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杰
摘 要:PBL教學方法是以問題為導向,學生起主體作用,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某一個問題進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的“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討論分析—解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其主觀能動性,在實際教學中,也是被廣泛采用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PBL教學方法 教學 體會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c)-0203-02
Abstract: The PBL teaching method is the problem oriented,Students play a major role,In the form of group discussion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operative inquiry around a certain question。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es student-centered "questions,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discuss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exploratory teaching pattern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rouse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actual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s also widely adopted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PBL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xperience
PBL教學方法是以問題為導向,學生起主體作用,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某一個問題進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的“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討論分析—解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其主觀能動性,在實際教學中,也是被廣泛采用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1 PBL教學方法
PBL教學方法,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 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的“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討論分析—解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直到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學中學生起主體作用,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法更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
1.1 PBL的教學模式
該模式分為以下4個步驟:(1)教師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將知識點告知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前布置給學生。(2)學生獨自課前查閱相關資料;(3)課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分組討論、分析問題,教師起引導作用;(4)學生總結出答案,教師點評,問題得到解決。
1.2 PBL教法讓學生角色轉變
傳統(tǒng)教學的學生角色:學生跟著老師節(jié)奏走,課堂主要是記住知識,為考試而學習,一味地接受理論知識,而并不清楚這些知識點在實際中的應用,完全依賴教科書。而在 PBL教學中,學生角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學生自我學習,自主學習,走在老師的教學進度前面,是在合作中學習,為理解而學習,通過查找資料學習,延伸了學習空間,走出了課本,會聯(lián)想到知識的相關性,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并且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2 PBL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1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PBL的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提出知識點,提出問題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課前查閱相關書籍,作課前準備。在這個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對學習的時間、地點、內(nèi)容、進度、方式,進行一個合理的規(guī)劃,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規(guī)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問題式的學習,學生逐步提高了以下幾種能力:識別問題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構建知識點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是課中的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得出答案,最后教師點評。這個過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2.2 教師起引導作用
PBL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教師不再只是傳授者,僅僅起著引導作用。在PBL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學習;營造一個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控制好學生討論的時間,指引學生往所提問題的核心方面討論,在恰當?shù)臅r間給予點評。
3 PBL教學法在應用中的優(yōu)勢。
3.1 通過比較傳統(tǒng)教學方法
PBL教學法更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更佳。它這種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更為和諧、自由、獨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習中,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做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學習轉變。
3.2 PBL教學法中分組討論的過程
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能夠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學會了正確的思考問題和推理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利用知識點的能力,并激發(fā)了學生獨自獲取信息和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并能將所學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橫向思維,為今后從事的工作和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3 PBL教學法
分組討論中,小組成員不同的分工,鍛煉了學生不同的能力,比如小組組長負責全組的協(xié)調(diào)分工工作,承擔主持、討論工作等,這樣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記錄員則負責記錄討論過程中,成員所提出的問題信息,包括對問題的假想、計劃、解決方法等,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手腦協(xié)調(diào)能力,注意力,抓要點,記關鍵,學生的記憶力得到了提高。
3.4 課堂形式多樣化
學生可以采用PPT、情景劇表演、辯論賽的形式進行小組討論,最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PBL教學法課堂互動效果更加融洽,師生交流更加的輕松活躍,從而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討論中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且不斷的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學習過程縮短,效率大大提高。
4 PBL教學法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4.1 PBL教學法的實際應用
需要具備一定的教學條件,比如先進快捷的圖書館、 通暢無阻的網(wǎng)絡、文獻檢索系統(tǒng),其他的模型、教學錄像等,再者還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平臺。比如:查閱參考書及文獻資料,收集知識點的平臺。
4.2 PBL教學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涉及問題
涉及到時間安排的問題,比如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只要用四節(jié)課就可以結束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而PBL教法則要提前安排學生自學和討論,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查閱資料,因此要完成教學目標必須要進行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時間,教學內(nèi)容還得主次分明,無法面面俱到。
4.3 PBL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大大提高
表面上看,運用PBL教學法,可以讓教師的工作量減少,但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專業(yè)化要求也越嚴格,僅靠專研某一學科的知識構架遠遠不夠,PBL教學法要求對教師的所學專業(yè)的相關知識點都要融會貫通。另外還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靈活運用知識、嚴密的思維和組織管理的能力。
4.4 提高對學生的要求
PBL教學法的成功開展對學生的要求如下:需要學生主動配合,從準備資料開始,圍繞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并要懂得與小組成員間進行交流溝通,最終得出答案。這樣的學習,前期準備學生的工作量大,因此需要靠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否則很難達到教師預定的教學目標。目前由于我國的學生一直接受“填鴨式” 教育,對傳統(tǒng)教學形成一定依賴性,缺乏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只一味追求獲取高分,因此就形成了一種看法即PBL教學法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弄,種種因素需要學生從自身出發(fā),完成角色轉換,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yōu)閷W習的主人,同時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加深對學習方法的認識。
總之,要真正實現(xiàn)PBL教學法,必須結合我國的國情,一方面要加強教師的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加深對學習方法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黃翠,王革,宋光泰,等.PBL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6(5):568-570.
[2] 胡萬鐘.PBL教學法、歷史淵源及目前存在的局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2(8):19-20.
[3] 李翠蘭,莫薛唐,鄧依凡,等.香港大學本科醫(yī)學PBL教學對南山班教學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5):99-100.
[4] 姚娓,劉勇,吳佳穎,等.提升醫(yī)學院校附屬教學醫(yī)院青年教師PBL教學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