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玲
【摘要】化學是中學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是一門理解性較強的課程。很多學生反映其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夠找到學習化學的正確方式,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尤其是在化學方程式以及專業(yè)的化學用語方面,更是有較大的難度。在學習這些內(nèi)容時,學生經(jīng)常會感到抽象、枯燥,對化學學科提不起興趣,逐漸喪失學習化學的動力。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應當善于對課堂進行改革,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給教學布置一些教學場景,激勵學生,使其更加自信、上進、充滿活力,始終保持著對化學的新鮮感,提升其學習化學的興趣,并結合具體實驗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共同構造一個集興趣、實效、活力于一體的高效課堂。本文就圍繞著“興趣,實效,活力——構建初中化學有效課堂”做出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 高效課堂 創(chuàng)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114-01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理念也在發(fā)生著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遵從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不能違抗教師的命令,但顯然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對學生思維會產(chǎn)生禁錮,有悖于當今時代的教育理念。在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官,遵從學生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作為一線教師,應當努力提升自身素質(zhì),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出學生喜愛的課堂,使其在學習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勇于表現(xiàn),與學生共同打造一個高效課堂。本文就以初中化學課堂為例,力求為構建一個興趣十足、具有實效、充滿活力的有效課堂而不懈努力。
一、立足興趣,靈活使用網(wǎng)絡教學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使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化學使一門理科性較強的學科,作為理科性學科的通病,其內(nèi)容基本較為枯燥、抽象,理解起來是十分困難的。尤其對于剛接觸到化學的學生來說,更是一頭霧水,對于化學中所呈現(xiàn)的專業(yè)名詞往往容易混淆,或是記憶不清,而教師在教學中又遵循以往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能否接受,接受多少考慮的是比較少的,在教學中通常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進行教學。而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之下,會覺得自己在化學學習上沒有天份,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化學成績一落千丈。因此,在初中化學中,首先,教師必須先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要秉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服務”的心理進行教學,遵從學生的內(nèi)心,在教學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設計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學習中找到學習的動力,開始在學習中變得積極主動。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科技在教學領域的運用已經(jīng)十分廣泛了,通過相關實驗表明,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網(wǎng)絡進行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表現(xiàn)形式,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對于剛開始接觸化學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中都是帶著好奇的心理的,很想知道化學究竟是怎樣的一門學科,與實際生活又有什么聯(lián)系。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種探索的心理,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化學表現(xiàn)形式形象的展示給學生們,讓其能夠在一個直觀的條件下,加深對化學的理解,看到化學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將一些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化學反映現(xiàn)象告知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搜集資料的方式完成作業(yè),并以此為研究內(nèi)容,在下次課堂中整理成報告的形式匯報出研究成果。最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化學網(wǎng)站,讓其能夠在網(wǎng)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
二、運用實驗,打造實效專業(yè)課堂
多數(shù)學生在剛接觸到化學實驗時,都是會有一定的興趣的,會覺得很新鮮,比較有意思。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由一些簡單的小實驗代入課堂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由高潮進入,在學習中保持較強的求知欲望。比如像“白紙顯字”、“魔棒點燈”等經(jīng)典的小實驗就可以以魔術的形式代入,學生會感到不可思議,極易引起學生的歡呼與激情,充分激發(fā)其熱情、愛好、好奇心和好學的心情,由此再將課本知識代入到課堂中,學生就會容易接受的多了。另外,為了加強學生的直觀體驗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實驗原理之后,可以帶學生到實驗室中去親自嘗試實驗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有一個體驗的過程,從而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到“鈉與水的反應”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們親自感受。通過以往的化學知識學習,我們知道此反應的現(xiàn)象時比較明顯的,且危險性較小,可以讓學生自由操作。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可以現(xiàn)將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寫于黑板上,讓學生能夠了解反應原理,再讓學生觀察實驗的現(xiàn)象,將其記錄下來,最后將實驗報告整理成冊,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得出最后的結論。通過此次實驗,學生大多對此化學反應的原理能夠了解的更加詳細,并且能夠?qū)嶒灥姆绞竭\用到化學學習中去,能夠掌握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方式。
三、增強活力,豐富課堂活動形式
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有所不同,其接觸到的信息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對于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而初中生又是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階段,其看待問題時常常比較片面。因此,在教學中,不僅僅要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也要基于學生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豐富的活動形式進行滲透,使學生能夠明白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化學的雙面性,讓其能夠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夠更加全面的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比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成立不同的研究小組,給每一個小組設定一個化學方程式,讓其根據(jù)其原理進行探究,以一周為限,讓其在課后時間通過資料收集將完整的研究報告整理成冊,在課堂中由小組長代表發(fā)言,通過與其他小組之間進行交流,交換研究報告等方式,提升學生對不同的實驗原理的認知,在交流期間學生可以自由討論,使我們的教學課堂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每個學生都能夠沉浸在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之中。
四、小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中,以往的教學形式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了,教師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通過現(xiàn)代科技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打造一個更為實效的課堂,并運用豐富的活動形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將課堂打造成一個集興趣、實效、活力于一體的有效課堂,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提升自信與自豪感,以及掌握化學學習的基本方式。
參考文獻:
[1]如何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J].劉成磊.科技展望 2015年07期.
[2]多媒體技術對化學教學的效果分析——以農(nóng)林醫(yī)類“溶液的滲透壓”教學為例[J].李湘蘇,余先純,王力群,朱雷.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