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萍 王國英 葉茂 付思婭 雷淼文
【摘要】本文采用方便抽樣的方式,調查分析了國民健康狀況。結果表明,國民健康存在健康意識淡薄、飲食不規(guī)律、缺乏運動、吸煙與飲酒、睡眠不足等問題,并從提高國民健康意識、健康飲食、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國民健康的措施,對進一步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民健康;調查分析;健康教育;對策
國民健康是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先決條件,是國家富強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標志[1-2],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而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是決定身體健康程度的關鍵[3]。在現(xiàn)代健康理念下,更應重點關注國民的身體健康情況,提升國民健康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健康保障[4]。換句話說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5]。因此,如何全面掌握國民健康狀況,提高健康意識,實現(xiàn)全民健康是當前我國亟需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了國民健康狀況及影響國民健康的因素,并對如何實現(xiàn)國民健康進行了探討。
1 材料與方法
1.1 基本材料
本研究通過方便抽樣的方法進行,調查對象主要是成都市各社區(qū)隨機抽取的315位大眾居民,采用的問卷為結構式問卷。經(jīng)被調查人同意以后對具有識字能力的人員現(xiàn)場發(fā)放
問卷進行自愿填寫調查,對不識字或視力障礙者在相關調查人員的協(xié)助下完成問卷填寫。所有填寫的問卷都采用不記名方式進行,完成問卷填寫后并測量血壓。本次調查共計發(fā)放問卷315份,收到的有效問卷為283份,其有效回收率為89.8%。
1.2 調查指標
問卷設計內容一方面涵蓋了年齡、職業(yè)、性別、文化、婚姻、體重、血壓、血脂以及血糖等一般資料,另一方面也涉及了大眾對健康狀況的評價、對健康的注意程度以及忽視健康問題的原因等方面的健康意識調查。
1.3 評價指標
大眾對健康狀況的評價和對健康的注意程度設置了1、2、3分,其總分控制在2~6分之間。另一方面,問卷還重點關注了睡眠、運動、飲食、日常保健以及吸煙與飲酒五大方面共計30項的大眾健康行為。其中,有18項被分為了三個等級,分數(shù)設置分別為1、2、3分;另外12項則被分為了四個等級,分數(shù)設置分別為1、2、3、4分。需要注意的是,有3項采用的是反向計分模式。健康行為總分的最低值為30分,最高值為102分,分數(shù)值與健康行為的優(yōu)良程度成正比。
2 結果分析
2.1 大眾對自己血壓、血脂、血糖和體重的知曉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不知曉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大眾自我判斷體重合格者共計77人,超重者58人,體重偏低者17人。另外,有131人對標準體重的掌控或是自我體重認識不清。這是說明大眾對自身的血壓、血脂、血糖、體重等指標不夠重視,缺乏進一步了解。
2.2 大眾的健康意識
從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認為身體狀況一般,29%的人認為身體健康差,只有15.9%的人認為健康狀況良好;47.7%的人時而關注身體健康,時而忽視自身健康的占32.9%,只有19.4%平日關注自身健康;從原因來看,35.3%認為曾患病但無所謂或者是疾病不嚴重因此忽視身體健康,41.7%的群眾由于工作盲目而無暇顧忌自我健康狀況,除此之外有23%的人是因為經(jīng)濟、恐懼等其他原因而忽視了健康問題。由此可見,大眾的健康意識不高可能是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大眾的健康行為
從飲食狀況、吸煙與飲酒、運動、睡眠等方面對大眾的健康行為進行調查分析,主要調查結果如下。
2.3.1 大眾飲食狀況調查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每周都會吃1-3次魚類,蔬菜、水果每周≥4次,大部分人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甜食、肥肉、零食,對于熏蒸食品、咸菜都有不同程度低攝入量。被調查人員中堅持每日吃早餐者占據(jù)84.1%的比例,時而吃早餐時而不吃者占有15.9%的比例;大部分人正常吃午飯,但大部分人晚飯吃的過飽,且無規(guī)律。由此可見,大眾對飲食比較重視,但飲食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需加強指導。
2.3.2 大眾吸煙與飲酒調查結果
被調查人員中共有281人回答了吸煙與飲酒兩方面的問題。其中,有127人從不吸煙,曾經(jīng)吸煙現(xiàn)已戒煙者20人,每天吸煙者120人,時而吸煙者14人;從不飲酒者120人,曾經(jīng)飲酒現(xiàn)已戒酒者13人,每天飲酒者84人,時而飲酒者64人。由此可見,吸煙、飲酒的人數(shù)也居高不下,這可能是影響國民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
2.3.3 大眾運動情況調查結果
被調查人員中共有272人回答了運動情況方面的問題。其中,不運動者或者是極少運動者共有141人,具有運動規(guī)律者共有131人??傮w來看,大部分人不運動或缺乏運動,但也存在過量運動的問題,且運動無規(guī)律。
2.3.4 大眾睡眠狀況調查結果
被調查人員中共有133人每日按時睡覺,而睡覺時間不固定者有150人。其中,有98人每日睡眠時間大于等于7小時,而有185人每日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由此可見,大部分人睡眠無規(guī)律,且睡眠不足7小時。
2.4 大眾日常保健習慣調查結果
從表4可以看出,51.8%人沒有意識改變生活方式,46.2%的人沒有選擇有益自身健康的飲食,47.6%幾乎不體檢,也不注意保存體檢結果;大部分患病時會及時就診,并遵醫(yī)囑進行治療;41.2%的人幾乎不進行有益自身健康的的運動,而41.3%人經(jīng)常進行有益運動。由此可見,大眾日常保健行為參差不齊。
3 討論
3.1 大眾健康的意識
淡薄的健康意識和不良的健康行為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從本研究結果來看,大部分人對自己的血壓、血脂以及血糖情況認識不足,甚至46.3%的居民對標準體重范圍或自身的體重情況缺乏了解。為此,相關政府和衛(wèi)生部門應不斷加大健康知識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如通過組織講座進行基礎健康知識教育,或發(fā)放健康生活知識宣傳小冊子等措施推進健康管理工作及相關服務,廣泛開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營養(yǎng)為目的的健康傳播活動。
3.2 大眾的健康行為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一方面大眾的膳食結構存在不規(guī)律、不均衡、晚飯過飽等問題,另一方面吸煙、飲酒的比例居高不下,缺乏運動,睡眠不足,這些行為都是慢性疾病危險因素,不利于國民健康。同時,盡管大部分居民在患病后能夠及時就醫(yī),然而存在75.7%的居民很少付諸行動去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要以合理的膳食和適量的運動作為切入點,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給予均衡飲食指導、科學運動指導、日常生活細節(jié)指導等,做到均衡化飲食、科學化運動、規(guī)范化作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行為能力,提高全民的健康營養(yǎng)水平,并以健康教育促進健康管理,實現(xiàn)全民健康。今后還應積極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營養(yǎng)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3 大眾的日常保健情況
日常健康保健是促進國民健康的重要舉措之一?,F(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人沒有意識主動去改變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即使自身嘗試去改變不良的生活行為,缺乏專業(yè)營養(yǎng)師的指導,日常保健也有失科學性,效果也難以保證。其實,日常保健就是找出自身健康問題,分析健康狀況,制定保健方案,合理營養(yǎng)、適量運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采取定期體檢的方式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搭建健康管理預警防線,并及時獲取醫(yī)生及營養(yǎng)師的正確指導,對改善自身健康狀況有重要作用。這也是實現(xiàn)健康中國的必由之路。
4 改善國民健康狀況的對策
國民健康的改善與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全民的系統(tǒng)工程。為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根據(jù)本次調查結果,將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國民營養(yǎng)改善工作。 第一,加強公眾健康教育,提高全民自我健康意識與能力。第二,加強對國民健康飲食的科學指導,全面普及膳食營養(yǎng)知識,引導全民健康膳食,發(fā)揮其在改善營養(yǎng)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第三,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優(yōu)化健康服務,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第四,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體系,定期開展國民營養(yǎng)監(jiān)測與健康普查,并依此制定和評價相應社會發(fā)展政策,以改善國民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促進社會經(jīng)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
(通訊作者:王國英)
參考文獻
[1]劉瑞營.《健康中國-國民健康研究》提出建設健康中國亟待創(chuàng)新思路模式[J].中國科技產(chǎn)業(yè),2016(08):11-12.
[2]肖月,趙坤,薛明等.“健康中國2030”綜合目標及指標體系研究[J].衛(wèi)生經(jīng)濟研究,2017(04):3-7.
[3]海青山,金亞菊.大健康概念的內涵和基本特征[J].中醫(yī)雜志,2017,58(13):1085-1088.
[4]李蓉,李軍.中美國家健康戰(zhàn)略比較研究——基于《“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和《健康國民2020》文本[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7(01):42-47.
[5]仲崇山.傳播現(xiàn)代健康理念的“放大器”——《新華日報》“e健康”出版三年來的感悟[J].傳媒觀察,201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