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要:改變英語學困生發(fā)展停滯狀態(tài)是中職英語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教學課題。本文探討了造成英語學困生現(xiàn)狀的因素,提出了相應的方案,目的是激發(fā)英語學困生的興趣,提高其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中職教育 英語學困生 轉化方法
改變英語學困生發(fā)展停滯不前是中職教師關注的話題,同時也是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要求,應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完成轉化學困生的目標。
一、職業(yè)學校英語學困生現(xiàn)狀
英語學困生是英語學習能力低下、無法完成中職教學綱要規(guī)定的目標,但擁有正常智商水平的學生。英語學困生這一難題始終困擾著中職教師,如何幫助英語學困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是中職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
二、英語學困生的成因
1.不明晰學習英語的目的
筆者通過對中職學困生的調查,了解到高達75%的學生并不了解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存在的緣由,或者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英語毫無用武之地,不明晰學習英語的目的和優(yōu)勢,只是為了應付結業(yè)考試。這樣導致許多中職學校的學生更重視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包含英語在內(nèi)的文化課程的學習,將學英語作為一項學校規(guī)定的必須完成任務,只付出一部分精力,而這部分精力不足以將英語學好學精。
2.不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念
優(yōu)秀學生憑借自己堅定的學習信念,克服困難,抓住重點,在英語學習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大部分學困生學習信念相對薄弱,只知道將自己掌握的單詞、語法、句型等生搬硬套,在一次次的考試和測試中無法考取理想的成績,自信心要受打擊,產(chǎn)生自我否定的想法,認為自己沒有學習英語的天分,不敢說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害怕被別人輕視,妄自菲薄,放棄學習英語。
3.不改進學習英語的方法
中職學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欠缺自主性,做不到課堂前預習,無法在課堂中將難點解決,課后不及時對課程內(nèi)容進行歸納總結,鞏固記憶。沒有掌握科學的記憶方式,如總結英語單詞的構詞規(guī)律,或者進行聯(lián)想記憶等,只會死記硬背,不能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掌握。這種學習方法的劣勢隨著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的增加逐漸顯露出來,大部分學生感覺學習十分吃力,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這也是英語學困生的關鍵形成因素。英語學困生的人數(shù)隨著課程的進行越來越多,進而形成了中職學生英語發(fā)展停滯的現(xiàn)狀。
4.缺乏適合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
提高英語能力的最佳方式是將自己置身于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注重書面教學,學生學到的也都是書面英語。在日常生活中,英語的用處并不明顯,學生缺乏必須要學習英語的認知,只是將其看作一門學校規(guī)定的課程,欠缺學習英語的欲望,認識不到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學生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喪失學習英語的耐心。
三、提升學困生英語能力的路徑
1.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
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人們更愿意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付出精力。興趣對教學雙邊活動有著關鍵的調節(jié)作用。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有興趣,就會愿意去探索英語知識,自覺去尋找學習英語的機會,積極參與到日常教學中,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并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加強英語知識的攝入量,有勇氣去克服學習路上的困難,發(fā)現(xiàn)自己英語學習方面的薄弱點,重點突破,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初步形成一定的英語運用技巧和能力。
教師也需要積極采用適當?shù)姆椒?,幫助學生探尋英語學習的樂趣。
(1)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盡量讓課堂氛圍變得放松、有趣,讓學困生主動參加到活動當中。
(2)使用情景學習法,通過對日常生活工作的模擬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不只是為了考試,日常生活工作中英語同樣必要,從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
(3)組建類似于“英語角”的英語小組活動,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營造英語環(huán)境,同學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4)向學生講授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減輕學困生的負擔。
(5)在學生遇到挫折時,以朋友的角度給學生以激勵,避免學困生因此產(chǎn)生自我否定的想法。
2.對學困生“對癥下藥”
學生的學習能力層次不同,同一堂課程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照顧中間段的大部分學生,優(yōu)秀學生可以通過自學的方式對自己進行提升,學困生則無法吸收接納更多的知識。
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要求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樣讓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教材的內(nèi)容,達到教學綱要的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讓學困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首先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將班級里的學生分為ABC三種類型,并不時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程度做適當?shù)淖兏?,以期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其次是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比如A類學生的目標是保持現(xiàn)狀,力圖發(fā)展;B類學生的目標是保二爭一,努力向上一層目標發(fā)展;C類學生的目標是盡量鞏固基礎等。
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yè)。首先要求學困生能夠完成自己這一難度等級的作業(yè),其次再激勵學困生嘗試難度高一級的練習。平時應設定隨堂測試,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難度不同的測試題,同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想要測試的難度。
最重要的是教師要不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學困生在英語方面的進步,并提出改進意見,幫助學生鞏固自信心,提升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主動性。
這些不僅能促進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能力,讓其重新找回在學習上的自信,也是對優(yōu)秀生的一種激勵,讓優(yōu)秀生覺得自己不僅會學習,還應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互幫互助精神。
3.小組合作,競爭發(fā)展
許多學生認為老師是長輩,難以向老師傾訴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問題日積月累,最終造成了英語學習上不可挽回的局面。同齡人之間則更好溝通,同齡人更加了解同齡人的想法,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優(yōu)秀學生和學困生進行組合,為學困生確定一個可以傾訴困難并幫助他解決的榜樣。優(yōu)秀學生用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熟練的學習技巧幫助學困生突破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習能力,同時在幫助學困生的過程中也可以復習自己學到的知識,鞏固基礎。
教師定期對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組織小組比賽,刺激學生的競爭意識。由于優(yōu)秀生不同于專業(yè)教師,在幫助學困生的過程中幫助方式可能出現(xiàn)偏差,需要安排小組間互相交流溝通或者與老師交流經(jīng)驗,指導改進幫扶學習的模式,找到最佳方案,爭取達到最佳效果。
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互幫互助,在比學趕幫的氛圍中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
四、小結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自身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心理承受能力弱,不與老師交流的原因,也有老師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不能主動出擊幫助學生的因素。轉化學困生是老師職業(yè)生涯中始終存在的一項艱苦的挑戰(zhàn)。然而,幫助學生不再在英語學習中徘徊,找到學習的自信心,在英語學習中有所收獲,同樣可以讓老師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