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
摘 要: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快速發(fā)展使微課教學悄然興起,很多教師使用微課教學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文章從微課的內涵、學生學習現(xiàn)狀、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和注意事項等方面對微課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微課;教學應用;內涵;學習現(xiàn)狀;優(yōu)勢;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436;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2-0051-01
微課教學方法迎合了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需求,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面,本文對微課的內涵、學生學習現(xiàn)狀、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和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論述。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教師根據(jù)教學及新課標的要求,把教學過程中的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微課展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1)學生方面。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yè)學校是一所殘健融合的特殊學校,每個班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部分殘疾學生由于身體的缺陷和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不同,存在著比較明顯的自卑心理,在課堂上缺乏學習主動性,學習過程中總是被動地獲取知識,遇到問題不愿意主動與老師和同學溝通,甚至當教師主動征詢他的學習問題時,他們都會說自己沒有學習上的困難,但每節(jié)課的任務又完不成。而有些文化基礎較好、反應比較快的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能快速且高質量地完成每節(jié)課的任務。這些差異,給正常教學帶來了一系列的困難和阻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論是講得快還是慢,都不能顧及每個學生。
(2)教學方面。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yè)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課程中,幾乎所有的軟件課程都采用的是項目驅動教學法。這些課程實踐性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fā)展特點,學生必須經過實踐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
從“微資源”方面來說,很多學生都有手機或平板電腦。另外,隨著高速通信網(wǎng)絡的發(fā)展,我國已經進入4G甚至5G時代,很多的公共場所都實現(xiàn)了網(wǎng)絡覆蓋,這就使得視頻和音頻的傳輸也變得更為流暢。從“學習”行為來說,微課比以往的教學模式更易讓師生接受,學生們幾乎是機不離手,這就為微課的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地點、環(huán)境,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針對性的講解。
(1)微課教學時間短,任務明確。構成微課的主要內容是教學視頻,微課時長一般為5分鐘~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旧弦粋€微課程只針對一個問題,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變得不再是難事。
(2)微課以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為主。一節(jié)微課一般只講授一個知識點,對于這個知識點的選擇,關乎知識結構的設計。教師用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制作微課,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也比較符合微課制作的初衷:教學資源分享,為學生解惑,啟發(fā)教學。
(3)學生可以靈活觀看。電腦、平板和手機等終端已經成為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電腦、平板和手機隨時隨地地觀看學習微課,還可以反復觀看,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逐漸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距。同時,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發(fā)掘學習中的樂趣。
(4)降低學習難度。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個完整的案例拆分成不同的小案例,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在教學“設計與制作兒童相冊”時,考慮到該任務是由4個小任務組成,教師可以將這4個小任務分別做成4個微課。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學習的畏懼心理,同時通過微視頻的方式使得他們更樂于完成任務,并產生興趣。
(5)選擇性地獲取知識。第一,直接獲取知識。微課程操作簡單,可以快速、直接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在學習完成后馬上應用。第二,獲取最想得到的知識。在學校學習的所有課程,對學習者來說,不管是現(xiàn)在或將來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幫助,但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習者更希望利用有限的時間學習最需要的知識。第三,方便快捷地獲取知識。遇到問題沒有人能及時解答,這是學生當前學習最大的困難。所以,學習者最大的快樂就是在學習過程中隨時能得到幫助并且有解惑的方式,這就是微課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第四,微課程在開發(fā)上雖然有不同的方式,但就目前來說主要以PPT(幻燈片)技術為基礎,之后再轉為視頻,相對比較簡單,每位教師都可以制作。
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斷發(fā)展、普及,受到了師生們的喜愛,對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有所幫助。但也要注意一些問題:微課是給學生傳授知識,不是嘩眾取寵,有些課程并不適合用微課,學生是否具備很好的自控力,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只有正確認識微課教學并很好地利用它,才能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資源,應用到教育領域已是勢在必行,雖然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相信隨著學者專家對微課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將各類課程的教學與微課緊密結合起來,一定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蘇小兵,管玨琪,錢冬明,祝智庭.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7).
[2]郭琬.微課的應用及其開發(f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