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云
摘 要: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使得我國發(fā)展重心逐漸由物質文明的建設轉移到精神文明的建設。因此,在教育領域中提出了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教師也在自身授課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鑒于此,本文對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的應用原則進行分析,提出教師積極轉變思想、打造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氛圍、通過實踐帶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等對策,旨在為了更好的提升現(xiàn)今高中英語教育的質量獻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新課程改革 研究性 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2-0-01
引言
高中英語屬于高中階段學生重要的文化課之一,是文化課的主科課程。高中英語主要以單詞記憶和高級句型的學習為主。由于學生在初中的英語學習中水平不一,使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有極大差別,這樣的課程特點就要求教師在實際英語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式和模式進行探究和創(chuàng)新,方能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
一、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的應用原則
研究性學習教育是以學生為主的一種教育模式。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通過自我策劃、執(zhí)行、評估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精神。
1.以學生為主體
英語教師在進行研究性教學時,首先就要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以往的教育環(huán)節(jié),都是有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備課、課程設計,通過交接讓學生領會教師在課堂上想要向學生灌輸?shù)膬热?。因此,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不高。只有充分發(fā)揮主體的作用,才能夠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占據(jù)主導位置,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再僅僅是跟隨著教師的步伐進行思考,而是通過研究對知識能夠形成自身的理解。將學生“要我學”的學習心態(tài)轉變?yōu)椤拔乙獙W”的心態(tài),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研究性學習的要求。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英語做為一門操作能力非常強的科目,在學習中不僅要掌握“聽”與“寫”,還要培養(yǎng)學生“說”與“讀”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方式就是這樣,在學習中通過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印象,通過研究的內容對理論知識進行新的理解。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回歸到理論,利用這種重復式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對知識進行體會,讓英語能力可以在不斷的學習中進步。
3.尊重個性化差異
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教師在教學時,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理解教師教授的內容。因此,就要求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基礎能力、性格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學生的情況,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fā)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在學習中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進行學習,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的設備輔助教學,能夠使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更加豐富,不斷提升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的應用策略
1.教師積極轉變思想
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意識加強教師思想的轉變,促使教師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認識到研究性教學強大的生命力,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學習中主要以學生的思路為主,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而不是以往“指引”的教學方式,堅持“以人為本”課堂教學。例如,在高一的英語教學中 “ Travel journal”這節(jié)課上,教師為學生制定課程的大體思路是以“旅行”為主,讓學生結合主題為課堂學習流程,如,組織學生在郊外進行春游、組織去公園徒步等活動。等到活動內容制定以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活動制定學習計劃,如,在活動中學生需要全程進行簡單的英語口語的交流等,保證學生在活動中也能夠獲得知識。二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研究興趣,教師要鍛煉學生們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對未知知識的探究能力,這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品質,也是現(xiàn)今高中生缺乏的。教師應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可以分組的形式,督促學生在組內活動中配合團隊完成研究任務。
2.打造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學習氣氛對于學生學習意愿性的影響巨大,尤其是英語的學習,對語言環(huán)境更加依賴。因此,在學習中教師應該積極打造濃厚的研究性學習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不斷加深對知識的學習。例如,以在教師進行高二英語“Healthy eating”為例,教師讓學生針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單詞與句式進行記錄,教師提出問題“向同學與老師描述以下你喜歡吃的事物,并且分析事物的健康程度?”,學生在回答的時候,必須要運用10個單詞5份句式進行300個詞匯左右的脫稿演講。在學生進行演講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錄制,最后通過對學生的答案視頻的錄制,使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自己和同學之間的答案。在學生作答之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水平,對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誤的語法或者單詞進行重點講解,不斷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
3.通過實踐帶動學生研究性學習
實踐是研究性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對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才能從實踐中充分吸收理論知識。尤其是英語的教學,當教師向學生講解某一種句型語法時,學生通常會對語法進行背誦,雖然能夠達到短時間的記憶,但是隨著知識的增多,學生會產(chǎn)生混亂記憶。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時,利用語法進行簡單的句子、對話、文章等方面的訓練,這樣的情況就會減少。例如,在教師在進行“body language”的授課時,通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總結身體語言和對應單詞。在課堂上讓學生根據(jù)單詞做游戲,教會指出單詞,學生就要做出制定的身體語言,不斷地增加學生對于課文知識的了解。
結論
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師的教學質量上都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對本文的研究,提出教師積極轉變思想、打造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氛圍、通過實踐帶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等對策,能夠非常有效地增強高中學生的英語思維與英語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現(xiàn)今高中英語教師的教育能力,打造一個以人為本、高效積極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古麗莎.買買提.淺談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校園英語,2017(10):114-114.
[2]郭淑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5):45-46.
[3]葉佳.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路徑初探[J].校園英語,2017(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