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社群信息學自90年代末開始逐漸成為包括圖書館情報學在內多個學科研究的熱點課題。簡單闡述了社群信息學的概念,討論了社群信息學與相關學科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并概述了社群信息學的理論意義及挑戰(zhàn)。
【關鍵詞】社群信息學 數(shù)字鴻溝 社群
1引言
社群是社會中擁有共同利益、共同經歷或歷史、共同道德價值觀和共同期望的個體,通過血緣、地緣、社會關系和社會網絡所組成的集合體。社群信息學(Community Information,簡稱CI)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英國提茲塞德大學的Brian Loader及其研究團隊提出使用的,并將之描述為信息技術和地方社區(qū)之間的互動“導航”。社群信息學作為信息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應用中的一個實踐領域,旨在強調縮小人與人、社群與社群之間的數(shù)字鴻溝,探索社群信息和知識的形成與共享規(guī)律,以實現(xiàn)信息公平。20世紀90年代末,社群應用信息通訊技術在北美、歐洲、澳洲等地迅速發(fā)展,一些大學相繼開設了CI課程并培養(yǎng)研究生。2007年前后,社群信息學引起國內學界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到社群信息學領域的研究中來。目前,社群信息學正在對情報學知識體系產生重要的影響。
2社群信息學內涵
2.1社群信息學定義
在社群信息學中有很多核心名詞,如:社群(地理社區(qū)、虛擬社區(qū)和弱勢群體等)、社群ICT項目、社會資本、社會網絡、數(shù)字鴻溝、社群志愿者等,這些詞匯是社群信息學中的重點內容或社群信息學的發(fā)展項目?,F(xiàn)存在諸多論文和綜述試圖定義社群信息學,但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
其中一方面認為,社群信息學作為社會進步的因素,產生于社群應用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實踐過程中,關注社群應用信息通訊技術與社群的互動和平衡關系,利用此技術增強弱勢群體、邊緣化的社群獲取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會縮小數(shù)字鴻溝(即能夠接入和使用信息技術的人群與那些無法使用的人群之間的差距)。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有:大衛(wèi)布爾喬亞將CI界定為“利用ICT技術提高社群的方法和工具集”;皮特等人認為CI為“通過各種調查和實踐活動來貢獻知識,其核心是社群、研究和技術實踐之間的平衡”。
另外一方面認為,社群信息學是以情報學和社會學為理論基礎的,是探索社群信息和知識的形成與共享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有:雷基布勒等人認為CI是“調查新興ICT擴散中的社會文化因素及對社群發(fā)展、復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的跨學科領域”。葛斯坦提出CI是“利用社群網絡來控制地方社群信息系統(tǒng)和支持地方發(fā)展過程的學科”。
2.2社群信息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社群信息學被認為是以包括情報學、圖書館學、社會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政治學、文化學、心理學等為學科基礎的一個新興的學科領域,其包含研究和實踐兩部分內容。社群信息學被認為是社會信息學(Social Information,簡稱SI)的一個分支和主題,是在社會制度與文化的大背景下的,對信息技術進行跨學科地研究設計、使用與應用結果的交互。社群信息學的關注重點是自下而上的民間領域中存在的各種信息問題,注意具體社群如何應用社群應用信息通訊技術進行參與性實踐。而社會信息學關注的是政府、企業(yè)和軍事領域(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領域)的信息問題,偏重理論和研究,描述和解釋相關信息問題。
2.3社群信息學的理論意義及挑戰(zhàn)
對于社群信息學的理論意義,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教授于良芝認為:“社群信息為國內對應學科(社區(qū)信息化、農村信息化)帶來了新的理論視角。具體而言,相比國家與個人,它更注重社群;強調ICT對社會網絡的嵌入;致力于ICT的平等普遍獲??;相信公共場所特別是公共機構在彌合數(shù)字鴻溝中的作用;支持自下而上的項目設計及實施思路;相信可以利用ICT振興被流動空間邊緣化的社區(qū);對技術中立立場持批判態(tài)度?!?/p>
現(xiàn)階段,國內研究者在社群信息學方面的初步實踐主要是以社區(qū)公共圖書館、學校、村莊、城市低收人人群等作為研究樣本,通過手機、互聯(lián)網等信息技術為社群提供專業(yè)且貼近實際的幫助,以期減少數(shù)字鴻溝對他們的負面影響,同時在社會公共信息空間實現(xiàn)大學的社會功能。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中國社區(qū)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煜認為,由于國外公共圖書館利用率較高,社群信息學所指導的實踐活動推行起來效果較好,但考慮到國內實際情況,通過公共圖書館來彌合數(shù)字鴻溝的實踐,還存在有一定的困難。
3結語
信息時代的今天,信息技術與社會關系的研究不僅為社會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等學科的理論與實踐提供新的增長點,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促進社會包容性發(fā)展、消除數(shù)字鴻溝的重要動力。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教授阿卜杜阿爾卡麥特說:“面臨數(shù)字鴻溝帶來的挑戰(zhàn),秉持網絡民主、集體智慧、信息自由這三大社群理念,做到‘人人都能聯(lián)網,人人都能創(chuàng)建知識,人人都能利用信息,我們就有望消除數(shù)字鴻溝,實現(xiàn)信息公平?!毕嘈盼磥碓谖覈鴮W者的研究努力下,我們能夠很好地利用社群應用信息通訊技術,以達到社群信息學可以縮小數(shù)字鴻溝,使社會更加包容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Eagle Dave, Hague Barry, Keeble Leigh, et al Community Infor- matics: Shaping Computer - Mediated Social Relations[ M]. London:Routledge,2001. 3-9.
[2]Kolb AY, Learn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paces: Enhancing experi- enti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2005, 4(2):193-212.
[3]Barbara L,March J 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8, 14(1):973-996.
[4]Keeble L,Loader B D, Community informatics: Shaping computer mediated social relations, New York:Routledge,2001:3.
[5] Gurstein M, Commuruty informatics, community networks and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networking"Keeble L, Loader B D, Com- munity informatics: Shaping computer mediated social relations, New York:Routledge,2001:265.
[6]閆慧.社群信息學: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興領域[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4):53-55.
[7]王婧,張亞飛.淺談社群信息學[J].情報檢索,2013,192( 10):32-34.
[8]霍文琦,社群信息學探索知識共享規(guī)律口].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