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摘要: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責任。十八大以來,高校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的各項活動中來,以德育人的強基固本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高校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建立長期社會實踐基地,從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模式。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實踐;以德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5-0133-02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主要陣地,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fā)展,高校著力強化實踐育人環(huán)節(jié),引導廣大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驗感受和認知理解,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和精神信仰,使其形成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社會實踐的內涵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制定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996年12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農業(yè)部、文化部等十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開展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的通知》,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在每年暑假組成實踐服務團隊,深入基層特別是貧困落后地區(qū)開展文化、科技、衛(wèi)生服務,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可行性分析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作為高校以德育人的重要手段,必然要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作為理論依據。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模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當代大學生將所學知識奉獻于社會,服務于人民,不斷豐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力的助推器。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運用知識,施展才華,服務社會,充分體現(xiàn)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實的實踐能力。
2.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通過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這個平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fā)揮思想引領作用,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引導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求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重要實踐平臺,暑期社會實踐時間集中,活動范圍廣,團隊數量多,學生參與度高,實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時代特色突出,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通過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得到更好地弘揚和實踐。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模式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寓理論于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停留在理論層次,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走進社會,親自體驗實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付諸實踐活動中,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大學生能動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標。以寧夏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為例,暑期開展了“弘揚紅色文化,踐行長征精神”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來到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紅軍長征紀念園,大學生們穿上紅軍軍裝,重走長征路,接受長征精神的洗禮,同時引導青年學生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明確堅定政治方向,正確了解社會、認識國情、錘煉作風、奉獻社會、增長才干,使當代大學生牢記革命先驅,牢記革命意義,不忘國恥,牢記愛國使命。
2.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德育智育相得益彰。高校既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yè)教育同樣至關重要。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同專業(yè)教育相結合,落實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是關鍵問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為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yè)教育融合提供了便捷平臺,大學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服務于人民,真正做到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寧夏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暑期開展了一系列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活動。如“天使展風采,我們正青春”農村醫(yī)療服務活動,服務隊到永寧縣閩寧鎮(zhèn)開展了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活動,對當地居民進行問診體檢和家庭健康調查,對該社區(qū)居民開展了醫(yī)療衛(wèi)生知識普及,走進社區(qū)進行護理健康宣教,充分發(fā)揮了護理專業(yè)的優(yōu)勢。“白衣天使”小分隊在中衛(wèi)市柔遠鎮(zhèn)渡口村開展了“健康安全直通車,營養(yǎng)急救指南針”的活動,隊員們發(fā)放健康知識宣傳單,宣傳醫(yī)療常識急救知識?!爸虑啻骸毙》株犻_展以“學會急救,挽留生命”為主題的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增強臨床技能水平,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真正發(fā)揮大學生聰明才智,為基層社區(qū)衛(wèi)生知識的廣泛傳播貢獻出當代青年應有的力量。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在校大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投入社會,還讓大學生將所學知識從課本搬到了實踐中。健康安全知識和營養(yǎng)急救知識的普及,不僅增強了村民對健康的關注,也增加了村民對健康知識的了解,同時提高了護生的專業(yè)技能,拓展了護生的專業(yè)知識,增強了護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溝通能力并磨煉了其意志。
3.建立長期社會實踐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就要逐步建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建立高校與實踐基地有效合作機制。通過實踐基地的建立,保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長期有效開展,不斷傳承、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fā)揮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寧夏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長期與永寧縣敬老院和寧夏特殊教育學校建立合作機制,大學生們經常去永寧縣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老人們打掃衛(wèi)生、表演節(jié)目;赴寧夏特殊教育學校,與孩子們一起聯(lián)歡,為孩子們送去溫暖。在原有實踐基地的基礎上,護理學院還積極發(fā)展新的實踐基地,護理學院社會實踐團隊赴寧夏平羅縣移民區(qū)開展了“關愛留守雛鷹,攜手用愛筑夢”實踐行動,體現(xiàn)了大學生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之心,提升了大學生實踐能力,加強了學校與社會的聯(lián)系,為今后的社會實踐活動和關愛留守兒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暑期社會實踐是學生深入了解社會、充分鍛煉自我的有效方式,是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積累社會經驗的有效形式,同時也是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手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實現(xiàn)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發(fā)揮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
參考文獻:
[1]任雅才.文化育人理念融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模式[J].高校輔導員,2014,(2):11-14.
[2]張慧敏,李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霞“90后”大學生社會實踐研究[J].職教通訊,2013,(5):60-62.
[3]戴旭光,傅智勇.淺析“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大學文化‘化育相融合”教學育人新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3,(8):79.
[4]習近平.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給北京大學學生的回信[N].中國教育報,2013:42.
[5]黃冬霞.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