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新
摘 要: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是根據(jù)現(xiàn)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而制定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運動知識,幫助中職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本文從解析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的初衷,實施效果出發(fā),對該策略進行分析。很多中職院校都普遍采取了有效性課堂教學改革,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對教學方法做出一定的改變,采取適當?shù)慕虒W策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將新學到的知識點熟練掌握,尤其是重視體育理論的教學,讓學生能更多的了解體育理論和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鍛煉的習慣。
關鍵詞:中職體育 有效性 體育理論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155-02
1 關于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
現(xiàn)階段我國青少年運動量普遍偏低,很多學生因為學習壓力以及升學的影響,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平時參加課外活動、課外體育鍛煉的機會少之又少。甚至在我國很多地方的中學,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時間,體育課都被大量文化課占據(j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每天投入到高強度的學習中,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身體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差。國家教育部門也推行了一些相關政策,在中小學進行相應的課程改革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倡素質(zhì)教育,要求中小學積極開展體育運動活動,旨在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給他們一個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1]。
2 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的規(guī)則和要求
2.1 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實施要求
在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體系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標準拘泥于教學大綱的要求,體育課上老師帶領著學生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活動,對于理論知識講授很少,主要注重體育運動,沒有重視體育理論的教學。在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身體情況和平時鍛煉情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在課堂上,將多種教學方法與體育鍛煉相結合,為學生傳授科學的體育鍛煉的方法和理論,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體育理論與實際鍛煉結合起來,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在興趣中快樂地學習。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產(chǎn)生科學的認識,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2 將課堂教學與實踐原則相結合
2.2.1 實際性原則
在中職學校的課程安排中一定要結合中職學生的平時學習時間、鍛煉時間與身體素質(zhì)來合理安排。很多學生因為課業(yè)壓力大,很少能抽出專門的時間來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體育課是他們鍛煉的最佳時間[2]。因此,體育課的安排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項。在中職學校的現(xiàn)狀是雖然教育部門一直強調(diào)要實行課堂教學改革,給廣大學生減壓,但是很多學校盡管按要求增加了體育課程學時,卻并沒有合理安排體育課,現(xiàn)在很多學校沒有符合要求的運動場,體育器材也不夠完備,甚至很多體育器材已經(jīng)完全不能使用了,這些不足的地方嚴重制約了體育課程的順利進行,使很多愛好體育的學生力不從心,無法享受到應有的體育資源,這不僅僅是課程安排的不合理,而且也沒有達到課程改革的要求,違背了課堂教學的實際性原則。
2.2.2 合理性原則
中職院校的學生都是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是每個人身體健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必須將學習與體育運動良好的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實際上卻是他們的學習受到家長、老師和一切關心他們的人的重視,每天大量的時間都花在文化課的學習上,用于體育鍛煉的時間很少,身體沒有得到適當?shù)姆潘膳c休息。這些案例都反映了現(xiàn)階段中職教育對學生文化課學習和課外鍛煉的不平衡性。要做到使中職學生身體素質(zhì)與學習能力的均衡發(fā)展,就必須合理的安排文化課與體育課的比重,適當提高體育課的比重,讓中職學生有時間,有精力來放松自己的身體,做到勞逸結合,這樣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更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的效率,使他們在人生的關鍵時期做到全面發(fā)展。
2.2.3 互動性原則
任何活動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活動參與者和活動組織者的積極互動,良性的互動不僅能讓整個活動順利進行,更讓每個人能真正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和意義。教學活動更是如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是參與者,只有老師積極的引導學生去參與,和老師積極互動,才能讓整個課堂的效率事半功倍,使每個學生都能愛上課堂的氛圍,從課堂中學到知識[3]。但是縱觀現(xiàn)在的中職學校,在課堂上都是老師充當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在課堂上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主動性,導致課堂效率不高。所以,制定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制度是必要的,要對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結合每個學生的長處及喜好,讓他們愛上學習,對學習感興趣,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體育素養(yǎng),實現(xiàn)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開設體育課的最終目標。
3 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的有效性是判斷一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要達到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就需要讓學生愛上學習,對學習感興趣,在課堂上學生學有所獲。但是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采用適當?shù)姆椒▉砭S護課堂有效性。首先,體育課的有效性就是要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能從興趣出發(fā)去主動鉆研,主動學習。并且出于對體育課程的特殊之處,還要讓學生能夠?qū)Ⅲw育的理論知識與運動實踐相結合,提高他們的理論修養(yǎng)與身體素質(zhì),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目標。其次,要做到標準化教學,很多知識理論以及肢體動作都需要老師來對學生進行校正,如果學生的肢體動作做的不標準,容易導致肌肉拉傷等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3.1 以理論知識為基礎,注重課堂實踐
現(xiàn)階段很多中職院校的體育課堂都對體育理論的教學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學生一開始就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訓練,甚至體育課都沒有書面教材和書面作業(yè),導致學生在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時候,不明白每一個動作背后的原理及知識點,他們只是機械的和老師學習,老師對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進行指導,這樣既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多不便之處,使老師和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卻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要提高課堂效率,改變現(xiàn)存的問題,就必須重視體育理論的學習,讓學生明白體育理論,才能使他們對學習感興趣,提高整個課堂的學習效率。
3.2 合理運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互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便利?;ヂ?lián)網(wǎng)中有十分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有別于書面資源,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能將文字、視頻和音頻充分結合起來,有效的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大量的資源讓我們的學習行為有了更多的選擇,使我們的學習行為變得簡單有效?;ヂ?lián)網(wǎng)的學習資源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便利,給學生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從專業(yè)的視頻動作中規(guī)范自己的每一個動作。
4 結語
在中職學校的教學體系中,體育課程教學和文化課程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要充分結合這兩種課程的各自的特點來安排教學大綱,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F(xiàn)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也要適時的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要把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實踐知識的教學充分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學生愛上體育運動,這樣才能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達到體育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付敬輝.在激勵教學策略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5(9):13-15.
[2] 李明.新課改下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9):9-13.
[3] 孟嵐.關于有效教學的策略及思考[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5(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