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文化可以看作是各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民族認同感和實際凝聚力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國的蒙古族不僅以大草原和騎馬射箭而聞名于世,舞蹈風格也是頗具特色。筆者試圖結合韻律和伴奏結合角度來探究我國蒙古族舞蹈演出特色和表演的形式,進而為我國的蒙古族舞蹈發(fā)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為提升民族文化的實際發(fā)展做出理論上的貢獻。
【關鍵詞】蒙古族舞蹈;韻律;伴奏
【中圖分類號】J618 【文獻標識碼】A
一、蒙古族舞蹈概述
我國的蒙古族舞蹈歷經了常年的發(fā)展,具有很深厚的歷史底蘊。在我國蒙古族舞蹈中,大部分都集中表達牧民的喜悅以及對于其蒼天大地的感恩之情等。蒙古族舞蹈最具特色的莫過于其舞蹈韻律,最大特色在于實際表演者對于肢體平衡性的追求,結合其個人的肩部擺動、腳步的移動以及手臂的配合都是最為常見的。觀眾可以看到舞蹈者和相關配合音樂的完美結合,這不僅需要演出者有高超的技術,還需要韻律和伴奏的結合。
二、蒙古族舞蹈分類
結合筆者實際的調查研究來看,我國的蒙古族舞蹈,在韻律上主要分為點韻、圓韻、擺韻、扭韻等形式。點韻指的就是結合頭部的點動和晃動帶動整個身體以及上肢來完成舞蹈動作。這類的韻律非常需要表演者對于同物及其身體晃動的幅度做出合理的把握,過分夸張的動作會使人感覺非常別扭,失去了整體的風格,過小的幅度又難以給人帶來韻味的感覺,因此整體的幅度非常重要。在幅度的把握中就需要相關表演者對于音樂,尤其是伴奏音樂的韻律有所掌握,對于整體的節(jié)奏有所了解才可以做到合理配合。
對于其圓韻律而言,主要指的是舞蹈表演者按照圓圈的形式來進行,腳步的移動結合音樂伴奏的實際節(jié)奏來完成,下半身的動作配合相關演出韻律,在實際表演過程中需要相關表演者移腳步為軸來進行移動,傳達某種感情意圖,也可以實際地結合移動來完成動作的表演。這里的動作不可以是隨意的,必須要結合這一定的節(jié)奏往往就是結合伴奏的節(jié)奏來進行。
擺韻主要指的是舞蹈表演者在實際的表演過程中,上半身有節(jié)奏的擺動以及搖晃從而實現(xiàn)的舞蹈動作完成,上半身擺動和搖晃,是蒙古族舞蹈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體現(xiàn)出了蒙古族人民的大氣,性格以及豪邁的感情,這都是需要通過合適的舞蹈動作設計來表現(xiàn)的,在擺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揮動自己的雙手,結合著節(jié)拍以及上半身的動作來進行相關的演出這類幅度。大小也需要和音樂節(jié)奏,做好相互匹配,蒙古族人非??穹藕眠h的性格,只有結合合適的動作才可以釋放出來,動作過大,總會顯示出相關表演者對于整體把握不準的問題。尺度的不準確,動作過小,又難以表現(xiàn)出蒙古族人的性格,因此必須要通過合理的肢體語言來進行很好地交流。
扭韻則主要指的是演出者結合身體的扭動來表現(xiàn)出的一種韻律節(jié)奏,這類的韻律節(jié)奏,主要指的是身體大幅度的晃動,以實現(xiàn)的舞蹈動作,這是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見的一種動作形態(tài),主要體現(xiàn)了各類的舞蹈內涵以及情感表達。任何扭動,都需要合伴奏相結合,如果是沒有結合地扭動,則會顯得毫無意義,不會受到觀眾的喜愛,因此與伴奏的結合才是扭韻最為重要的部分。
三、韻律與伴奏結合實際措施的研究
想要做好韻律和伴奏結合,首先就要重視蒙古族舞蹈伴奏的重要性,要重視舞蹈與伴奏音樂的協(xié)調性。舞蹈和伴奏音樂必須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結合在一起,必須具有很高的協(xié)調性。但實際的練習中要注意舞蹈的動力和音樂的節(jié)奏要在同一個拍子上相互一致,舞蹈的個性要合音樂的速度,相互結合舞蹈的情感,則要和音樂的律動相互協(xié)調,這都是練習者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蒙古族舞蹈非常重視實際節(jié)奏以及動律上的高低區(qū)分,以及幅度收放速度快慢。這是需要和音樂節(jié)奏相互結合。部分地區(qū)需要共同提升實際表現(xiàn)力的。除此之外,舞蹈的個性,也應該和音樂的速度相對應。音樂的速度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要體現(xiàn)出舞蹈的動律。在舞蹈需要對動作進行制約的時候,適當?shù)胤怕魳返乃俣?。在實際演出之前要結合,想要達到的效果,選擇合適的伴奏音樂,這對于蒙古族音樂的表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其風格性的舞蹈,在選擇伴奏音樂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音樂與舞蹈的協(xié)調性還必須要注意到蒙古族風格以及蒙古族實際群眾的喜好。在對音樂進行選擇的時候必須要注意突顯出草原的悠然自得輕盈灑脫,也要適當?shù)乇憩F(xiàn)出各類動物奔馳的速度,以及自由自在馳騁感覺。
總之,我國的蒙古族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廣泛的受眾群體,從業(yè)者需要做實際業(yè)務的調整,結合時代特色來促進整體業(yè)務的進步發(fā)展,為觀眾帶來好舞蹈節(jié)目。
作者簡介:劉仲春(1990—),男,漢族,湖南省武岡市人,學士,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