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然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論聽覺調律為何不能與視覺調律交叉運用
王然然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本文將重點論述聽覺調律和視覺調律的特點并提出筆者的觀點:聽覺調律決定調律的結果而視覺調律只能用作繪制曲線,因此不能根據視覺調律隨意更改聽覺調律的結果。
聽覺調律;視覺調律;擊鍵
聽覺調律的操作方法是擊鍵與聽覺相配合,聽覺與操扳相配合,操扳與擊鍵相配合的一整套連貫完整的調律過程。從同度開始,以同度結束——從基準音取音開始,以同音弦組中的基準音為基準調整其余的弦。所以,無論是哪個基準音的選取都需要人耳的判斷。當鋼琴基準音(以及全琴)變動幅度較大時,就要進行復雜的鋼琴調律流程,即需要粗調。為了實現(xiàn)粗調的意義,操扳速度要快,到準點即刻卸掉扳手快速移動,此間便無需與測點儀比對。另外,調律幅度大于16音分時低音區(qū)要求下方音略高;中高音區(qū)在調律幅度較大時要求提高冠音,應根據調律幅度適量提高。但是這種偏高因琴而異,且不同音區(qū)偏高趨向也有所不同。因此,粗調仍需人耳的判斷和經驗,它是無法應用視覺調律來實現(xiàn)精準度的。
粗調之后的精調呈現(xiàn)最終的結果。精調基準音組平均律四五度分律中,上一組音程確定出來的音是下一組音程的基準,這就使基準音組的每個調律階段連貫起來。這種調律方法中的每一部結果都是相關的,因此,使用人耳判斷拍音來分律是更加適合的。因為人耳的判斷是完整連貫的,如果在基準音組調律完成后以視覺調律隨意更改某一個音,被破壞。人耳固然有不熟練和不完美的缺陷,但這種缺陷是均勻的;在八度平移中,每一組音程都是八度,中音區(qū),次低音,最低音,次高音相對容易聽取判斷拍音,但到了最高音,就要持續(xù)八度的感覺,是憑著對八度聽覺協(xié)和性的判斷,這時就更需要連續(xù)八度的聽覺慣性和“趁熱打鐵”趁上個八度調順耳的感覺繼續(xù)下一組八度。如果此時停下看儀器,停滯在單個音的層面,八度連貫性就被破壞了。
在聽覺調律中,八度聽平有利于練習同度同音弦組的同度調純,同度練習是使鋼琴調律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并且這道工序正是最重要“最外行”的一步。我們?yōu)榭蛻粽{琴,客戶對拍音的感覺參差不齊,有些甚至可以聽出音分上的差異,但有些只能聽出同度的準不準?!斑@個音亂哄哄的!”有些客戶會這樣反映。這正是同度沒有調準而造成的失敗。我在多年調律的練習中并沒有主動練習同度,但是對于八度的練習,尤其是高音區(qū)的八度練習使我在聽八度的拍時,對這個頻率有了感覺,所以在高音區(qū)的同音弦組依照基準音調其他兩條弦的調律中,幾乎沒有問題。這也是視覺調律不能給我的經驗和感覺。
在聽覺調律中,擊鍵不僅要與聽覺配合調整速度和強弱,有時也可以調節(jié)音高。重擊鍵可以平衡弦張力,以使弦段達到正常的狀態(tài)。而擊鍵又與聽覺密不可分。聽覺可以考察擊鍵是否使音達到目的音高。聽覺和擊鍵的配合可以微調音高,這也是聽覺調律的又一優(yōu)勢。另外,穩(wěn)定音高是重要課題之一。鋼琴是擁有巨大弦張力的樂器,穩(wěn)定音高是非常重要的,專業(yè)的調律師需要針對穩(wěn)定性的操扳練習。這時就需要采取聽覺調律所僅有的涉及的調律手段,設置拉幅。
當我們可以得出聽覺調律的意義不只存在于人耳聽覺對音高的判斷,更重要的是理性客觀的分析每架琴每組音的音響特征,根據每組同音弦組的聽覺判斷選取基準音,根據聽覺判斷每組八度的純度。而且聽覺調律可以完美的實現(xiàn)調律所要求的操扳連貫性。聽覺與操扳的完美結合,聽覺與擊鍵的完美結合,使得擊鍵,聽覺,操扳各司其職,相互依存。
視覺調律的操作方法是全琴調律后,逐個擊鍵,測點儀會顯示擊鍵鍵音的音分數(shù)據(有些測點儀是以水平線為零點,有些是以它規(guī)劃的曲線為零點),從而得到全琴的以此數(shù)據繪測調律曲線。
大部分視覺調律的軟件只有幾個型號的曲線——針對型號設置曲線固然不錯,但是即使型號相同,每架琴仍有差異。這種差異如被忽視,照著儀器的指示調律,得到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胡亂。早些年有人曾嘗試完全按照調律曲線來調琴,結果發(fā)現(xiàn)根本沒法聽,這雖是早些年的嘗試,但正是通過這種現(xiàn)象說明每臺琴有不同的曲線,型號不能代表一切,甚至每根弦都是獨立的。
對于初學者來說,依靠儀器來調律有很多弊端。首先是操板的幅度:雖然調律者能把音調到準點,但是在操作扳手的過程中使用者只會注意音有沒有把音高調到正確位置,很有可能不去感覺自己操作扳手的幅度。在鋼琴調律過程中,扳手操作的技巧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調琴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這種技巧,它需要在長期的訓練中慢慢的去體會,反復的練習才有可能達到要求。其次是對拍音的分辨:拍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個抽象事物,它需要操作者在調律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去分辨有拍和無拍的聲音。如果只是靠儀器調整音高,不可能完全做到音的純凈無拍。最后是音的穩(wěn)定性:如果調律者通過儀器把音高調純了,那么所調的音高是否穩(wěn)定,這都是一系列要考慮的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值得推薦的軟件,例如TuneLabPro這款軟件。它有一套系統(tǒng)可以在彈奏鍵音的同時測出泛音值,并針對這個音區(qū)繪測曲線。并且TuneLabPro擁有很多模式,其中有一種“過拉模式”,正是針對粗調。但是我們也看到,“過拉模式”也是需要設置和選取,而且針對音區(qū)繪測曲線終究不如每一跟弦音的聽覺判斷。
我們已經分析了視覺調律在粗調精調均不可替代聽覺調律,且不可穿插在聽覺調律當中使用。穿插在聽覺調律之中的視覺調律會破壞調律的完整性,更何況視覺調律從它的原理上講,就存在嚴重的不可靠性。視覺調律只能用作繪制曲線,不能以其為標準確定音準。
但是測點儀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逐個擊鍵而繪測出的曲線應留作考察和參考。專業(yè)調律師的調律曲線可以用來審視調琴中出現(xiàn)的“錯音”,當某個鍵音失點超過6點時,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很有可能這是調律師的技術缺陷,例如低音區(qū)普遍偏差較大;或者調律時明明調得無拍,但在調律完成稍后的繪測中聽出有明顯的拍的感覺,那就是仍需要穩(wěn)定性的練習。當然測點儀和現(xiàn)成的調律曲線對調律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例如最高音,很多調律師會在最高音面前“馬失前蹄”,可以對照調律曲線和測點儀找到最高音調律的感覺(這時調律曲線就不必糾結到底是最高音應偏高27還是28,30還是35。多數(shù)人在初步練習最高音時會達到失點40,50甚至更多),扳手慢慢運行,聽覺敏感捕捉動態(tài),仔細看測點儀的顯示,時間一長可能就能找到最高音的調律感覺了。
所以我們要有所取舍的運用測點儀。不能相信它是萬能的,也不能直接棄置不用。用于聽覺調律后繪制自己的調律曲線,并對比、糾正、參考,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視覺調律帶來的半自動化意味著什么。依照視覺調律調律后,大多調律師可能會喪失內心緊繃的那條準則,一旦松懈就無法進步,只期待更先進的版本更新。沒有刺激和挑戰(zhàn)就沒有向上的態(tài)度。
我們調律師的驕傲就是我依靠自己的耳朵完成了調律,而不是萬人都使用的儀器,這樣百分之百靠自己完成的工作才是徹底的藝術,才能擁有徹底的榮譽感和驕傲。
[1]陳重生.鋼琴調律原理與應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馬向東.調律軟件TuneLabPro實戰(zhàn)攻略(上)[J].樂器,2012(03).
[3]馬向東.調律軟件TuneLabPro實戰(zhàn)攻略(下)[J].樂器,2012(04).
J524
A
1005-5312(2015)32-02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