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巖 王麗 孟鑫 馬曉明 羅娜
[摘要] 目的 探討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該校醫(yī)學院2013、2014級醫(yī)學影像專業(yè)本科學生100名為該研究教學方法的實施對象,將學生隨機分為2個班,對照班級和研究班級各50名學生,對照班級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以課堂講授為主加上臨床實踐;研究班級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結果 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班級學生在期末考試中理論考核成績、實踐技能考核成績與總評價成績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學生的期末考核總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后學生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超聲診斷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滿意度,為培養(yǎng)具有崗位勝任能力的醫(yī)學影像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崗位勝任力;導向;多元化;教學方法;超聲診斷學
[中圖分類號] R4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b)-0133-02
崗位勝任力一詞來源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后期,在David McClelland[1]關于傳統學術能力與知識能力測評并不能夠完全反映出工作績效高低水平差異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研究中最先被提出來。崗位勝任力[2]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工作崗位和文化氛圍中有優(yōu)異成績的勞動者應該具備的所有可以使用客觀衡量標準來反映的個人特質,也指個人對職位(職務)的能力與資格。超聲診斷(Ultrasonic diagnosis)[3]是運用超聲檢測技術與人體生理和組織結構的檢查上,通過形態(tài)與數據的分析發(fā)現病灶并作出診斷的一種方法。該文以探討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為目的,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最終提高了醫(yī)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擇該校醫(yī)學院2013、2014級醫(yī)學影像專業(yè)本科學生100名為該研究教學方法的實施對象,將學生隨機分為2個班,對照班級和研究班級各50名學生,對照班級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以課堂講授為主加上臨床實踐;研究班級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對照版與研究班學生的姓名、性別、年齡和學習能力進行比較,結果,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班 該班級采用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4]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授課形式為教師講授,學生聽課并按照要求完成任務,教師為課程主導、教材為輔助資料、授課地點主要在教室中進行,以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為主要授課內容,其中包括超聲診斷的基本方法與特點、常見病的超聲診斷方法、流行病的超聲診斷方法、鑒別診斷和臨床價值分析。學生的學習場所集中在教室中,有時可通過教學視頻的觀看和教師的講解來理解記憶所學習知識內容,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1.2.2 研究班 醫(yī)學影像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多種教學手段綜合運用的一種綜合性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方法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制定不同的教學實施項目。①將超聲診斷學理論以教師課堂講授的方式向學生介紹。在總論部分的介紹中以教師講授方式進行,再將各論部分的具體教學內容一一向學生講授。②案例教學法的實施。講授課程之前任課教師選取與本堂課有關的典型臨床資料、超聲圖像和病例有針對性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該節(jié)課程前1周查找與案例相關的資料,在授課過程以“頭腦風暴”[5]是的討論方式組織學生對該項目進行討論。③問題導向式教學[6]。根據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授課教師篩選典型的超聲影像病例,每個病例資料包含臨床資料、超聲影像資料、診斷及鑒別診斷。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將所得數據采用 t 檢驗和χ2檢驗。分別用(x±s)和[n(%)]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評價比較
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班級學生在期末考試中理論考核成績、實踐技能考核成績與總評價成績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學生的期末考核總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見表1。
2.2 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根據楊艷等[7]的研究,制訂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問卷,其中包括:學生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理解記憶理論知識能力等項目,有助于學生和老師的交流,調查結果顯示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后學生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見表2。
3 討論
超聲診斷的優(yōu)點在于無痛、直觀、方便快捷,目前臨床影像學檢查中的CT檢查、X射線、磁共振與B超檢查被稱為臨床醫(yī)學影像檢查技術四大法。尤其是超聲診斷是一種對操作技術要求較高的多方位、連續(xù)的和實時的檢查方法,強調客觀分析圖像和識別各種疾病,伴隨著三維重建、超聲造影、彈性成像等技術的發(fā)展,超聲影像醫(yī)學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8-11]。在臨床醫(yī)生培訓中應加強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的多方面培養(yǎng),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按照醫(yī)學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加強多醫(yī)學影像專業(yè)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基礎知識水平和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該文以探討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主要目的,將該校醫(yī)學院2013、2014級醫(yī)學影像專業(yè)本科學生100名為該研究教學方法的實施對象,將學生隨機分為2個班,對照班級和研究班級各50名學生,對照班級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以課堂講授為主加上臨床實踐;研究班級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超聲診斷學》期末考核成績與學生滿意度調查做以比較。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班級學生在期末考試中理論考核成績、實踐技能考核成績與總評價成績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學生的期末考核總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后學生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最后,將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頭腦風暴討論法、問題導向式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法相融合,實施在超聲診斷學的教學中,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滿意度,為培養(yǎng)具有崗位勝任能力的醫(yī)學影像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課程設置體系中應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教學方法。該文提到的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多元化教學方法不僅適用于《超聲診斷學》的教學,還適用于醫(yī)學專業(yè)其他相關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活動,值得醫(yī)學專業(yè)其他各門課程借鑒。
[參考文獻]
[1] Atkins R,Wilson J,Zschack P,et al. Synthesis of [(SnSe)1.15]m(TaSe2)n Ferecrystals: Structurally Tunable Metallic Compounds[J]. Cheminform, 2015, 44(11):125-128.
[2] 朱慶雙,張建,賈建國,等.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臨床實踐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J].醫(yī)學教育管理,2016,2(1):332-339.
[3] 劉波,肖際東,毛玉瑤,等.臨床病例討論法在超聲診斷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1):146-147.
[4] 吳輝,孫翔,石如玲,等.PBL+LBL教學法在全科醫(yī)學概論課程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0):1176-1180.
[5] 王飛,席靜.淺析“頭腦風暴法”在高校專業(yè)課程教學應用中的優(yōu)化—以行政法學教學為例[J].科教文匯,2015(25):129-132.
[6] 孫泉,呂揚平,于妲,等.案例式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超聲診斷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8):50.
[7] 楊艷,段德金,李新鹍,等.醫(yī)學實習生對實習醫(yī)院教學管理滿意度調查分析[J].知識經濟,2016(17):172.
[8] 劉瑩.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TBL教學法在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4(16):445.
[9] 孫醫(yī)學,石彥,張艷,等.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6,41(6):815-818.
[10] 桑鋆智,王東旭,李醒,等.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應用PACS系統優(yōu)勢提高醫(yī)學生實踐技能[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7):5-6.
[11] 翟敏,田壯,李印龍,等.TBL教學法在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社會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16,39(6):436-439.
(收稿日期: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