,纖維乳管內視鏡(FDS)廣泛應用于乳腺疾病患者的檢查中,其具有操作簡便、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可以直視乳管內病變等優(yōu)點。在行FDS檢查的過程中,加強檢查過程中的護理干預及與醫(yī)生的配合對檢查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作用。本院自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間對172例乳頭溢液患者行FDS檢查,現(xiàn)將護理經(jīng)驗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間就診于本院的172例乳頭溢液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非哺乳期女性患者。年齡在27-58歲,平均年齡為(43.6土15.8)歲;溢液部位:單孔138例(80.23%),多孔34例(19.77%);溢液性質:漿液性68例(39.53%),乳汁樣14例(8.14%),血性49例(28.49%),清水樣41例(23.84%)。
1.2 護理方法
1.2.1 檢查前的護理
患者行FDS檢查前,護理人員核對患者信息,囑患者用清水清洗乳頭,避免擠壓乳頭,并準備好所用器材及物品。物品準備包括:經(jīng)環(huán)氧乙烷滅菌的導入針、75%酒精、無菌手術器械包、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2%利多卡因500mg、5ml及l(fā)Oml注射器各1個、滅菌注射用水5 00ml、硝酸甘油5mg,輸液延長管。將所用器材浸泡于2%戊二醛溶液中至少12 h,浸泡后必須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以防殘留戊二醛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于患者檢查前30min對檢查室進行空氣消毒,并將室溫及濕度調節(jié)至最佳范圍。由于FDS是一種新型的檢查方法,且涉及到患者的隱私敏感部位,因此護理人員應于檢查前向患者介紹FDS檢查的優(yōu)點、具體實施方法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預防措施,即告知患者通過FDS檢查可以直視乳管內的病變,測定其深度及體表投影,有利于疾病的診斷及后續(xù)的治療。另外護理人員應尊重患者的隱私,告知患者行FDS檢查的必要性,并注意采取私密性措施,尤其是對非檢查側乳房的遮擋,從而使患者積極配合檢查。
1.2.2 檢查中的護理
患者取平臥位,檢查溢液乳頭的開口,對于乳頭表面形成結痂的患者,可采用濕紗布覆蓋使其變軟后再行處理,常規(guī)消毒鋪巾,采用2%利多卡因0.3~0.5 ml行乳管內麻醉,隨之采用5~9號探針依次擴張溢液乳管,擴張過程中患者會出現(xiàn)緊張及不同程度的疼痛,此時護理人員應及時安慰患者,使患者放松從而配合檢查的進行。若乳管鏡下發(fā)現(xiàn)乳管內有占位病變應及時置入定位針鎖定病變組織,在置入定位針期間,護理人員應穩(wěn)定患者情緒,從而縮短定位時間。定位針固定于2層無菌紗布之間,在患者置入定位針后至患者手術前應囑患者著寬松內衣,活動時注意保護好放有定位針的胸部,忌出入于人群擁擠場所,以免定位針發(fā)生移位。同時觀察紗布有無滲血滲液的情況發(fā)生,患者有無針刺樣疼痛感。若乳管鏡下觀察到管腔內充血、水腫或有絮狀物等炎癥樣反應時,應采用甲硝唑溶液行局部沖洗治療,在注射期間注意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密切觀察患者面容,若發(fā)現(xiàn)不適及時進行處理。護理人員采用模擬乳房模型向患者示范正確的乳頭清潔方法,告知患者注意衛(wèi)生,勤換內衣,不隨意觸碰及擠壓乳頭。
1.2.3 檢查后的護理
患者行FDS檢查后消毒乳頭,采用無菌紗布覆蓋。囑患者注意休息,48h內禁止淋浴,有任何不適及時隨訪?;颊邫z查后應指定專門的護理人員定期以電話或上門隨訪等方式了解患者有無復發(fā)或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也可以對出院患者組建QQ群或微信群,由專門的人員為患者實時解答疑惑,指導患者術后的休息及保養(yǎng)。
2 結果
17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FDS檢查,檢查成功率及滿意率均為100%。其中有27例患者行FDS檢查時發(fā)現(xiàn)腔內有微小病變,通過導管置入定位針鎖定后,于當天下午或次日行手術治療。27例手術的患者中,有26例患者術中通過定位針找到病變組織,其有效率高達96.30% (26/27)。僅1例患者的定位針發(fā)生偏移,偏移率為3.7%,患者事后回憶發(fā)生偏移的原因為乘坐電梯時,被他人碰撞所致,因當時手中持有物品而來不及閃躲。手術患者經(jīng)術后病理檢查證實,乳管內乳頭狀瘤19例,乳腺導管癌8例。172例患者中,有145例患者為乳管周圍炎,腔內注入抗生素1次治愈113例,2次治愈32例。所有患者隨訪1年均無無復發(fā)及感染的情況發(fā)生。
3 討論
乳頭溢液患者在臨床上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病理性溢液的原因可能有乳管周圍炎、乳管擴張、藥物的副作用、乳腺內乳頭狀瘤及乳腺癌等。FDS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乳腺疾病的新型檢查,操作簡單易行,對患者損傷小,可以直接在連接的電視屏幕上觀察到管腔內具體的病變情況,使醫(yī)護人員明確病變的大小、數(shù)量、形態(tài)。在本研究中,有27例患者行FDS檢查時發(fā)現(xiàn)腔內有微小病變,通過導管置入定位針鎖定后,于當天下午或次日行手術治療。27例手術的患者中,有26例患者術中通過定位針找到病變組織,其有效率高達96.30% (26/27)。除了提高病因診斷以外,F(xiàn)DS檢查還兼具治療的作用,對于乳管周圍炎的患者,可于檢查時進行藥物治療,提高了治療效率。在本研究中,有145例患者為乳管周圍炎,腔內注入抗生素1次治愈113例,2次治愈32例。所有患者隨訪1年均無無復發(fā)及感染的情況發(fā)生。在對乳頭溢液患者行FDS檢查時,細心細致的護理配合措施往往可以增加檢查的成功率,緩和了醫(yī)患關系,提高了病人的治療效率。我院對172例乳頭溢液患者進行了FDS檢查,在檢查的各個過程中增加了護理干預,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FDS檢查,檢查成功率及滿意率均為100%。
綜上所述,乳頭溢液患者采用FDS檢查可以直觀的觀察病變形態(tài)特征,提高了病因診斷的準確性,護理干預對檢查的順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