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梅
【摘要】通過服裝材料學全英語課程建設的多種舉措,針對服裝與服飾設計與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yè)特點,結合目前服裝材料發(fā)展和應用的趨勢,設計了服裝材料學全英語課程的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料、網絡課程建設等內容,為服裝材料學課程的全英語教學提供了比較堅實的素材,并在教學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后續(xù)將逐步推廣和擴大該課程資源的運用。
【關鍵詞】服裝材料學;全英語課程;教學資料;網絡課程
2015年我校服裝學院與意大利NABA學院達成了“3+1”國際合作辦學協(xié)議,服裝專業(yè)將面臨接受1年交換交流生的要求,該專業(yè)學生也將面臨與國際生的直接溝通和交流。應對這一需求,服裝材料學在現(xiàn)有的比較好的教學資源基礎上,率先開展全英語課程建設,后續(xù)將逐漸開展時裝畫表現(xiàn)、服裝創(chuàng)意設計、服裝立體裁剪、服飾設計制作等課程的全英語建設,從而形成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yè)完整的全英語專業(yè)授課能力,為穩(wěn)步推進服裝設計“3+1”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奠定基礎。
一、服裝材料學全英語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建設最基本的任務就是開發(fā)完善的全英語教學資源,在制定全英語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選擇適合的國外原版教材”ClothingMaterial”“Fiber,F(xiàn)abricandFinish”和“TextileScience”,整合和優(yōu)化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該課程相關專業(yè)英語術語,較好地掌握該課程的基礎知識,并獲得該課程知識體系的整體概貌,同時獲得采用專業(yè)英語進行交流和寫作的能力。結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完善教學資源,包括全英語教學課件開發(fā),收集制作全英語習題集,開發(fā)全英語的面料資源數據庫,制作課程微視頻等,最后將所有的教學資源整合到課程中心,形成比較完善的課程教學網絡系統(tǒng)。
從國際化、復合型、高素質應用型服裝設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出發(fā),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全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從另一視角熟悉所學的課程、專業(yè)和學科,加深對本專業(yè)學科知識的理解,同時有助于了解學科發(fā)展的前沿方向和最新動態(tài)。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設
第一,采用小班教學,直觀教學模式,課堂上以圖像和影像等直觀化信息為載體,通過看、聽、說、做、師生互動等手段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英語交流能力。
全英語教學課程與漢語教學和雙語教學課程教學模式是不同的,授課教師應根據課程和授課對象特點及時開展教學模式改革,保證教學質量。
第二,充分利用實物資源和網絡教學資源。構建面料樣品展示間,豐富展示樣品,除了對服裝材料學課程開放外,也可以對服裝類其他課程開放。充分利用各類全英語服裝材料和時尚設計網站資源,擴大學生國際視野。
第三,緊密結合市場現(xiàn)狀,以及服裝外企的實際工作需要。充分利用了上海這個時尚都市得天獨厚的條件,帶學生參觀上海每年舉行的服裝文化節(jié)、時裝周的時裝展、國際紡織面料展等,為學生提供最直觀、最前沿的服裝和面料流行的市場資訊。積極利用學校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大平臺,鼓勵學生進入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從事與服裝材料相關的工作,如整理面輔料、服裝材料的外貿報價、設計工作室的材料采購、服裝測試機構的材料性能測試等,使得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直接與實踐相聯(lián)系,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第四,利用海外資源或者服裝外企資源。有條件的情況下,聘請海外教師直接講授部分課程,或者邀請服裝外企面料高管進入課堂,實際講解與外國客戶進行的貿易實務,以加強學生實際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充分利用國際交流學生與我校師生同堂上課的交流學習機會,加強學生實際運用英語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第五,重視網絡教學網站建設和使用,開展課外教學互動。建設全英語課程網站,擴充網絡教學資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同時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
三、實踐性教學設計思想與具體實施方法
實踐教學組織上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理論教學內容穿插實踐教學,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通過市場調研,材料收集于分析,面料數據庫檢索,面料二次開發(fā)等手段,提高學生對于服裝材料及其應用的直觀認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發(fā)更為靈活、豐富的課外作業(yè)形式;充分利用校外實習基地,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盡可能延伸出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以開辟第二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
針對服裝材料學課程全英語授課特點以及授課對象的基本情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通過平時作業(yè)、小組討論、課外調研、定期測驗等方式,加強課程的過程管理,提高過程考核在整個課程考核中的比重,將結果式考核和過程式考核相結合,建立適合全英語授課的考核評定模式。通過建設使課程考核能較好地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真實反映知識掌握的程度。
五、總結
根據學生能力培養(yǎng)需求,制定和優(yōu)化了服裝材料學課程的全英語教學大綱,健全相應的全英語教學資料,如教學方案、教案、習題集、知識點微視頻等。根據服裝設計專業(yè)特點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有針對性地整合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特別是在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要考慮各類學生的素質特點,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東生.《服裝材料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J].紡織服裝教育,2006(3):61~62.
[2]劉茜,吳湘濟.《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建設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3(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