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歡梅
【摘要】寫作是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過程,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標準,但是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由于會受到學生知識積累、寫作興趣、語言思維習慣等多種因素的限制,所以需要語文教師制定科學的寫作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寫作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書面表達能力已經成為一個合格人才的必備素質。語文課程作為語言規(guī)范教育的主要載體,從小學階段開始就是重點課程,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成了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個系統(tǒng)工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也很難一蹴而就。尤其是一些對語文寫作不感興趣的學生,在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上往往比較滯后,在寫作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也是五花八門。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個性化分析,加強對學生寫作思維和寫作語言的規(guī)范訓練,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一、重視語文寫作基礎知識的積累
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所以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和關鍵。首先,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于生字、生詞的積累、理解和記憶,掌握它們的基本用法。為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語文教師還可以加強近似字、同偏旁、同義詞、反義詞的對比性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量,豐富語文寫作時的詞匯選擇,等學生積累一定量的基礎知識后,才能在寫作中熟練運用。其次,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學好語法知識,掌握更多的語言表達技巧,如對于比喻、夸張、對比、排比等寫作手法的運用,語文教師可以進行專門的教學,讓學生可以針對不同的表達情境進行有效的寫作。再次,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經驗和寫作情感,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有感而發(fā),可以文思泉涌。
二、引導學生多觀察、多傾聽、多體驗、多聯(lián)想
語文寫作是語文綜合能力的輸出,寫作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書寫方面的訓練,學生的所看、所聽、所感、所想都是寫作靈感的重要來源,所以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減少機械性的知識灌輸,多給學生觀察、傾聽、體驗和聯(lián)想的機會,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會形成有效的促進。首先,語文教師要加強聽說教學,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材中包含很多適合練習口語的內容,教師通過安排學生對話、表演、討論等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口頭表達順利后再進行寫作可以讓學生的語言思維更加熟練。其次,語文教師要多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體驗式學習,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外內容,包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感,學生只有積極開展體驗式學習,結合教材內容投入個人情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個人的寫作思維才能不斷發(fā)展。如在《四季的腳步》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想象身邊四季的變化情況,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個人的生活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并在平時通過觀察、體驗等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可以有效規(guī)避“無話可說”等問題。
三、注重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策略的應用,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還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良好的語文語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語文思維,在遣詞造句方面也會更加游刃有余,尤其是背誦、閱讀優(yōu)秀的語文文章,是培養(yǎng)語感的良好途徑,對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兩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大量閱讀可以幫助小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寫作素材,這不僅體現(xiàn)在詞匯量的擴充上,通過有效的閱讀還能讓學生領會和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與技巧,增強語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學生通過豐富的閱讀內容可以開闊視野,了解政治、經濟、文化、地理、體育等各方面的知識,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寫作中可以大大提高作文質量。例如在《桂林山水》的閱讀教學之后,語文教師就可以布置一個寫作任務:參考課文中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寫作思路,介紹一下身邊的某個旅游景點。如此一來,學生的寫作學習會變得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有助于“學以致用”,從而減少了很多寫作學習中的困難和障礙。
四、科學開展寫作教學的評價與指導工作
作文評價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科學客觀的評價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循序漸進地提升。首先,語文教師針對學生的寫作成果,在評價時要及時、客觀,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減少負面的批評,以保護好學生的寫作興趣、熱情和信心。如語文教師對于作文評語的選擇,不能總是進行“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等機械性的評價,而是要多采取些鼓勵性的語言,或者對學生的寫作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其次,語文教師要重視評價方式的轉變,除教師評價外還可以增加學生互評環(huán)節(jié),同學之間互相批改作文,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其他同學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來反思自己的寫作水平,幫助學生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和共同進步。再次,語文教師要重視對于學生的個性化指導,這是因為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都會不同,每個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也不盡相同,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更是五花八門,語文教師只有多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才能讓學生不斷彌補自身在寫作能力上的 “短板”,實現(xiàn)寫作能力與素質的不斷完善。
五、結語
總之,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但語文教師對于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基于其學習基礎、興趣偏好等學齡特征,制定基礎性、趣味性、發(fā)展性比較強的語文寫作教學項目,促進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通過口語訓練、讀寫結合、寫作指導和科學評價等措施,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