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楠
【摘要】《黃河大合唱》自面世以來,一直以其獨特的音樂魅力和深遠內涵被世人所稱頌,是中國近代大型音樂作品的典范之作?!饵S河大合唱》藝術成就是全方位、深層次、高水平的,是技術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本文從音樂風格特質、歌詞風格特質和文化啟示與啟發(fā)三個方面來對《黃河大合唱》進行簡評,為后人學習研究這部經典作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冼星海;《黃河大合唱》;音樂風格;歌詞風格;文化啟示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黃河大合唱》的音樂風格特質
(一)曲式結構上
全曲曲調結構是以“天陽—陽剛”宮調、“4、5度—功能性”音位關系、“七聲性”音列聲數和“變調”調式轉換為主體。特別重視復調音樂的寫作。如《河邊對口曲》中,冼星海在兩條不同旋律中運用對比復調;《保衛(wèi)黃河》中,運用卡農模仿手法在聲部間形成一個良好的聲部。
(二)旋律音程上
全曲的核心音調是一個純四度的旋律音程,主要運用在那些雄壯有力的樂章中,那些抒情的音樂旋律,除運用了純四度音調外,也有三度旋律音程。這些旋律音程一般在各個樂章的開頭或中部出現,并能做到前后呼應、順勢發(fā)展。作品的五聲音階音調接近于陜北、山西的民族風格。
(三)形式的多樣性上
《黃河大合唱》屬于大型合唱套曲,全曲八個樂章,每個章節(jié)又相對獨立,每個樂章都是通過朗誦和樂隊背景串聯起來的,演唱方式有齊唱、輪唱、獨唱、對唱等,從不同角度來刻畫和豐富藝術形象。合唱套曲的音樂結構也豐富多樣,個別樂章還采用勞動號子的音調和它的變奏,感情強烈而鮮明。
二、《黃河大合唱》歌詞風格特質
(一)歌詞內容多樣而和諧
《黃河大合唱》的歌詞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黃河的景、人、物、事、情等方方面面,內容描繪在不同章節(jié)也各有側重,給人以精彩紛呈、渾然天成的感覺?!饵S河大合唱》中的“黃河”是全篇歌詞之眼、全篇歌詞之魂。全篇歌詞充滿對黃河的贊美,也是對中華民族的贊美。詩人在《黃河頌》中把黃河比作“搖籃”“巨人”“屏障”“臂膀”,在《黃河之水天上來》中,詩人用“饑餓”“死亡”“血戰(zhàn)”“白骨”“鮮血”來表達黃河哺育的子孫面對母親的哭訴。在《怒吼吧!黃河》中,詩人用“黃河掀起了怒濤,發(fā)出了狂叫”來刻畫黃河怒吼咆哮的形象,唱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二)歌詞情感真摯而豐富
《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中浸染著詞作者的真摯情感,情感跌宕起伏、富于抑揚變化,激發(fā)人們的抗戰(zhàn)、愛國之情,恰好表達出民眾的呼聲。詩人也在詩中飽含深情地描述了黃河的自然災難,描述了“河東民眾”“兩個老鄉(xiāng)”“一個婦人”的個體形象,從中夠可以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悲而不哀”的悲壯情緒,透露出必須要起來抗爭以及抗戰(zhàn)必勝的愛國情緒。詩人在全曲最后發(fā)自內心呼喊:黃河在怒吼、人民在怒吼??箲?zhàn)之情、愛國之情,呼之欲出,勢不可擋,情感真摯而又豐富。
(三)歌詞語言通俗而形象
詩人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歌詞語言“通俗化”“形象化”。如歌詞中運用了勞動號子中的語言,“伙伴啊,睜開眼!舵手啊,把住腕!當心啊,別偷懶!擔心啊,莫膽寒!”這些語言,非常通俗。又如歌詞中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來描繪洶涌的波濤,放蕩不羈的黃河:“波濤啊,高如山!”如歌詞中詩人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將“黃河”比作“巨人”。
三、《黃河大合唱》的文化啟示與啟發(fā)
《黃河大合唱》以雄偉的氣魄、熱情奔放的旋律,描繪了抗戰(zhàn)的壯麗場面,也表達出作品的文化內涵。當日軍侵略槍聲響起之時,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奮起抗戰(zhàn),革命勝地延安的抗戰(zhàn)斗爭更是如火如荼,抗戰(zhàn)歌曲作品也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黃河大合唱》是抗戰(zhàn)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抗戰(zhàn)歌曲,猶如戰(zhàn)斗的號角、沖鋒的戰(zhàn)鼓,給抗敵將士們以無窮的勇氣和力量。1949年,《黃河大合唱》在全國各地的舞臺上演出,它的文化意義就是啟示中華兒女要牢記抗戰(zhàn)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寧,要振奮民族精神,發(fā)揚頑強的抗戰(zhàn)精神,為國家的重建與復興貢獻力量。
四、結語
《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恢弘、民族風格鮮明,不愧為是一首振奮人心的經典曲目,全曲八個樂章由配樂詩朗誦和樂隊演奏連成一體,各個樂章又相對獨立,重點突出,對比鮮明。作品以抗日和愛國為主題,以祖國的母親河黃河為核心,藝術形象豐滿,情節(jié)跌宕起伏,感人至深,是一部具有激奮人心旋律的音樂,更是文學史上不朽的詩篇。
參考文獻
[1]張永江.賞析黃河大合唱[J].青年文學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