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魯迅啟蒙思想對社會教育的作用

        2018-05-14 10:51:03蒙泰賽爾
        中國民族博覽 2018年2期
        關鍵詞:科學教育

        【摘要】像中國其他積極的知識分子一樣,對中國社會教育的責任成為魯迅一直以來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對社會進行改造的話,首先應該從社會教育入手,因為只有有一定的教育基礎,社會才能得以進步和發(fā)展。而魯迅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對當時現(xiàn)行的家庭教育制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主張以科學教育來代替?zhèn)鹘y(tǒng)教育、以白話文來代替文言文。本文試圖對魯迅啟蒙思想進行研究,為的是了解他的教育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差異所在。

        【關鍵詞】啟蒙思想;科學教育;傳統(tǒng)家庭教育;封建社會;社會改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魯迅啟蒙思想教育的含義

        18世紀在歐洲誕生的啟蒙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對中國啟蒙運動有著不可或缺少的重大作用,因為啟蒙運動在其廣義的意義所包含著社會教育的因素,恰好是中國知識分子所需要的強有力的工具,他們借助于啟蒙思想所提供的理性的力量,試圖通過普及科學教育、民主、平等,對沉于迷信的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盡管中國現(xiàn)代啟蒙運動早在晚清就已經開始了,但是當時的啟蒙運動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但這兩個運動沒有徹底地幫助中國人民打開根深蒂固的封建社會對他們生活自由的枷鎖,并沒有能夠使中國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得以解決。因此,作為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中國知識分子早就意識到自己身上對社會改造所承擔的艱難任務。無論從知識的創(chuàng)造方面,還是從知識傳播方面,救國和造福人民,始終成為他們追求的首要目標。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就借助啟蒙思想的力量來對中國社會的舊思想進行批判。但是中國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文化及其歷史制約,成為困擾著這些知識分子思想的突出障礙,所以他們?yōu)榱嗣撾x并克服這種思想的困擾,只能使自己的啟蒙思想超出一般的知識觀念,轉化為一種普遍的科學知識與道德教育的體系,以便于進行思想啟蒙與新文化思想傳播這一偉大而艱難的任務。魯迅便是這些知識分子中的一個啟蒙思想最有影響力的偉大的啟蒙家,他經歷過晚清與民國時期這兩個中國歷史最為艱難的時代,他親眼看到了中國知識分子所遭受的摧殘,見證了這兩個時代的剝削與黑暗。因此,在其作品中,多次表達自己對這黑暗社會的不滿,并給予強有力的批判。

        魯迅與啟蒙主義思想的接觸不是偶然的事情,他小的時候就曾被科學知識吸引過,尤其是西方先進科學的世界成為他最有吸引力的學習領域。魯迅早期五篇文言論文,即《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以及《我之節(jié)烈觀》的內容,都涉及到他對科學知識的見解,并展現(xiàn)出了自己對科學知識的追求與渴望。

        例如,在《科學史教篇》一文中,魯迅贊頌了古希臘文明以及科學知識對其社會改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寫道:“蓋科學者,以其知識,歷探自然見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會,繼復流衍,來濺遠東,浸及震旦,而洪流所向,則尚浩蕩而未有止也。觀其所發(fā)之強,斯足測所蘊之厚,知科學盛大,決不緣于一朝。索其真源,蓋遠在夫希臘,既而中止,幾一千年,遞十七世紀中葉,乃復決為大川,狀益汪洋,流益曼衍,無有斷絕,以至今茲。實益駢生,人間生活之幸福,悉以增進。第相科學歷來發(fā)達之繩跡,則勤劬艱苦之影在焉,謂之教訓?!盵1]

        事實上,魯迅之所以關注西方文明的發(fā)展,是因為他想借用西方文明的科學力量,來對中國社會進行啟蒙工作,并改變該社會乃至人生的狀況。他結合啟蒙主義思想與自己豐富的思想修養(yǎng),為改造中國社會現(xiàn)狀設想了一組價值,包括科學、自由、民主、平等、法制以及自己對社會政治生活現(xiàn)實情況的理解的某種觀點。而這些價值和觀點的總和又形成了所主張的普遍性的立場,那就是啟蒙思想的目標始終是人,也就是說人的自由和個性解放是魯迅啟蒙思想的基本含義。

        改變國民精神的問題占據(jù)著魯迅啟蒙思想的中心位置,因此,他首先從“立人”的問題出發(fā),然后想到了國家的問題。在魯迅看來,解決個人的問題,可以使得社會所有的問題和矛盾一一得以解決,而這正好是他的啟蒙思想所突出的個性的解放的主張,也是啟蒙主義所追求的目的。魯迅為了達到改變國民精神的目的,放棄了自己早期的夢想,即當醫(yī)生,決心通過文藝,所以他說:“我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盵2]

        在魯迅看來,當時所接觸的啟蒙思想為文藝活動所提供的動力,足以幫助他來改變國民精神,并發(fā)揮國民身上具備的潛在能力,來反封建、反神話以及爭取個人的自由。

        魯迅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對中國社會進行知識傳播與道德教育,他認為教育是幫助人民爭取個人的尊嚴,也是讓他們獲得自由和個性的解放并造福自己的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他毫無顧慮地對當時中國社會教育制度,尤其是對家庭倫理教育,進行了強有力的批判。如果我們仔細地閱讀他的小說、隨感錄、傳記等內容,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看出魯迅的這種傾向。

        魯迅以家庭教育為出發(fā)點,傳播其社會教育的思想。因此,以科學為有利的手段,開始了自己對中國傳統(tǒng)封建社會進行了長期的改造工作。

        雖然魯迅先生很早以前就離開了我們這個世界,但他為我們所留下豐富的思想遺產,到現(xiàn)在依然存在于我們社會當中,并一直提醒著我們啟蒙運動及其教育社會的使命尚未結束。魯迅一直認為,只有通過對社會進行啟蒙教育,才能使得社會得以進步,才能幫助中國人脫離傳統(tǒng)封建社會禮教長期以來對他們自由的束縛。

        像其他中國知識分子一樣,魯迅對中國社會落后的狀況極為不滿意,他認為只有通過學習和普及教育知識,才能看到救國的希望。因此,自從在家鄉(xiāng)的時候魯迅下了決心,他決定離開家鄉(xiāng)到別的地方去求學和擴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他在《吶喊》的自序中清楚地表達出這一傾向,他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盵3]因此,他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南京,開始自己長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和追求。

        后來,魯迅對國內的各改革運動的屢次失敗感到失望,使得他到國外去尋找救國家救民的有效辦法。因此,魯迅離開了中國到日本求學,在那里開始學習醫(yī)學,是因為他得知日本維新運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西方醫(yī)學知識。

        在日本學習期間,魯迅閱讀了大量的西方書,而從這些書中所獲得的新思想,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并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由于魯迅在這些思想里看到了救國和救民的希望,所以他決心把這些思想引進中國來對當時沉于迷信的傳統(tǒng)封建社會進行改造。魯迅首先對這些書進行了篩選的工作,然后開始把已選好的書翻譯成中文,為的是幫助在國內的同胞們學習并掌握這些書所包含的新思想。

        魯迅在把啟蒙思想傳播于中國社會時,魯迅對自己以及對其他先覺的知識分子的要求非常明確,正像美國學者詹姆斯·施密特所說的那樣:“也許啟蒙運動教會我們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我們既不是神又不是從外面來巡視世界的衛(wèi)兵,我們是從世界當中來說話的男男女女,必須鼓起勇氣來爭辯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4]

        事實證明,在任何社會中,由于一部分勢力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因此該社會早晚會出現(xiàn)不平等的現(xiàn)象,這時社會所出現(xiàn)的局面無疑是混亂和糾紛,而這一不平等的現(xiàn)象,在中國社會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所留下的必然結果。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解決這種混亂和糾紛,民主教育可以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而,魯迅早就關注社會不平等的問題,他借鑒于教育的力量來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今天,我們之所以說魯迅的啟蒙教育思想構成完整的教育體系,是因為他的啟蒙思想的教育內容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普通教育的概念。魯迅啟蒙教育思想除了家庭教育問題以外,還涉及到平民教育的問題,這是因為他想使得自己的教育思想廣泛地普及到整個社會階層,并能夠讓社會每個成員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以達到啟蒙思想的教育目的,即“通過一種動態(tài)的啟蒙實踐,使人們塑造成為完整的現(xiàn)代人格?!盵5]這樣,那些平民通過在所在的社會所得到的平等的教育機會,能夠使他們成為社會建設的參與者,并爭取自己所在的社會的地位。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教育的最大的缺點在于,把獲得教育的機會集中在少數(shù)人的手里,而平民由于他們缺乏社會地位和權利,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無法享有受教育的機會。魯迅也肯定了這個事實,他曾說過:“文字在人民間萌芽,后來卻一定為特權者所收攬。”[6]而由于這種特權,在當時的社會中普及教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魯迅的啟蒙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偏向那些長期處于社會不公平對待下的平民,他相信只要對那些人進行社會教育,才能讓他們獲得人格的尊嚴,并成為社會建設者和社會發(fā)展的參與者。

        作為啟蒙教育的主要對象之一,魯迅給予平民教育問題的高度關注。因為這些平民是當時社會的受害者,而他們所過著的生活條件使他們無法獲得教育的機會,魯迅曾剖析這些平民的真實情況,并得出這樣的結論:“至于平民,那是不識字的,并非缺少學費,只因為限于資格,他不配。而且連書籍也看不見?!盵7]因此,魯迅在對社會進行啟蒙教育工作的同時,也體會到這個問題,并把它當作自己對社會進行啟蒙工作的主要主題之一。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并實現(xiàn)自己的啟蒙教育的目標,在廣大的群體中普及教育思想,則是最有力的辦法,這樣每個社會成員都可以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

        關于文字改革的工作,由于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掌握文字幾乎成為一種特權,而這種特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礙文字教育。因此,魯迅在其文章中處處都大力支持五四運動所倡導的廢棄文言文,而提倡白話文的革命。

        此外,魯迅啟蒙思想的教育內涵也顯示出超出國界的意味,除了引進國外先進的思想外,他還希望中國人要這樣求知識:“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記,藉此就知道各處的人情風俗和物產?!盵8]如此看來,魯迅的教育思想沒有停留于一般的教育模式,相反的,他還希望通過精心設計的社會教育方法,給中國同胞們擴展自己的知識范圍的機會。魯迅認為,了解和學習各國的風俗習慣,能促進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思想交流,并使他們通過這種思想交流可以獲得新的知識。而當時處于長期封閉環(huán)境下的中國人,甚至可以說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導致他們缺乏與其他國家的直接聯(lián)系,這一點用魯迅的話可以加以確認,他說:“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盵9]因此,打破他們這一與世界隔絕的處境,了解和學習那些國家的風俗習慣是個強有力的手段。

        二、普及科學教育是實現(xiàn)社會進步的前提

        對魯迅來說,準確地了解啟蒙思想的含義是有利于進行社會教育的,所以在社會當中傳播科學教育是打擊封建社會禮教及其迷信的徹底最有效的辦法。而啟蒙思想所倡導的科學知識,能夠動搖那些根深蒂固的迷信和鬼話,同時也能夠當作教育人們并清醒他們的腦子的最好的工具。而魯迅對科學的堅信在他的作品里很明顯,例如在《熱風·隨感錄三十三》中,魯迅把科學的思想對鏟除迷信的作用交代得很清楚,他說:“現(xiàn)在有一班好講鬼話的人,最恨科學,因為科學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許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講鬼話的人的對頭。于是講鬼話的人,便須想一個方法排除他?!盵10]

        在魯迅看來,對付那些不愿意別人看到自己的社會地位,以及自己擁有的社會特權的人,利用科學的優(yōu)勢是最有力的武器,因為在群體當中把科學傳播起來,可以讓他們清醒過來并對這些擁有特權人進行抵抗,奪回自己的自由和應有的人權。因此,一提到科學的時候,必然會有些掌權的人來反對它,并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阻礙它,以免失去自己的社會地位及特權。

        魯迅的教育思想試圖打破從前的傳統(tǒng)封建社會的教育制度,他認為那種教育只能使得中國社會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所以,他堅持把科學教育傳播在整個中國社會里,以建設中國現(xiàn)代社會為主要的目標。魯迅在討論中國人與命運的問題時,曾對迷信及其對社會的危害提供了極為精確的描寫,并肯定了科學對人們社會生活的教育作用,他說:“我以為信運命的中國人而又相信運命可以轉移,卻是值得樂觀的。不過現(xiàn)在為止,是在用迷信來轉移別的迷信,所以歸根結蒂,并無不同,以后倘能用正當?shù)牡览砗蛯嵭小茖W來替換了這迷信,那么,定命論的思想,也就和中國人離開了。假如真有這一日,則和尚,道士,巫師,星相家,風水先生……的寶座,就都讓給了科學家,我們也不必整年神見鬼了?!盵11]

        很明顯,根據(jù)魯迅的堅信觀念我們得知,在當時沉于迷信的傳統(tǒng)封建社會,普及科學教育并使它代替迷信,是救人救國的最為準確的方法。

        魯迅的啟蒙教育思想與“五四”前后中國知識分子主將對封建社會的改革工作有密切的聯(lián)系,當時有些知識分子提倡科學與民主,來對中國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進行改造。他們認為唯有教育才能救國救民,并使得中國社會得以解放與進步。而對他們來說,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勢力的阻礙,成為他們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最大的絆腳石,所以,清除傳統(tǒng)的封建勢力阻礙的影響,并設立現(xiàn)代的民族國家是他們眼前最為重要的任務。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在上海青年會的一次演講,曾強調教育對于社會的重要性。他指出:“無論社會上政治、經濟等關于人民生活方面的各種問題,有不滿足的時候,都應該去改造;欲達到改造的目的,理想的希望可以實現(xiàn),那非從教育著手不可了?!盵12]杜威這樣的話,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教育對社會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只有通過在社會中傳播知識教育,才可以達到改造該社會的目的。

        在對中國社會進行啟蒙時,魯迅寄希望于青年知識分子,并給予他們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不希望青年知識分子因為多關注文學,而忽視科學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忘記自己對社會傳播科學知識的責任。因此,他有一次在寫給顏黎民的一封信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次膶W書,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shù)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重輕,后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研究文學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來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們不要放開科學,一味鉆在文學里。譬如說罷,古人看見月缺花殘,黯然淚下,是可恕的,他那時自然科學還不發(fā)達,當然不明白這是自然現(xiàn)象。但如果現(xiàn)在的人還要下淚,那他就是糊涂蟲?!盵13]

        在這里我們不難看出,魯迅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科學知識,也承認由于先前的青年知識分子缺乏對科學知識的足夠認識,甚至他們不明白它的重要性,結果他們對科學知識的認識顯得非常淺薄。因此,他囑咐他們要就算要專門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也要抓住科學知識不放。

        三、做好家庭教育這一社會教育的基礎

        魯迅曾經描寫過自己學習生活的細節(jié),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他清楚地看出傳統(tǒng)教育的利與弊所在,所以對他來說,所承擔的教育改革的責任與自己所看到的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的情況是分不開的。

        在魯迅看來,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基礎,所以要好好地做孩子教育的工作,好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并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成員。因為孩子是建造未來社會的棟梁,所以,魯迅在其作品中非常關注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問題。

        魯迅的處女作《狂人日記》里“救救孩子”的吶喊,足以證明這一點。而我們對這一吶喊的含義的理解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一方面可以認為魯迅對孩子的關心始于他把這些孩子看成中國的未來,所以救他們和保護他們意味著保護將來承擔中國現(xiàn)代社會的建設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認為魯迅所指的“救救孩子”的意思,就是把他們從傳統(tǒng)家庭倫理教育的陰影下解救出來,并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先進的、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科學教育。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的,二者的含義都體現(xiàn)了魯迅對孩子的關心,而這樣的關心是魯迅對舊社會思想的失望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所以他寄希望于知識分子指導這些孩子,來承擔中國社會重建的責任。因此,魯迅對當時的家庭教育的情形,表達自己的不滿,他在《上海兒童》一文中,曾說道:“頑劣,鈍滯,都足以使人沒落,滅亡。童年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我們的新人物,將戀愛,講小家庭,講自立,講享樂了,但很少有人為兒女提出家庭教育的問題,學校教育問題,社會改革問題。先前的人,只知道‘為兒孫作馬牛,固然是錯誤的,但只顧現(xiàn)在,不想將來,‘任兒孫作馬牛,卻不能不說是一個更大的錯誤?!盵14]

        在民國時期二十一年魯迅在上海的時候,看到了關于孩子教育的教材,他認為那些教材的內容是不適合教孩子的,所以對其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在《看圖識字》一文中,他曾說出這樣話:“我們是忘卻了自己曾為孩子時候的情形了,將他們看作一個蠢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即使因為時勢所趨,只得施一點所謂教育,也以為只要付給蠢材去教就足夠。于是他們長大起來,就真的成了蠢材,和我們一樣了?!盵15]

        很顯然,魯迅所要實現(xiàn)的教育形式,無非是那種既有科學理論又有其實用價值的教育體系,在他看來當時現(xiàn)行的教材不具備這兩個條件,也不可能具備。是因為,他所批判的這些教材的內容忽視了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它的教學方法超出了那些孩子的能力,一下子談到月亮和星星的情形,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易為他們所理解。所以,最好要從文字開始教育他們,并按照他們年齡階段給予適當?shù)慕逃R。魯迅的這一看法,跟法國哲學家盧俊完全吻合。盧梭在《愛彌兒》中曾指出:“凡是那些必需要具有十分成熟的理解力才能懂得的,凡是那些牽涉到一個孩子不可能理解的人的關系的,以及那些盡管本身是真實的,但將促使一個沒有經驗的人對其他的問題產生錯誤想法的,都要通通拋開,不能拿來教育孩子。”[16]

        這是魯迅和盧梭所強調的共同點,二者經過長期思考后才能為孩子教育創(chuàng)造出極為科學的教學理論??偟膩碚f,我們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階段的真實需要,去給他們設計學習的教材,同時在該年齡的階段也要考慮孩子承受知識的能力,并不要把教育孩子的問題錯誤地概括為什么樣的知識適合這些孩子,而應該是教育什么樣的知識對他們是實用的。

        藝術家一般帶著自己的感情和經歷去解釋社會的實際情況,而作為先覺的藝術家的魯迅,在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的問題上花了很多的時間和心思,并把所得出的結論轉化為活生生的教育思想體系。

        魯迅所寫的《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的文章中,把自己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的看法交代得很清楚。他寫道:“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做人。”[17]

        由此看來,魯迅還是把希望寄托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因為長輩已經被舊社會家族制度種種禮教所困擾著,完全失去自己的個人自由。而中國的家族制度對個人自由的束縛,用魯迅的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其情況,他曾說:“中國的家族制度,真是麻煩,就是一個人關系太多,許多時間都不是自己的”[18]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孩子淪落于與長輩同樣的命運,魯迅要求并強調身為父母的人,他們只能把自己的社會位置犧牲給子女,讓他們成為將來的新生命并來承擔光明的社會。因此,教育與培養(yǎng)新生,即孩子應該成為他們對新的建設的社會的責任,以實現(xiàn)社會進化為己任。

        四、引進外國思想和技術時要注意準確性和合理性

        為了證實任何一種理論的正確與否,是一定要通過將該理論置于社會中,并使其在現(xiàn)實社會文化中通過實踐獲得證明,因為社會的證明是離不開這個社會的文化圈子。而事實證明,五四運動時期知識分子內部所發(fā)生的分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他們自己對新文化的接受的不同理解和看法。盡管五四運動的知識分子所追求的是合理的、公正的、公平的、理想的、美好的、完美的社會,但其中有一部分知識分子由于他們錯誤的或不準確的判斷,使他們完全淪為西方文化的附庸,這導致他們完全脫離了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且完全失去了與自己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雖然魯迅始終都在高舉西方文化的旗幟,但通過他的敏銳的判斷能力,看透了一些思想對中國社會的不利,而由于他的責任是教育該社會,所以他希望知識分子在把外國思想介紹給中國人的同時,要注意它的內涵,以免使得他們自己誤入歧途,同時避免給中國人帶來的危害。他曾寫道:

        “其實,由我看來,所謂“洋氣”之中,有不少是優(yōu)點,也是中國人性質中所本有的,但因了歷朝的壓抑,已經萎縮了下去,現(xiàn)在就連自己也莫名其妙,統(tǒng)統(tǒng)送給了洋人了。這是必須拿它回來——回復過來的——自然還得加一番慎重的選擇?!盵19]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魯迅在鼓勵引進這些思想與技術時,強調是自己要去拿而非別人送來的東西,因為這樣做可以確保所帶來的東西是有利于國家,同時可以對其進行合理與準確的選擇,而這就是魯迅先生啟蒙教育思想所教我們道理。在《拿來主義》一文中,他證實了自己的這一看法,他說:“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fā)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20]

        人類文明之間的知識交流和新發(fā)明的汲取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實,也是一種人類在進行交流或交往的正常行為,它更是一種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界限。而魯迅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啟蒙教育的目標,即改變人的精神并使他成為現(xiàn)代人,他鼓勵中國知識分子去學習和探索西方文明發(fā)展的各種原因,利用這些文明的優(yōu)勢,并且從其中選擇有利于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思想。

        另外,魯迅給予翻譯國外的著作,以及將其內容思想介紹給中國人高度的關注,并肯定青年知識分子這一方面的工作,在一次給蕭軍的一封信中,點贊了那些從事國外著作翻譯工作的青年知識分子:“近來有一些青年,很有實實在在的譯作,不求虛名的傾向了,比先前的好用手段,進步得多;而讀者的眼睛,也明亮起來,這是一個較好的現(xiàn)象?!盵21]

        眾所周知,科學是一種像雙刃劍,如果我們正確地運用它的優(yōu)勢就可以使它服務于人類并造福他們生活;相反的,如果我們錯誤地去利用它的話,它就會變成人類的災難。

        在我們的世界當中,事實已經證明了有很多問題和糾紛都是由科學發(fā)明不恰當?shù)氖褂枚l(fā)生的,還有一些問題是因為一些不法組織或不法分子而給人類造成重大的災難和損害等所產生的。

        此外,準確和合理地使用科學發(fā)明,也是魯迅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蒙昧的觀察所得出的結論,在他看來,任何一種物質有利弊,所以中國人一定要發(fā)揮盡可能的努力去了解科學發(fā)明的好處并準確地使用它,來實現(xiàn)社會的利益為首要目標,所以他在很多文章里,敏銳地批評和諷刺一些人對科學發(fā)明無知和盲目的使用。比如,在《電的利弊》一文中,他曾經談過并比較了中國人與外國人對一些科學發(fā)明的使用方法,并對中國人使用這些發(fā)明的無知進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說:

        “外國用火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同一種東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蓋不但電氣而已?!盵22]

        總的來說,魯迅給以拿來這個學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看來,任何一個國外引進的東西應該以這樣態(tài)度去對待:“即使并非中國所固有的罷,只要是優(yōu)點,我們也應該學習。”[23]

        魯迅啟蒙思想的當代價值,在于盡管他離開這個世界已經有80多年了,但他所給我們這一代與下一代留下的教育思想,依然在我們當今的社會保持其生命力,一直提醒我們啟蒙運動的教育使命尚未完成,并在現(xiàn)代社會建設的過程中還繼續(xù)起重大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便于從中獲得更多的經驗。

        當然,我們不能說魯迅只靠著啟蒙運動的思想來對中國社會進行教育,他還靠自己長期以來對中國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以及自己求學的過程所得出的知識來完成自己的教育事業(yè)。因此,我們可以說,魯迅的教育思想所涵蓋的內容,是一種完整的、科學的,并涉及到各方面的教育理論的教育體系,而這種教育體系的影響與當時的五四運動所傳播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并改變了整個中國歷史面貌,盡管五四運動也給中國傳統(tǒng)帶來了不少的破壞。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5.

        [2]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417.

        [3]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415.

        [4]詹姆斯.施密特遍.啟蒙運動與現(xiàn)代性(導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1.

        [5]張光芒.中國近現(xiàn)代啟蒙文學思潮論(導論)[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17.

        [6]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91.

        [7]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92.

        [8]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57.

        [9]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8.

        [10]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98.

        [1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31-132.

        [12][美]約翰·杜威,學校與社會,單中惠,王鳳玉編.杜威在華教育講演[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25-126.

        [13]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57.

        [14]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566.

        [15]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6.

        [16][法]盧梭,彌兒,陳惟和等譯.盧梭民主哲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73.

        [17]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30.

        [18]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86.

        [19]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82.

        [20]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9.

        [2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40.

        [22]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5.

        [23]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82.

        作者簡介:蒙泰賽爾(Muntasir Suliman)(1979-),男,蘇丹人,現(xiàn)任蘇丹喀土穆大學文學院中文系講師,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于2008年在北京語言大學獲得漢語言碩士學位,現(xiàn)在南京大學文學院攻讀博士,主要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科學教育
        美國科學教育標準實施的新動向
        中學技術學科STS的實施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00:08
        幼兒園探究式科學教育活動策略研究
        淺析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
        用“科學教育”澆灌祖國的花朵
        基于公共科普場館的青少年科學教育
        理工科高校加強人文教育的研究與建議
        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幼兒科學教育
        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克服小學化傾向
        STEM對我國科學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啟示
        大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50:00
        色婷婷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成性色av人片在线观|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不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国产|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精品国产91天堂嫩模在线观看| 成人影院免费观看在线播放视频|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 深夜福利国产| av网站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厕所|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91高清国产经典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线| 青青草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69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麻烦 |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app| 极品av在线播放| 丝袜美腿国产一区二区|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成人| 亚洲二区三区四区太九| av中文字幕一区不卡| 无遮挡18禁啪啪羞羞漫画|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美整片第一页| 国产一级一片内射视频在线|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а√天堂资源8在线官网在线| 亚洲AV手机专区久久精品| 凹凸世界视频a一二三|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丁香花 |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