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華
[摘 要] 思政教育是高職院校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政素質(zhì)、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對學生的良好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何推動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改革成為重要的內(nèi)容。就“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改革對策,希望能夠推動高職院校思政課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大思政”;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8-0227-01
一、“大思政”的概念及對思政課教學的新要求
(一)“大思政”的概念
“大思政”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推動課內(nèi)教學與課外教學有機結合,實現(xiàn)思政教育中實踐活動的合理開展,推動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得到全新突破,充分發(fā)揮實踐教學的積極作用。同時應當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思政教育的深度得到拓展,最終促進教學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大思政”背景下對思政課教學的新要求
首先,要求高職思政課教學具有戰(zhàn)略性。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職思政課堂教學應當積極圍繞“大思政”的整體目標來開展,應當依據(jù)國家該方面的政策以及要求來設計課堂教學,推動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教學的戰(zhàn)略性。其次,要求高職思政課教學具有創(chuàng)新性。在“大思政”背景下,應當對高職思政課教學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如此才能使高職思政課教學發(fā)揮更加有效的導向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創(chuàng)新,推動思政課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拓展,更好地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最后,要求高職思政課教學具有人本性。這也就是說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應當做好“以人為本”理念的運用,將學生作為核心,遵循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合理進行思政教學運行體系的探索,推動高職思政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二、“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具體對策
“大思政”背景下,應當從不同層面進行努力,推動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有序進行,使得思政教學更加符合“大思政”的要求,促進教學取得更加高效的成果。具體來說,“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具體對策有如下幾點:
(一)推動思政教育工作機制的有效創(chuàng)新,構建全新的教學格局
首先,應當構建全面科學的組織保障體系。根據(jù)學校的具體情況構建相對應的工作小組,由學校的重要領導擔任組長,對思政教育工作任務進行合理分工,教務處、宣傳部、團委以及思政部等人員為主要成員,做好工作職責的界定和劃分。其次,做好“大思政”教學環(huán)境的科學營造。推動高職院校的團委、學生工作處、黨委宣傳部等共同參與,打造全方面、科學化的思政教育管理機制,開展高水平的思政教育文體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為思政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二)加強實踐教學的開展,豐富實踐教學的內(nèi)容
首先,應當對校內(nèi)的實踐建設資源進行整合,有效發(fā)揮校內(nèi)實踐資源的作用,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可以充分發(fā)揮學工部優(yōu)勢,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或者開展一些相對應的公民教育活動,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團委的作用,合理組織社會義工服務,也可以鼓勵思政部開展以“中國夢”為主題的辯論賽或者演講比賽等,從不同層面合理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推動學生思政實踐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巧妙依托校外社會資源,合理進行實踐教學的開展。比如,高職院校可以構建校企合作中的德育實習基地、愛國教育基地等,讓學生充分與社會接觸,感受思政教育的多樣性,推動思政教育主體更加多元化,實踐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
(三)優(yōu)化師資隊伍結構
應當進一步加強思政教育工作的儲備,推動師資力量不斷雄厚,促進師資結構更加合理,努力構建一支高質(zhì)量、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思政教師不僅應當能夠進行思政教育工作,而且應當能夠兼具研究人員、專職教學人員以及學生政工干部的職能,從而更好地構建一支“三位一體、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師資隊伍。如此才能夠推動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加全面地開展,促進思政教學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另外,高職院校還應構建科學化的教師管理系統(tǒng),通過該系統(tǒng)進行思政教育工作任務的發(fā)布和下達,并對思政教育相關教師進行新知識的培訓,推動教師之間更好地實現(xiàn)融合,促進師資隊伍更加完善,促進高職思政課教學更加有效地順應“大思政”理念。
在“大思政”理念下,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得以有效提升。同時也能夠推動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推動思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嘉鴻.“大思政”教育體系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探究[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7(25):163.
[2]王歡歡.“大思政”視野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探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32):29-30.
[3]張磊,李禹潞.“大思政”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6(8):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