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樂
【摘要】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必然要求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本文從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高職院校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及應用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 行政管理 體制 改革 應用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各個院校都在不斷擴大規(guī)模。但在高職院??焖贁U張的過程中,其內部行政管理問題逐漸突出。所以,逐步推進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及應用工作,是高職院校現(xiàn)階段必須重視的首要任務。
一、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前身是中專學校,由于過去長期受計劃經(jīng)濟體制的影響,這些學校在升級為高職院校后就開始安于現(xiàn)狀,對市場機制認識不到位。不少高職院校沒有深入研究高職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征,行政管理體制仍然沿用傳統(tǒng)教育機制,以服從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為主。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科研、后勤等等各個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仍以行政機構規(guī)則為核心,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社會與市場的影響范圍,十分不利于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部分高職院校也在嘗試進行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但受改革相關責任、利益等方面限制,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不能得以有效解決,改革成效不甚理想,不能為自身帶來長久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
二、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權力泛化。不僅僅是高職院校,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均實行高度行政化管理,這是制約行政管理體制不斷優(yōu)化和改革的一大弊端。我國高職院校權力組織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以知識基礎為主的學術組織,另一個是以層級制度為主的行政組織。這兩個權力組織都在高職院校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行政組織的職能應是為學術組織開展教學及科研活動、服務社會提供管理服務為主。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高職院校行政權力泛化,進一步壓縮了學術權力的存在空間。高職院校絕大多數(shù)權力高度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門,而學校各種資源也被行政權力把控著,學術權力處于弱勢地位,導致學術組織在學校教研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
(二)高職院校后勤的社會化改革程度不夠。首先,高職院校內部上至領導層,下至各個基層教職員工,對后勤社會化改革沒有深刻認知,認為后勤工作就是為學校全體人員無償服務,后勤部門管理層害怕社會化改革后,后勤成為獨立經(jīng)營個體,而使自己喪失手中權力。其次.高職院校一些后勤服務部門還沒有將市場經(jīng)濟中的相關競爭機制真正運用到部門管理工作中,尚不能完全形成自主經(jīng)營實體。即使形成自主經(jīng)營實體,卻沒有有效的管理機制進行管理工作,制約了自主經(jīng)營實體的發(fā)展。再次,高職院校各項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逐漸增加高校招生人數(shù),促使各個高校不斷擴大規(guī)模,這要求后勤部門要為學校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但高職院校后勤部門的大多數(shù)服務設施已經(jīng)不堪重負,需要加大對這些方面的資金投入,才能進一步促進后勤的社會化改革。
(三)評價體系不完善。我國高職院校對行政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績、廉等方面,而對于每項考核內容以及不同工作人員卻沒有相應的考核體系,這造成績效考核工作沒有具體目標,沒有足夠依據(jù)來開展考核工作。
高職院??冃гu價方式通常是獎勵懲罰性質的,僅僅重視考核評價結果而忽視評價過程,造成績效評價不完整、缺乏連續(xù)性。這種不完善的績效考核評價制度,使高職院校不能做到有效的人員配置,從而影響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上進心,不利于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離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及應用
(一)注重“以德行政”
從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現(xiàn)狀來看.以德行政是一項持久性工程,它的實現(xiàn)與高校道德建設緊密相連。首先,高職院校在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要從制度設計與體制轉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突出體現(xiàn)道德相關因素,在行政管理機制中融人道德化內涵,為以德行政提供制度保障。其次,高職院校應大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道德素養(yǎng),并在這一方面進行監(jiān)督。同時,在選拔、任用行政管理人員時,要將道德修養(yǎng)納入考核評價范疇,并逐漸形成一個切實可行的行政道德評價機制,以期在短時間內整體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道德素質,確保以德行政有效實施。最后,在開展院校道德建設的同時,加強行政管理制度建設,利用行政管理制度拓展行政道德范疇,而以行政道德不斷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二)引入先進的市場機制。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尤其是后勤管理工作要打破以往的封閉服務狀態(tài),在為院校內部提供足夠服務的基礎上,要立足于自身優(yōu)勢,瞄準社會市場,不斷拓展服務對象,積極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另外,學校行政管理部門應將社會市場中的第三產業(yè)合理引入到后勤服務工作中,以彌補后勤服務工作的不足,激勵二者之間相互競爭,共同發(fā)展。高職院校要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制度引入到后勤管理工作中,明確學校與后勤的關系,明確后勤進入社會市場后的自主經(jīng)營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增強其自主經(jīng)營權,提高后勤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F(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制度的引入,能夠進一步促進后勤經(jīng)營活動的規(guī)范化和市場化,從而不斷增強后勤經(jīng)濟實力,也為高職院校的健康發(fā)展提供物質支持。
(三)改良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績效的應用。高職院校在對行政管理人員的績效考評前,要先具體、合理地確定考核評價目標,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明確設定量化計分標準,并最大程度地減少軟性指標,防止指標彈性太大,失去實際意義。適當增加硬性指標,保證績效考核評價工作的可行性。與此同時,要重點關注行政管理工作過程的考核評價,保證考評內容的完整度及可持續(xù)性。在組織績效考評主體時,要從各單位部門進行慎重選擇,以確保考評主體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在高職院校的年度考評工作中,應將行政管理工作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納入考核總分中,以此促進行政管理人員服務意識的提高,從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和較高的工作效率。
四、結論
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是一個長期而有艱巨的任務,需要高職院校緊緊把握住當前職業(yè)教育大發(fā)展的良好機會,以德行政,結合市場機制,改良績效考評方式,以促進學校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l]李菊順,郭英英。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5):SS-89.
[2]余效龍.福州市高職院校后勤管理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
[3]黃潔琦.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育與提升[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7):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