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莊 王菘
摘 要: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全面開展,大學生健身隊伍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不過,受諸多因素影響,大學生在健身運動中經常會出現(xiàn)各種運動損傷。如何預防和應對健身風險也成為大學生健身群體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文章從健身視角出發(fā),結合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類型和特點,就如何預防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對大學生健身運動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 健身運動 風險 類型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213-02
健身運動是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深受大眾歡迎的健身方式。近年來,隨著群眾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青少年群體的健身熱情持續(xù)高漲。不過,由于缺少體育健身運動訓練和衛(wèi)生知識,所以大學生健身運動損傷事件時有發(fā)生。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類型、發(fā)生原因也引起業(yè)界的廣泛關注。那么,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類型、特點和原因有哪些呢,筆者對此作出了研究和回答。
1 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類型和特點
1.1 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類型
運動風險指個體在運動中,因為相關原因而給個體健康、生存和發(fā)展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和危害。雖說參與健身運動,對個體的身心健康來說有諸多好處。但是,運動不當、方法不對等,都有可能危害個體健康,影響個體的運動壽命。近年來,大學生健身運動損傷事件不斷增多,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據統(tǒng)計,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類型主要有運動損傷、運動性疾病,其中,肌肉損傷又分為擦傷、肌肉拉傷、關節(jié)韌帶扭傷等,關節(jié)韌帶扭傷是最為常見的運動類損傷。運動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因運動而造成的不適或疾病狀態(tài),如頭疼、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肌肉痙攣等。就性別來看,男大學生為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高發(fā)群體,調查顯示,男、女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幾率分別為94.6%、77.3%。整體來看,獨生子女運動損傷發(fā)生率較高(90.2%),一年級大學生的運動性疾病發(fā)生率較高(60.4%);競爭類比賽,是導致男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主要原因,而女大學生大多是在正常的運動課上發(fā)生的運動損傷。
1.2 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特點
整體來看,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特點如下:首先,運動損傷主要出現(xiàn)在關節(jié)部位尤其是踝關節(jié)部位和肌肉,出現(xiàn)運動性疾病的部位主要是頭部、腹部,運動風險不適主要體現(xiàn)在頭部疼痛和腹部不適。其次,最容易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運動風險的健身項目分別是跑步、籃球、羽毛球、輪滑和乒乓球。再次,發(fā)生健身運動風險最多的季節(jié)分別是冬季和夏季,其中,12月、6月、11月為最易發(fā)生健身運動風險的月份。此外,健身運動風險產生的影響是:健身運動風險給67%的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給20.7%的人帶來了不超過一周的影響。而72.9%的大學生在出現(xiàn)健身運動風險后都沒有接受治療,22.3%的人在運動風險預防和治療方面花費的費用在100元左右。
2 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出現(xiàn)的原因
2.1 運動量過大
健身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要掌握好運動的強度和運動量。大學生學習任務不重,因此,許多大學生都將時間花在了健身運動上,并將高強度健身運動視為減肥、瘦身的主要途徑。在高強度運動中,許多人又不注意前期準備和中間休息,導致肌肉沒有恢復和休息的時間,進而造成運動損傷。此外,在缺少專業(yè)的運動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在高強度運動中也容易出現(xiàn)扭傷、拉傷風險。
2.2 沒有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體育鍛煉具有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等特點,大學生健身運動應循序漸進,科學進行。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利于個體運動技能的形成和提高,也可以減少運動風險發(fā)生的幾率。良好的運動習慣包括諸多方面,包括運動頻率適當,運動準備到位,姿勢和動作標準等。結合實際來看,許多大學生在健身運動方面,都是率性而行,許多人都沒有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如在鍛煉前不做熱身運動,運動結束不做整理運動,運動時間和頻率安排不當,運動時穿緊身衣等。這些,都可能會導致運動損傷。
2.3 注意力不集中
健身運動尤其是那些有特定訓練目的的健身項目,在運動過程中要求個體必須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動作的標準和完成度。眾所周知,所有的運動過程都是在神經肌肉的支配、控制下完成的。個體如果不集中注意力,神經不緊張,肌肉反應遲鈍,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2.4 缺少保護措施
健身運動能提高溝通的身體敏感性,強化個體的身體機能,但是,許多運動項目對個體的奔跑、躲閃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身體綜合素質不高,在做一些高強度高難度的動作時,在突發(fā)情況下,個體只有做好運動保護措施,才能避免運動損傷。但是,許多大學生在健身運動中,都不注意自我保護,許多人都是在身體極度疲勞或者不適的情況下才會有運動保護意識,采取一些保護措施。
2.5 運動設施和場地問題
運動設施老化,場地不平整,對鍛煉者來說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也有可能會導致運動損傷。如操場上堆有雜物、人數過多的話,在跑步或輪滑時,學生極易因為速度過快、躲閃不及而摔傷。又如,那些老化的運動設施(籃球架、乒乓球臺)在使用時都有一定的風險,這也相應增大了學生的健身運動風險。
3 預防和應對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建議
3.1 加強運動設施建設,優(yōu)化鍛煉環(huán)境
為進一步促進高校體育工作的科學發(fā)展,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高校要充分認識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結合學生的健身運動需求,加強體育教學投入,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開展健身運動提供良好的條件。確切來說,高校要正視學校在運動場地、場館和體育建設和體育器材配備方面存在的問題,統(tǒng)籌規(guī)劃學校體育設施,加大體育教學投入力度,并爭取更多的社會捐助,重點建設一批高標準的體育運動場地,積極改善體育條件,著重解決學生鍛煉中存在的場地和器材不足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組建專業(yè)的管理隊伍,做好體育設施運維和檢修工作,確保體育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實用性,在課余時間和節(jié)假日向廣大師生開放體育場館,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
3.2 實事求是,科學鍛煉
作為健身運動的主體,大學生在健身運動中,要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身體素質、自由時間,選擇合適的健身運動項目。如那些身體素質較弱,缺少鍛煉的學生在參加健身運動時,要選擇一些簡單易行、安全性較高的體育項目。那些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健身難度較大的項目。此外,在健身運動中,個體還要根據個人情況、外在的體育運動環(huán)境,制定科學的鍛煉目標,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爭取按照鍛煉計劃開展健身運動。如在基礎鍛煉中,學好基礎動作和技能,合理飲食和休息,做好保護措施,要求自己持之以恒,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具體的高難度鍛煉中,掌控好鍛煉的強度、時間和頻率,做好風險預防。
3.3 提高風險預防和應對措施
健身運動是有一定風險的,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健身運動中,做好運動風險防范,科學進行自我評估,養(yǎng)成健康合理的運動習慣,是非常必要的。這要求大學生在參加健身運動前,盡可能做一些簡單心血管疾病自測和篩查,了解自身的身體情況。然后,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并在運動前后做好熱身和整理運動,在運動中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運動損傷。如清晨跑步時小腿出現(xiàn)肌肉痙攣,必須要立即停靠在路邊休息并對抽筋部位進行按摩,直到情況有所好轉再繼續(xù)運動。又如在羽毛球運動中,要注意保護踝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腳部落地方式要科學,要借助負重提踵跳繩練習有目的地鍛煉周圍肌肉的力量和關節(jié)協(xié)調性。此外,大學生還要借助網絡、手機、雜志等渠道,多了解一些運動生理、健康和衛(wèi)生知識,促使自己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和鍛煉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彩虹.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34(2):190-192.
[2] 陳彩虹.生活方式對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34(8):981-982,984.
[3] 張虎,陳彩虹,陳學東.運動習慣對大學生健身運動風險的影響[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29(2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