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通過掌握了解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對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與方法,有助于高中體育教學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有序推進。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對策分析
一、現目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
1、體育教學大綱實施比較困難
體育大綱要求,根據學生和學校實際確定教學內容,制訂教學計劃,能因人、因地制宜。理論課講授內容符合學校體育要求,主要以健康知識、體育鍛煉知識、運動競賽知識和奧運會知識為主。對于下雨或下雪天氣,大部分的教師改上理論課,只有少部分教師改上自習或不上課。體育實踐課除天氣影響外,多數學校都能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開展,但體育理論課有時不能保證,極少部分教師從未上過理論課,還有的教師在體育理論課上,讓學生自習。有的體育教師上課認真程度一般或是應付,教師教學方法比較傳統陳舊,體育課組織教法上,幾乎沒有多大變化或變化很小。
2、部分學校對體育工作的力度不夠
高中體育要貫徹“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師對這一指導思想和高中體育的目的、任務認識明確,期望開展好高中體育,具有全身心投入到高中體育工作的愿望。大部分體育教師認為高中體育的目的主要是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發(fā)展學生個性,掌握運動技術,教會學生終身健身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普遍認為應該努力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特別要上好體育課,他們愿意為發(fā)展高中體育而努力。但因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大多認為學校對體育重視不夠,有些學校甚至對體育課都不能完全保證。有很多教師認為學校領導對體育重視一般或不重視,部分教師所在學校對體育課都不能完全保證,體育課往往會被其他事所占用,一些教師對自己所在學校的體育現狀不滿意。
3、課外體育活動參差不齊
課外體育活動只有少數學校能夠正常開展,多數學校因各種原因而流于形式,個別學校處于自由狀態(tài)。學校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有安排,但不能保證實施,部分教師所在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處于自由狀態(tài)。說明課外體育活動每個學校的重視程度和開展情況差異較大。教育部門和學校在學校體育管理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失衡性,主要表現在對教師評職、晉級和獎勵制度上。極少部分教師認為學校在這方面對體育教師不公平,學校體育管理制度不盡健全,一些制度也流于形式。大部分學校對教師自修有規(guī)定和要求,教師所在學校對教師自修有檢查制度,并能堅持檢查。教師運動服配發(fā)國家有統一規(guī)定,但還有部分學校的教師運動服配發(fā)不能保證,少數學校的教師從未發(fā)過運動服。也有少數學校的教師所在學校對他們從未進行過體檢。
4、教師隊伍現狀不容樂觀
在教師質量方面,首先是學歷達標率較低。還有較多一部分教師是大專學歷。其次是教師結構不盡合理,中年教師占大多數,30~45歲的教師占大多數,30歲以下和45歲以上的教師分別占少數。再次是多數教師專業(yè)思想不夠穩(wěn)定,有35.14%的教師喜愛自己的職業(yè),48.65%的教師表示一般,16.22%的教師不喜愛自己的職業(yè)。大多數教師業(yè)余時間在做家務或干其他活動。很多教師認為對自己繼續(xù)教育是完成任務。部分教師科研意識不強,水平較低。有的教師從未發(fā)表過論文,有的教師也發(fā)表過的論文的水平和層次都比較低。還有的教師所在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難以保證正常的體育教學或課外體育活動。
二、改變部分地區(qū)高中體育現狀的對策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優(yōu)化學校內部管理程序
改變以往的人管為制度管;對于管理策略的運用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要人性化、現實化,不要理想化,脫離實際。從管理上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強化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學校任何事宜都不能隨意占用學生的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特別對體育理論課教學要有明確規(guī)定,嚴格管理。對室外課天氣變化也要有明確界定,統一尺度;對課外活動、運動隊訓練、早操和課間操等都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以保證這些工作有序進行。建立健全教師進修學習及提高學歷制度,鼓勵教師進修學習,提高學歷,解決學歷低的問題。提高教師理論水平,盡可能支持教師參加校外學術活動。廣泛聽取體育教師的意見,爭取制度的公平性,改革教師評職、晉級和獎勵制度。
2、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進一步加強高中體育工作,高中生要參加高考,學習任務重,腦力勞動量大,如果沒有適宜的體育鍛煉,將直接危及他們的身心健康。但目前高中體育現狀不容樂觀,造成目前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一是片面追求升學率,把體育視為附屬地位,可有可無,任意占用;二是對體育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高中體育在學生一生發(fā)展中的深層意義;三是沒有認識到學校體育在教育學生中的特殊作用,忽視教師集體在學生教育中的作用,忽視體育及體育教師的作用。廣大體育教師,特別是教育部門領導和學校領導,必須通過再學習,再思考,掌握新的教學策略、新的教學教法、現代教育技術,進一步理會新課程、新標準,全面提高認識,轉變傳統的對待體育的觀念。
3、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校體育全面發(fā)展
教師隊伍建設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解決教師數量問題,目前教師缺額是按師班比計算的,每班按50人計,但事實上大多數高中每班都在60人左右,有些高三復讀班甚至高達70~80人,若按現有教師數和班級數相比,教師缺額不大,如果要減少班級人數,按要求補充體育教師,這受到地方經濟和校舍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在短期內單靠學校和教育部門是難以解決的,但從高中體育長遠發(fā)展和教師年齡結構看,教育部門和學校想方設法補充適當的年輕教師是必須的。另一方面是提高教師質量。要解決教師學歷低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除對教師提高學歷要有相應的政策和制度進行激勵和支持外,區(qū)域內師范院校應根據區(qū)域內體育師資現狀,通過舉辦體育本科函授、脫產進修、半函授半脫產或在本地辦體育本科班等各種方式,為區(qū)域內體育教師提高學歷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要盡量解決教師的政策性待遇問題,按要求配發(fā)運動服,能定期為他們體檢身體,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后顧之憂。
4、提高現有經費使用率,多渠道籌集資金
增加學校體育經費投入。單靠短期內政府對學校體育的投入,來滿足學校體育需求是不現實的,只有在提高現有經費使用率的前提下,多渠道籌集資金,最大限度地增加學校體育經費投入,才是最有效的措施。高中體育經費必須??顚S?,要以一定的比例從學校教育事業(yè)費中提取,并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逐漸擴大,確保基本開支。對于學校體育設施的維修和保養(yǎng)費,可由體育教研室承包,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將所獲利潤一部分作為教師有償服務報酬,增加教師收入。學校也可以利用假期,把體育場地、設施對社會開放,實行有償使用,其租金除教師的有償服務報酬外,其余作為體育經費開支;也可通過地方教育部門、體育部門、民政部門、商業(yè)部門、群眾社團等,廣泛聯系交流,引入商業(yè)資助和贊助,來解決體育經費問題。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 [M].人民體育出版社,北京:2016年9月.
[2]張勇,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作者簡介:
孫紅星,男,1976年出生,教育碩士?,F畢節(jié)市實驗高級中學任教,主要研究:高中體育教學法、貧困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及體育產業(yè)開發(fā)等方面,專業(yè)特長:健美操、足球、羽毛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