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峽谷風景的意象植根于中國山水畫的土壤中,其獨有的審美意蘊與精神價值在中國山水畫中有著很好的表達。而中國山水畫又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自己獨立的繪畫美學體系,在世界繪畫藝術中,代表著東方而獨樹一幟。從中國山水畫的本質(zhì)看,注重的是主體的內(nèi)在精神,追求的是一種氣與韻、神與形和情與物的統(tǒng)一。在中國山水畫中,對峽谷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摹,我們還能讀到畫家的精神訴求、內(nèi)心表白、人生追求,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nèi)在修為意識,是畫家內(nèi)心世界的流露,是畫家人生態(tài)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xiàn)。 體會“峽谷”在山水畫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是“天人合一”的真實寫照,使得山水風景一石一木都有著人的表情,可謂是萬水千山總是情。本文旨在以武宣縣百崖峽谷為例探究“峽谷”在山水畫中的美學價值。
關鍵詞:百崖峽谷;美學思想;山水畫;價值體現(xiàn)
一、武宣縣百崖峽谷
以廣西武宣縣百崖峽谷為例,素有“廣西九寨溝”之稱的百崖大峽谷在我來武宣之前就已聞名遐邇,向往不已。它距離武宣縣城僅38公里,地處東鄉(xiāng)鎮(zhèn),為廣西著名風景名勝區(qū)。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這個位于瑤山南麓的一個天然山槽煥發(fā)出咄咄逼人的魅力:峽谷內(nèi)林木蔥郁、怪石嵯峨;山道旁古藤懸吊,瀑泉飛流;峽谷峰巒險峻、云遮霧繞,終年幽深靜寂,這個以石奇、林翠、水清、云幻共同締造的原始般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探險愛好者和游客。在長達10多公里的峽谷中,共37道彎,大小瀑布5處,深潭7處。由于峽谷兩旁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側(cè)槽,當?shù)厝艘喾Q“百崖槽”。 這里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具有獨特的美學特征,同時在繪畫領域擁有豐富的藝術價值。峽谷以具有景觀稀有性、生態(tài)完整性、自然原生性等特征。對于峽谷審美體驗,人們往往滿足于一般性的闡釋,缺乏具體深入的探索。隨著技術、經(jīng)濟能力的提高,滿足物質(zhì)功能的直接代價相對縮小,審美等精神層面的功能日益提高。審美主體可以從峽谷景觀的形、色、音等表層內(nèi)容獲得愉悅的感受;進而從景觀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得到精神提升。通過對百崖峽谷審美主體的審美經(jīng)驗進行系統(tǒng)概括,從而在更廣闊意義上,指導百崖峽谷在水墨山水畫中的價值體現(xiàn)。在美學意義上對于美學的審美探索分當知覺組合與原有的情感狀態(tài)相符時才會出現(xiàn)能滿足觀眾某種心理期待的審美意象。
二、“峽谷”在山水畫中的表現(xiàn)與價值
例如在《武宣百崖峽谷》這幅作品中,皴法隨意靈動,墨色清淡融合,色調(diào)明快,繁密中見清疏,平穩(wěn)中有變化,不見濁氣,讓人直接感受到自然的潤澤。畫面的主景描繪了蒼勁的樹木相互依偎,遒勁的藤葛交織錯落,其爽利的用筆和細勁含蓄的用線使整個畫面氣息連貫,節(jié)奏分明。在用墨上并重干濕、濃淡、潤色的對比與統(tǒng)一,從而樹與樹間的層次格外分
明。南方的秋分時節(jié),還帶有微微暖意的空氣,在畫中靜靜地流淌,主景的樹叢間,中景的水面上、石縫里,到處散發(fā)著濃郁的生命氣息。最遠處一抹花青色的淡山和樹林間的白色浮云尤為突出了畫面縱深的空間感。畫面很靜,但并非沒有聲音,水流聲、葉落聲、風過聲,似乎都能聽到,這些聲音的存在更加村托出無限的靜美。里畫所有的點景人物,老少皆有,觀瀑的、歇腳的、趕路的絡繹不絕。而眼前這些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xiàn)了當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社會面貌,進一步傳達出畫者對于繪畫創(chuàng)作的主觀情思及深邃的思想。我們可以通過武宣百崖峽谷的美學意義的價值來豐富山水畫景物的構成與創(chuàng)作題材,從而分析峽谷景觀在山水畫中的審美思想,促進當代山水畫藝術的發(fā)展。縱觀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歷程,歷代畫家和理論研究者對山水畫中峽谷景觀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通過對武宣百崖峽谷分析再討論可以把山水文化下的各門學科的融匯在一起。為峽谷景觀在當代山水畫中的審美價值取向做出了相關的指導依據(jù)。也通過對武宣百崖峽谷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了解武宣更多的地域特色在山水畫中的應用價值。
三、總結
百崖峽谷是亙古不變的自然風景。是廣西人文景觀的重要代表,為廣西當?shù)氐纳剿嫾姨峁┝瞬豢啥嗟玫乃夭?,也因為其獨特的區(qū)域性特征對廣西山水畫漓江畫派有著重要影響。從廣西的山水畫中可以看出畫家們對廣西本土的區(qū)域文化的偏愛。它在無言的沉默中,給人以深沉蒼茫的年代感,不斷地向人民訴說著武宣這個小縣城特有的文化蹤跡。山水畫中的建筑筆墨語言的應用實踐和逐漸演變歸功于建筑本身現(xiàn)實存在的直觀啟示和山水畫筆墨語言隨時代進步的自覺需求。中國山水畫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感情最厚重的表達,中國山水畫是古代人們的性情、民族氣節(jié)的集中體現(xiàn)。峽谷景觀在山水畫里的出現(xiàn)最先會受到來自人們潛意識下傳統(tǒng)審美觀的質(zhì)疑,接踵而來的是對當代審美文化的挑戰(zhàn)。對于正在進行當代山水畫表現(xiàn)新題材風景筆墨語言的畫家們,用怎樣的筆墨語言處理峽谷的靜態(tài)美與動態(tài)美以及周邊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他們值得進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問題,當然同樣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峽谷題材也應該被山水畫文化所關注與重視,因為峽谷在水畫中的表達比較稀少,我想也應該是傳統(tǒng)山水畫中不可或缺的“畫題”。同樣也是逐漸被受眾被采用的新時代山水畫運用題材,給當下山水畫家們也留下了山水畫筆墨語言探究的廣闊空間,是一個有益于山水畫筆墨語言與時代同步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劉化宇. 談氣韻對中國山水畫繪畫上的意義及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07
[2]鐘濤.大美武宣[M]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資助項目
項目編號:2017XJ58
主要負責人:李曉儒
成員:許昕 秦娟娟 高龍龍
項目名稱:“峽谷”在水墨山水畫中的價值體現(xiàn)與美學意義——以廣西武宣縣百崖峽谷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