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鶯
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推行為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喜歡參與到比較生動的教學活動當中,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是促進小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語文是小學階段課程體系中的基礎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能用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研究的基礎上,采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本文就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展開了一系列的淺談。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施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是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基礎,有效的新課導入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新課的導入能幫助學生對教師將要講解的內容形成基本的印象。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活潑,如果教師一味采用單一的講解方式實施新課導入,很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當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有利于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其思維能與語文課堂形成最大程度的結合,對語文知識產生深入的理解。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秋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秋天的情境,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展示一些黃色樹葉在空中飛舞,農民伯伯在田野里收獲莊稼等圖片,再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秋風或者秋雨的聲音,教師讓學生睜開眼睛。這樣的方式有利于使學生從視覺以及聽覺的角度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秋天的印象和感受,從而將本篇課文的內容導入到課堂當中。這樣的新課導入方式具有一定的新穎性,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將要講解的教學內容上。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開展教學活動
開展教學活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也是教師講解語文知識的重要渠道。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為教師開展情境教學活動提供了優(yōu)質的素材。另外,小學語文是一門開放性較高的課程,這與情境教學的應用原理相契合。因此,結合這樣的學科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情境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影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教師可以將教室中的窗簾拉上,用燈光照在物品上,會形成影子,照在學生的身上也會形成影子,使學生完全置身與課文的情境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做出不同的動作,并將影子投射在墻上,有的學生用手比出一只小狗,有的學生用手比出一只老鷹等。在這樣的情境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影子和人之間是分不開的,在講到“影子”中“影”這個漢字時,教師可以在情境中告訴學生一個記憶這個漢字的方法,即“日”代表太陽,“京”可以當成一個建筑物,而“彡”則可以看成是建筑物的影子。學生在情境中很容易對這個漢字形成深刻的印象。又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大屏幕上播放冬天下雪的視頻,并為每個學生發(fā)一個動物的頭飾,比如,小狗、小雞、小馬等。教師告訴學生黑板是一片雪地,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動物頭飾到黑板上留下自己的“腳印”,戴著小狗頭飾的學生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類似梅花的腳印,戴著小雞頭飾的學生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類似竹葉的腳印等。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的思維融入到課文的內容當中,從而從更加直觀的角度理解和學習課文的內容。學生在參與情境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到學習語文課程樂趣,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從而更加愿意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當中。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
語文是一門以文字為基礎的課程,很多小學課文都是在利用文字表達作者的情感,很多作者都將文字作為抒發(fā)感情的工具。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課程的一項重要功能。情境教學法不僅體現在外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能通過情境對學生的情感形成一定的啟發(fā)。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課文中蘊含的情感進行深入挖掘,并根據課文中蘊含的情感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從深層的角度理解和感受課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能從更加深層的角度理解語文課文的內容,還能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豐富學生的情感產生積極的作用。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不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采用不同的方式慶祝節(jié)日的視頻資料,將學生的情感與意識帶入到不同的節(jié)日當中,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從而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又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比如,介紹毛主席的這段經歷,展示幾幅江西沙洲壩的村莊的圖片等。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辛苦,培養(yǎng)學生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品質。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深化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感受,得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新課改理念在小學教育領域中的不斷滲透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融入創(chuàng)新理念后產生的教學方法,對營造生動的教學氛圍以及滲透快樂學習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原理進行深入研究,并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施新課導入,開展教學活動以及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方式為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展開的一系列淺談,希望能為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