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既是重點學科,也是最基礎的學科,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某種程度上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不斷充實專業(yè)知識,創(chuàng)造語文教學的氛圍,積極地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評價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真正落實到位。
【關鍵詞】初中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教學 改革創(chuàng)新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教學的途徑,這就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的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程的自身優(yōu)勢,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落到實處,充分地表現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語文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加強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新時期教育的改革,使得老師和家長對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關注,整個社會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初中語文課堂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利用強化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強化原理”是心理學的概念,是由美國的斯金納提出的。它的要點是:人和動物總是自動出現許多行為,凡是受到強化的行為,以后出現的可能性就增加。這說明及時提供強化,能促使學生發(fā)現自己的進步而產生愉快感,也使學生知道自己的知覺是否正確。長期積累,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例如有個后進生,在筆者創(chuàng)設的課堂情境中,對課文《故鄉(xiāng)》體裁、作者進行了提問。在其他學生的哄笑聲中,筆者本著尊重學生人格的原則,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讓他明確知道自己的知覺是正確的。同時以他為契機,鼓勵其他學生要學習他有勇氣、敢大膽提問的精神。結果,這些強化因素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以后的課堂教學,學生都能針對課文內容積極提問、回答,甚至爭辯。這一可喜的現象,正慢慢改變著學生原先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生逐漸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也一點點地培養(yǎng)和鞏固起來,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本年度期末測試中,本班的語文成績在全校同年級中名列前茅。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自主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實踐,語文教學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初中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需要注重學生在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設置相關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景中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例如,在講解課文《我的叔叔于勒》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將這篇課文的某些情節(jié)改變成一幕幕舞臺劇,然后自己演繹出來,每個小組輪流展示。筆者通過實踐發(fā)現,這樣的課堂活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激情和興趣,全體學生樂于參與,學生之間分工明確,親密合作。教學進行得很順利。學生在改編課文的過程中,和同學選擇角色演出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的理解了課文情節(jié),理解了人物性格。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在課文的基礎上還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在整個活動完成之后,學生對莫泊桑這篇小說的理解很深刻。最后,通過課后作業(yè)鞏固記憶。學生學習效率很高。
三、開展實際的有效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
有效的閱讀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教師要善于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課本內容,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感悟拓展等方式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第一,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理解文章。例如:在學習《阿長與山海經》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找出生活中喜歡絮絮叨叨的阿長的原型,并用肢體語言表演生活中的阿長切切察察的情景。這樣,學生對阿長這個人物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了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拓展閱讀,講解《山海經》,拓寬學生的視野。第二,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比如在學習《蘇州園林》的時候,課文最后有一句詩“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教師據此可以提出的問題:文章是怎樣做到首尾結合的?,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理解文章的前后交相呼應,前后相互印襯的關系。這樣,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就會不斷的受益。
四、多媒體教學技術,豐富語文教學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化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開始被廣泛的運用起來,教學的形式變得多樣化,通過開放化的網絡平臺也可以實現教學的資源共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將信息化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很好的運用起來,豐富語文教學形式。網絡信息化技術,龐大的信息庫,教師可以從網絡進行教學資源的收集,也可以同其他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的分享。通過網絡可以實現遠程教學,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更為便捷,語文教堂延伸到課外,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
五、結束語
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要從多種途徑從課堂語文理論知識引入,結合實踐深入閱讀,以及采取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在學生獨立發(fā)展,教師適時引導的基礎上進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進而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婷.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J].教育科學,2016 (12):232-233.
[2]周良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 (02): 158-159.
[3]譚友利.申群友.落實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前提條件[J].科學咨詢,2016(05): 126-127.
[4]閆喜生.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7(11): 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