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在自然的呼吸狀態(tài)與彈奏鋼琴時的呼吸狀態(tài)截然不同,在彈奏鋼琴中演奏者的呼吸狀態(tài)不僅能夠對音樂本身產生影響,還能夠不斷影響觀眾的聽覺感受。鑒于此,本文以鋼琴演奏中呼吸的概念作為出發(fā)點,分析鋼琴演奏中呼吸的作用,提出了斷奏、連奏、非連奏的呼吸應用教學、力度控制與氣息的變化、音色控制的呼吸運用教學等策略。旨在不斷提升鋼琴教學中演奏呼吸質量獻力。
【關鍵詞】鋼琴教學;演奏呼吸;規(guī)律分析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鋼琴演奏中,呼吸分為不同的層次,沒有呼吸,人就是不存在的,因此,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呼吸是人生存的需要。鋼琴演奏的呼吸則是對呼吸的更高要求。經常有人認為鋼琴演奏就是彈奏技巧,與呼吸無關,這樣的看法是不對的,鋼琴中演奏呼吸對演奏者詮釋作品至關重要[1]。
一、鋼琴演奏中呼吸的概念
(一)鋼琴演奏中呼吸的概念
任何樂器的演奏,實際上都是借助于樂器來代替人的歌唱。歌唱離不開呼吸,而鋼琴演奏中的呼吸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呼吸,它不僅包含著人的生理呼吸,更包含著音樂的演奏呼吸。這個演奏的呼吸是音樂作品、音樂結構、音樂情感的綜合表現。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鋼琴的演奏是由一個個呼吸組成的,沒有呼吸音樂就失去了流動性,變得沒有起伏、沒有語調。無論是哪一時期的音樂,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鋼琴演奏,都離不開對呼吸的掌握。這是諸多演奏者在演奏中個經常忽略的問題。
鋼琴演奏中第二個層次就是貫通,就是要求呼吸的貫通。在運氣中必須要做到上下通達,首位貫通。氣息的暢通是呼吸的高級方式,需要與演奏的音樂進行配合,也是各種大小、快慢、長短呼吸的有機結合。演奏者需要將呼吸與節(jié)奏融為一體,讓演奏者能夠感受到音樂的起伏變化,并且在演奏中找不到一絲拼接痕跡,在綿延的呼吸中,保障彈奏的流暢。
在鋼琴的演奏上,可以說音樂的呼吸節(jié)奏的掌握是為音樂賦予第二次創(chuàng)作生命。正確地運用呼吸能夠是鋼琴演奏者更加的從容坦然。因此,在鋼琴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教學生彈奏技巧,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的氣息,從而與演奏者的演奏融合在一起。加強對鋼琴演奏中的演奏呼吸的處理,才是真正地把握鋼琴音樂的內在靈魂的手段[2]。
二、鋼琴演奏中呼吸的作用
鋼琴演奏的呼吸主要包含著演奏者的呼吸與音樂的呼吸,一般人們認為演奏者的呼吸對于整體樂曲的表達沒有影響,因此,就會放輕對呼吸的重視。但是在鋼琴的演奏中,經常會出現在演奏的時候過于緊張與疲勞,大腦失去了思考。導致在演奏中,只是憑借著演奏技巧與演奏習慣進行演奏。所以在鋼琴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呼吸節(jié)奏,使演奏呼吸與平時呼吸的相結合,讓生理呼吸服務于演奏呼吸。
(一)從生理的角度分析
鋼琴彈奏是一項肌肉活動,是一項人體活動。人體活動與氧氣息息相關,如果在演奏中緊張就會導致呼吸不順暢,肌肉的酸脹等問題,容易造成演奏失誤與錯誤。在演奏中有的部分需要細微的聲音,對于力量要求較小,有的部分需要強大的聲音,對于力度的要求較大,就會導致在實際的演奏中,呼吸會隨著做出相應的變化。例如在貝多芬《月光奏鳴曲》中,整個樂章中表現的內容極為豐富,既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又有陰暗的預感。這一章節(jié)的主體就是表達作曲家的憂思,整體的力度變化不大,但是通過合身,表達出音區(qū)與節(jié)奏之間的變化。整個樂章旋律優(yōu)美動聽。營造了一個寧靜和諧的月夜,在情緒表達上也需要平靜。教師在教導學生演奏的時候看要讓學生始終保持平穩(wěn)的呼吸,在演奏中,氣息沉靜而緩慢,均勻而流動,讓主旋律在這樣的呼吸氛圍中一點點升華,使得音樂錯落有致,自然氣息與音樂結合得恰到好處[3]。
(二)從心理的角度分析
心理因素會嚴重影響鋼琴的演奏,在鋼琴的教學中,也經常會遇到天賦非常好,但是心理素質極差的學生,導致一上臺表演,就會由于緊張出現嚴重的演奏失誤。
鋼琴活動是一項要求演奏者才能、注意力、專注力、想象力、意志、音樂邏輯思維、聽覺、音樂感覺、心理美學、藝術價值觀等多種心理與技術的統一。呼吸對于演奏來說,是演奏成熟的重要標志。呼吸能夠調動情感,保障演奏者對技術的熟悉運用。
卡羅曾經說過“通過簡單的呼吸調整,能夠然后演奏者抑制緊張,方法就是:軀干上部活動自如,背部與頸部放松,肩膀自然下垂,將重量輸送至手關節(jié),在演奏中呼吸能夠給予更多的自由,緩解演奏者的心理壓力[4]。”從中不難看出,有效的呼吸調整對于演奏者的作用,就好像演唱者要在登臺演唱之前,加強對演唱氣息的準備,演奏者在演奏前要調整好呼吸的節(jié)奏,這樣才能夠使聽眾獲得聽覺上的美感。
(三)從身體運用的角度分析
從手腕運動的角度。在彈琴中手指的靈活度是由手腕來維持的,在彈琴中要求手腕穩(wěn)定且不僵硬。當學生進行指法練習的時候,經常會感到枯燥無味,指法是彈琴的重要技巧,枯燥再所難免,在實際的學習中通過加上呼吸的調整,能夠讓練習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也會提升一定的趣味性。例如,當學生練習《哈農》的時候,以第八小節(jié)為例,五指連奏的最后一個音節(jié)上做一次呼吸,再進入下一小節(jié),再兩小節(jié)進行一次呼吸,這樣呼吸也能夠在指法的聯系中得到訓練;手臂的運用。在音與音之間的銜接上,不僅僅依靠手腕的作用,而是在需要手臂的自然力量,手臂的張弛也是一種呼吸的工作,當小臂帶動小角度觸鍵的時候,呼吸在每一句的樂句觸鍵之前做好準備,正在做呼吸動作走句,這樣的觸鍵方式所能夠產生浪漫的曲調,在進行大和弦之前,先要放松手臂,積攢力量,使得力量的迸發(fā)與呼吸保持一定的頻率,這樣才會使按鍵變得豐滿、厚實。當運用前臂進行快速觸鍵的時候,要用肘關節(jié)帶動手臂手指進行了快速擊鍵。這是呼吸要始終保持下沉的狀態(tài),這樣能夠對推進增加音量起到輔助作用[5]。
三、鋼琴技巧訓練中呼吸的運用與教學
鋼琴的演奏技巧是指演奏者對演奏的活動方式的熟練程度,鋼琴演奏能夠通過這樣的演奏技巧表達對某一音樂作品的演繹,結合上文分析,鋼琴演奏不僅與技巧指法有著重要關系,與養(yǎng)成良好而呼吸方式也有著重要聯系,只有讓呼吸方式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才能夠更好地為音樂服務。
(一)斷奏、連奏、非連奏的呼吸應用教學
非連奏是斷奏與連奏之間的彈奏方式,也是最基本的彈奏方式,特點就是在彈奏的時候,音與音之間并不連續(xù),手指在觸鍵的時候時值要在一般以上后就可以離開,這樣就能夠在與下一個音階進行連接的時候,始終保持著一定的間隙。因此在彈奏中必須要保障呼吸的放松,感受到重力的掉落的感覺。才能夠準確地掌握正確的觸鍵。
斷奏的演奏效果與非連奏的效果有極大地相似之處,時值保持不到底,隱喻因之間是一個個,間斷的彈奏出來的。在演奏中手臂必要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用呼吸連接句子,但是在手腕和手指要保持緊張的狀態(tài)。因此,斷奏對呼吸的要求更為嚴格,呼吸也要相對的頻繁,音階之間的間斷,不代表呼吸節(jié)奏的間斷,要做到“音斷氣不斷”,對音樂做好劃分,處理好各個小節(jié)之間的關系,使呼吸始終保持流暢[6]。
連奏就是連續(xù)的進行演奏,主要的特點就是不間斷性。因此就要求呼吸的流暢性,連音的氣息要根據樂句的不同的長度進行修改,再完成一個樂句或者鏈接符號的時候,迅速做一個“落滾”的工作,這就是鋼琴彈奏中的“氣口”,因此呼吸也要伴隨著氣口進行。
(二)力度控制與氣息的變化
鋼琴彈奏時內心應始終充滿歌唱,每一句樂句都是有起伏變化的,這就要求在彈奏中的力度也要隨著變化。鋼琴的音色的力度變化主要為pp、p、mp、mf、f、ff、fff等有時候會出現ffff的力度要求。根據力度提示的不同,能夠表現出樂曲的變化,但是由于每一位演奏者的對力量控制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呼吸方式就顯得重要起來。
當p突然到和弦式的sf時,如果呼吸方式不正確,沒有下沉,力量沒有下落的話。作品就呈現不出力度效果,在呼吸中始終把呼吸保持在橫膈膜周圍,使腰部有力。才能夠讓整個身體處于一個積極的狀態(tài),當音樂的需要放松的時候,在累積的力量迅速丟出去。有的作品一開頭就采用一種爆發(fā)式的彈奏方式,這就要求手臂力量與呼吸的和諧運用,憋住一口氣,沉入丹田,在迅速推出,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得音樂具有爆發(fā)力[7]。
(三)音色控制的呼吸運用教學
音色是渲染情感的手段,演奏者要想將作曲家的音樂內心豐富情感展示出來,就必須要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了解。因此,就是這音樂的色彩,是人主觀理解的范疇,由于聲音的不同運用能夠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與對比。隨著演奏手法的不同,也會產生華麗、朦朧等效果。鋼琴的音色要想具有震撼力,就必須要與呼吸共同變化,彈奏弱音的時候,聲音應該弱而不虛,哪怕非常微弱的聲音,也可以傳播得很遠。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如果學生對音色不理解,教師可以采用美術上的色彩變化進行教學,紅色熱情奔放,在彈奏中呼吸應該變得快速、激動;藍色表示平靜舒緩;黃色則會給人帶來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樣才能使學生區(qū)分各種音色下呼吸的變化。
(四)身體語言與呼吸結合的教學
身體語言又慣稱“肢體語言”,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不僅通過彈奏的音樂來打動觀眾,而且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表現出來的身體語言感染觀眾,使彈奏變?yōu)檠葑?。而呼吸是和身體語言密不可分,例如有經驗的演奏家在要彈奏感情深厚憂傷的樂曲前,總會調整出緩慢的呼吸,身體語言也會變得沉重。讓學生在彈奏的過程中體會恐懼、靦腆、傲慢、愉快、憤怒、悲傷等各種情感,并且體驗各種情感表達時的呼吸,使自己的彈奏得以升華。
三、結論
鋼琴教學中演奏呼吸的規(guī)律分析在增強演奏呼吸的規(guī)律分析能力、提高鋼琴演奏上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斷奏、連奏、非連奏的呼吸應用教學、力度控制與氣息的變化、音色控制的呼吸運用教學等策略的提出,能夠不斷的促進鋼琴教學中演奏呼吸的有效把握。
參考文獻
[1]竇菲菲.鋼琴教學過程中演奏技能的形成及心理訓練策略探討[J].陜西教育(高教),2017(06):19.
[2]張寧.音樂本體視角下探析鋼琴演奏中的呼吸規(guī)律[J].戲劇之家,2017(24):80(01):45-46.
[3]冷天然.大學音樂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即興演奏能力的措施分析[J].黃河之聲,2017(05):10-11.
[4]羅彧.鋼琴教學中的“分句”教學——影響樂句劃分的因素及教學要求[J].北方音樂,2017,37(07):151-156.
[5]屈維.芻議提高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彈唱能力的策略——基于課程內外聯動模式[J].中國音樂教育,2017(09):32-37.
[6]陳玉蓮.淺談古箏教學中演奏呼吸的調整與肢體語言的應用[J].當代音樂,2017(13):70-71.
[7]娜莎.對鋼琴演奏兩大規(guī)律的深入分析——評《鋼琴演奏基本原理及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7(09).
作者簡介:唐國矯,男,江蘇沛縣人,徐州幼兒高等師范專科學校,音舞系鋼琴教研室,教師,講師,本科, 從事鋼琴教學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