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閎建
【摘要】揚琴與鋼琴是兩種形狀、種類、結構、音色完全不同的中西樂器,本文試圖通過比較二者在演奏方法、調律兩個方面的異同,加深人們對這兩種樂器的了解和認識。
【關鍵詞】親近關系;異同;演奏方法;調律
【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識碼】A
有人認為,揚琴也可以象鋼琴一樣演奏多聲織體的對位復調或雙聲部音樂,所以把揚琴俗稱為“中國鋼琴”;也有人認為,鋼琴是利用琴鍵的杠桿作用帶動槌子擊弦,揚琴也是用琴竹敲擊琴弦發(fā)音,所以把揚琴、鋼琴這兩種樂器同列入打擊樂范疇;還有人根據樂器種類把揚琴、鋼琴分別定位為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彈弦樂器、歷史悠久的西洋鍵盤樂器。盡管以上說法不一,但二者在樂器制作、發(fā)音原理、演奏方法、調律等諸多方面的確存在許多親近關系。現就二者在演奏方法和調律兩方面的異同做個比較,以期加深人們對揚琴、鋼琴這兩件有緣樂器的了解和認識。
一、演奏方法方面的異同
(一)彈奏時“放松一用力一放松”的原則一致
彈揚琴講究手腕運動,彈鋼琴講究手指運動,揚琴擊弦時,先是手腕往上抬起(此時是放松的)在琴竹快接近琴弦的一剎那手腕突然往下用力擊弦,然后立即“放松”,這一過程與彈鋼琴時手指的高抬(抬到不費力所達到的高度),有爆發(fā)力地下鍵(在快接近琴鍵時“力達一點”),放松(彈鍵手指尖支撐手臂重量,其余手指立即放松)這一彈奏原則:“放松——用力——放松”,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彈琴(不管是彈揚琴還是鋼琴)實際就是彈聲音,只要明白用力與放松的辯證關系,在彈琴時巧妙運用“寸勁”(武術用詞),才能彈出結實、圓潤、明亮的聲音。
(二)二者的基本練習方法都與運動學有關
如揚琴的“高抬腕”,鋼琴的“高抬指”練習,揚琴的連續(xù)輪音及快速演奏技巧,鋼琴的手指快速跑動技術,就象運動課中的“高抬退”練習和“短跑”“長跑”練習,它們是提高運動員速度、靈敏、力量、持久、柔順這五項必備素質的必修課,一個成功的演奏者,也必須具備運動員的這五項技術素質。事實上,真正短跑比賽不需用“高抬腿”“馬拉松”長跑,距離也是有限的,所以,揚琴、鋼琴練習中,“循序漸進”“夸大其辭”“矮枉過正”“重點突破”“追求目標”等方法與運動訓練的有關課題息息相關。
(三)二者彈奏時的力源和去弦方式相似
一般情況下,彈鋼琴時力的傳導方向是:肩——肘——腕——指,力源在肩部(人為方式也可以改變力源),彈揚琴時的力源有兩種:一種是手臂各部位肌肉的力量,另一種是手臂放松下垂的自然重量,兩者結合彈琴發(fā)音,實際上手臂放松,手腕擊弦,力量的源頭同樣可追溯到肩部(手腕連著前臂,前臂連著上臂,上臂連著肩膀)。揚琴與鋼琴從外觀上看都是以敲擊的方式擊弦發(fā)音,揚琴是用琴竹敲擊琴弦發(fā)音,鋼琴是手指擊鍵時鍵子以杠桿作用帶動小槌敲擊琴弦發(fā)音(這一過程需打開鋼琴上門或上頂蓋才能看到)。
(四)二者的演奏姿勢自然程度及彈奏時的“觸感”程度不一樣
無需多言,鋼琴可以令彈奏者找到最舒適、最自然的坐姿及手型(這種優(yōu)勢沒有任何一種樂器可以替代);而彈揚琴時,由于手上多拿了一樣東西——琴竹,所以,必須要通過彈奏者去尋找和適應自然的演奏姿勢。鋼琴彈奏的“前線將士”是手指,手指上的肌肉、神經、觸覺可以敏感地辨別出聲音的細微變化及力量的層次感,手指的觸鍵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用“摸”“貼”“勾”“敲”等來形容手指的觸感;揚琴彈奏的“前線將士”是琴竹,琴竹與琴弦直接接觸,手與琴弦沒有直接接觸,這樣,揚琴彈奏者還必須要通過眼睛、耳朵和心智來體會和辨別觸弦方式,追求音色變化。所以,揚琴彈奏時觸弦靈敏度比鋼琴彈奏時觸鍵靈敏度要低是不無道理的。
(五)二者的演奏技法不一樣
國際揚琴學會副主席項祖華先生在繼承揚琴優(yōu)秀傳統(tǒng)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把當代揚琴演奏技巧歸為“十大類”即單竹、齊竹、輪竹、顫竹、滑抹、揉弦、撥弦、抓弦、點弦及裝飾音,這十類技巧每一母類可分為若干子項,包括多種竹法、指法及其復合技法,其總數達六十余種之多,這是當代揚琴演奏技巧的系統(tǒng)分類和總體概括。
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但昭義先生把鋼琴的彈奏法歸為三種:①非連奏,即“顆粒性”彈奏法;②連奏,即歌唱性彈奏法;③斷奏,即跳音彈奏法。實際上,鋼琴的彈奏法細分起來是一個永遠的研究課題,鋼琴的魅力及鋼琴練習的困難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六)二者的表現力不一樣
鋼琴被人們稱作“樂器之王”“音樂王冠上的明珠”,它是唯一的一件可與整個交響樂團相比擬、相對應、相抗衡的獨奏樂器。它音域寬廣,音色變化細膩,力度層次豐富,無論是哪個時期或哪種形式的音樂,都可以在鋼琴上演奏。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音樂發(fā)展史都可以在鋼琴音樂藝術中找到它的縮影,鋼琴在世界樂器王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音樂家安樂·魯賓斯坦有句名言:“鋼琴是一件樂器,但又是一百件樂器?!备叨荣澝懒虽撉俚谋憩F力。
揚琴音色秀麗、清脆,音域達四個八度,善于表現歡快、活潑、抒情的音樂,而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但揚琴由于音色張力不大,而且還是個直嗓子(用滑音指套也可以讓聲音“拐彎”)再加上在任一大小調上的演奏有局限性,轉調不如鋼琴方便等原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揚琴的表現力,但揚琴“珠落玉盤”的音色,獨特的個性仍令無數聽眾喜愛。
二、調律方面的異同
1、所采用的律制相同,二者都采用“十二平均律”。
2、所采用的“標準音”頻率相同,都采用頻率為440赫茲的音叉或音笛。
3、有兩根弦以上的單音弦組都必須調成同度音。
4、都是以用扳子擰動弦軸的松緊作為調音的主要手段,并且都要求扳子與琴弦方向的扭動角度,最好左右不超過45度,以免弦軸受力重疊,緊斷琴弦。
5、聽“泛音”,聽“拍音”是二者調律時的主要聽辨方法。
6、使用的工具不同。揚琴調律只需要一個扳子,一雙琴竹,一只音叉或音笛,鋼琴調律除了需要扳子,音叉或音笛以外,還需要止音呢楔、止音木棍來止音,并且它所使用的扳子型號以及擰動扳子的力度都不相同,只是外形相似而已。
7、微調方式不同。揚琴采用“純律”調完五度、八度以后,再用滾珠或變音槽微調,最后使音律符合“十二平均律”,從技術上講,移動滾珠或變音槽的操作較為方便,鋼琴由于沒有安置滾珠,所以每調一律必須按“十二平均律”“一次到位”,也就是說,當所調音高接近絕對音高時必須采用“微動”扳子的辦法,就是這個細小的動作,技術性相當強。
8、調音順序不同。揚琴是用五度,八度按十二個步驟調完十二個音,鋼琴是按“五度循環(huán)法”調完“基準音組”的十二個音,然后,以這十二個音為基礎,再按八度關系調完音域范圍內的其它同名音。
9、“跑弦”程度不同?!芭芟摇爆F象一般是由樂器的制造質量引起,另外,演奏者的演奏方式、使用時間及程度的變化亦能引起琴弦的松動。從揚琴與鋼琴的內部結構分析,揚琴弦比鋼琴弦更容易松動,因為,鋼琴弦軸釘在鐵骨和鐵骨后面的木質弦軸板上,所以鐵骨的支撐力加固了弦軸的穩(wěn)定性,而揚琴弦軸直接釘在木質弦軸板上,弦軸較松,因此,鋼琴一般每學期或每年調律一次,而揚琴調律較為頻繁。
參考文獻
[1]鄭寶恒.揚琴演奏藝術[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
[2]周廣仁.鋼琴藝術[J].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1-2.
[3]張琨.鋼琴的調律維修[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
[4]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