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 母語遷移理論一直是語言教學工作者和語言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漢語語境中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會受漢語遷移的影響,因為漢語和英語的語言的構(gòu)成、文化背景有所差別,所以漢語負遷移會影響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漢語與英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英語不能完全離開漢語的正遷移影響。本文從母語遷移理論入手,探討母語遷移的正負兩種影響,分析母語正遷移理論在大學語言學習中的應用,以期探討大學英語語言教學的新模式。
關(guān)鍵詞: 母語遷移 正、負遷移 大學英語 正遷移應用
1.引言
母語遷移,也叫交叉語影響,是二語習得研究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此概念是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興起的對比分析理論中提出的。根據(jù)母語遷移理論,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中,第一語言即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習得,因此,學習者會自覺不自覺地借助自己第一語的發(fā)音、詞意及語句結(jié)構(gòu)、文化思維等,表述并傳遞自己的思想。這種現(xiàn)象在外語學習的初始階段極為常見。以漢語為第一習得語言地中國語言學習者,自然而然就會將先入為主的母語經(jīng)驗運用到英語學習中,這一學習方式顯而易見會對英語學習起消極干擾的作用。筆者以自己所教授的大一新生作為研究對象,在母語遷移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驗研究,積極探索母語正遷移的影響方式,并盡力將母語負遷移的影響降到最低或者盡量避免負遷移現(xiàn)象的發(fā)生,探究母語正遷移理論在大學綜合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2.母語正遷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1積極改善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應是大學英語教師特別需要關(guān)注并費心研究的一大問題,因為對第一語言是漢語的學習者來說,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首先不具備真實的語言運用環(huán)境,不具備地道的語言使用思維,兩種語言所依賴的風俗、歷史和習慣不同,兩種語言所包含的詞語及用法分別來源于兩種差別極大的文化和語言背景中。因此,學習者在學語言的時候,用第一語的思維方式理解將要學習的目的語是很容易發(fā)生的情況。基于此現(xiàn)狀,筆者進行了大量實驗和研究,總結(jié)了一些方法,以改善這種負遷移的現(xiàn)象。
2.2努力促進母語正遷移的影響
在大學英語實際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學受到了漢語極大的影響。母語正遷移對英語學習的推動和助力作用極為重要。正遷移的這種影響同樣滲透于實際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語言教學工作者應積極探索各種方式,巧妙利用母語的正遷移積極影響,靈活轉(zhuǎn)換兩種語言,融會貫通兩種語言的相似處,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承認,英語和漢語在語法結(jié)構(gòu)方面的區(qū)別是不容回避的。因此,需要我們在母語正向遷移理論的指導下,比較并歸納兩種語言語法的差異,不斷地融合吸收。以此,學習者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英語這門語言,還包括對西方國家的語言文化的理解,從而深化英語教學理念。
2.2.1打造真實英語語言環(huán)境。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盡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為學生打造學習英語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如項目教學、情景教學等模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得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輸出目的語,滿足真實的表達需求,并且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英語的過程,其中最直接的方式莫過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的真實語言使用環(huán)境,這是降低母語負遷移影響最有效的方法。與此同時,增加原版英文書籍的閱讀量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學會一些地道英文詞匯的用法,而且能感受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進而把這些所學用到個人主體的英語知識儲備和輸出中,使得英語語言表達得更加準確和地道。
2.2.2巧用母語文化優(yōu)勢產(chǎn)生積極影響。
文化離不開語言,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利用漢語中包含的華夏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學生,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這一點對學生學習英語很有裨益。英語語言學習者必須同樣認識到,通過考試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并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是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并由此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因此,在利用正遷移理論比較兩種語言時,除了比較兩者的發(fā)音、詞匯用法、語法結(jié)構(gòu)之外,還應該對比兩者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的不同之處。這樣對比的最大好處是,一來加深對英語語言背景的了解,二來深化自身的思維方式。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探索教授的知識背后蘊含的深層次的文化背景,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幫助學生快速提高對語言的理解。
2.2.3減少排斥心理,樹立學習信心。
英語其實和漢語一樣,就是一種實用工具。但是由于受我國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學習者大多是為了應付老師,應付考試,才主動學習英語。這樣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一來沒有真正學會這門語言,二來沒有理解這門語言的意義,長久的困惑和無目的使得學生對于英語產(chǎn)生排斥的心理。另外,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各地教育發(fā)展不均衡,從而導致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的效果上有很大的差異。一部分學生步入大學后,在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都遇到了挑戰(zhàn)。所以,大學語言教學工作者要主動思考,巧妙利用母語正遷移的積極影響,幫助來自全國不同地域的大學生,例如用漢字的四聲給學生解釋英語單詞中的重音和輕音差異,某些英語的語法可以參照漢語的語法進行體會。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運用部分漢語教學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恐懼心理。簡而言之,母語的正遷移理論對英語教學有非常大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者們應該利用這種母語正遷移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目的是幫助這些初入大學的學生平順度過大學英語的初級學習階段,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排斥和恐懼心理,樹立能夠?qū)W會并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2.2.4樹立正確認知,巧妙利用母語負遷移。
母語的負遷移影響并非不可逾越,這一點大學英語教師在日常授課中需要引導學生,清楚認知并接受這一點,不要害怕這種影響,從而談之變色。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種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甚至有可能巧妙利用這種影響,變負面為正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遷移的副作用當成英語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把第一語當成目的語學習的參照物。雖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錯誤地使用部分語言,但是英語教師恰恰可以把這些錯誤當成是認知目的語的必經(jīng)之路,這些所謂的小錯誤,遲早會被學生慢慢規(guī)避。因此,我們要采取包容的態(tài)度看待這些錯誤。同樣,學習者也要樹立信心,對目的語不停嘗試,不求全無錯誤,但求慢慢進步。此外,語言學習者還應該明白,英語習得的最終目標不是通過考試,取得高分,而是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加以運用,達到交流和溝通的目的。對學生而言,第一語言輔助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單詞記憶和單詞發(fā)音方面,目的語會慢慢變得簡單易于掌握。
3.母語正遷移影響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方向
母語遷移對英語教學既有正面的正遷移,又有負面的負遷移,關(guān)鍵在于英語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所以大學教師責任重大,一定要不斷地探索英語教學的新視角、新方向,為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注入新活力。充分發(fā)揮母語正遷移的影響,規(guī)避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給大學新入學的公共英語專業(yè)學生開設(shè)英文文化選修課,在實際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傳授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另外,大學英語教師還可以積極探索新穎多變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母語正遷移的影響,給大學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把更多形式多樣的項目教學引入實際英語授課環(huán)節(jié)中,依托單元內(nèi)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短劇、做PPT、做演講等,這樣除了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外,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4.結(jié)語
母語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兩種情況,正遷移必然會對英語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但是由于兩種語言所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漢語中有別于英語的因素必然會使得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潛意識里受漢語的影響,給語言學習者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而且漢語和英語的發(fā)音、詞語和語法有很大的差異,不僅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挑戰(zhàn),而且給學習者帶來阻礙。因此,大學語言教學工作者要運用多種手段盡量避免母語的負遷移影響,積極利用漢語的正遷移影響,通過結(jié)合母語遷移中的正向遷移理論進行英語教學,極大地提高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水平,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深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林海.母語遷移理論看漢語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J].語文建設(shè),2015(10).
[2]江玉君.大學英語教學中母語正遷移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2(8).
[3]熊錕.再論母語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正負遷移作用[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4]方珍.淺談漢語負遷移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四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