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毅
摘 要:圍繞問題核心,學生個體自主學習,生生之間合作學習,教師以這一學習方式為教學形式實現(xiàn)教學發(fā)展的最終目標,這就是新課程理念下新的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當新課程標準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后,這一學習方式進入到各大學科的課堂,小學語文課堂也不例外,當在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引入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筆者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做一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
當前,交往與合作成為符合時代精神主流的一種創(chuàng)造方式,也構成了個人素質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圍繞問題核心,學生個體自主學習,生生之間合作學習,教師以這一學習方式為教學形式實現(xiàn)教學發(fā)展的最終目標,這就是新課程理念下新的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當新課程標準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后,這一學習方式進入到各大學科的課堂,小學語文課堂也不例外,當在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缺乏對小組合作學習精神實質的正確把握以及冷靜理智的思考,在實際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無形中不僅浪費了課堂資源,還使得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滯緩,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難以提升。筆者結合這一現(xiàn)狀,認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興趣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
興趣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之一,就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這就意味著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此,才能夠讓“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的內涵得到更好詮釋,也成為師生相互尊重的基調。學生的人格得到重視和尊重,自然精神愉悅,在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下主動性和積極性都能被輕易調動。其次,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并以更快速度進入到學習之中。如教學《麻雀》時,教師通過播放幻燈片,引領學生一起理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意思,再引申到這一名言的深層次意思——比喻某樣事物雖然小,但什么也不缺,該有的東西都具備。教師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及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先從對名言的學習為學習麻雀這一課的切入口,又從意思中感知麻雀個兒小的特性。教師創(chuàng)設了聊名言、聊麻雀、揭課題的教學情境,學生從這一銜接自然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中被牽動思維,興趣自然生發(fā),注意力和思考力更為集中和活躍,從而抓住時機開展合作學習培育了良好土壤。
二、問題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點
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引子就是問題,因此,為了讓合作學習更為有效,建立在學生對問題存疑的基礎上展開合作交流是采取時機。那么,教師就要在日常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陶行知認為:“兒童獲得了言論自由,特別是得到了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造力。”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前提就是所研究的問題是學生所共同關注的。也就是語文課“學什么”的問題,當“學什么”由學生決定,必定激發(fā)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這也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打下良好基礎。但是,在具體的語文課堂上,學生因為不會或不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關因素去構設矛盾,因此,有的學生不善于發(fā)現(xiàn)疑點并提出問題。這實際上也成為合作學習為什么低效的原因之一,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探索的能力,進一步拓寬學生質疑的思路,拓展他們的視野。如,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時,教師緊扣文章的寫法,引導學生從一定角度提出問題。教師可以設問引導,“按照常理課文應寫邱少云的內心活動,可是課文里為什么不寫邱少云的內心活動,而寫我的內心活動?”“大家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這是一種認知上的沖突點,由此也為學生合作學習做了鋪墊,學生圍繞這一中心問題繼續(xù)用各自的思維方式去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展開熱烈討論,積極交流意見,各抒己見,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逐漸加深,其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和提高。
三、自主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核心
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取決于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是否有效。當學生個體自覺、自主進行學習,并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合作學習時就已經對問題有了個體的認知和理解,有了這一前期學生個體自主學習所做的準備,才能夠使得人人都能夠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fā)表見解,就各自產生的問題做一集思廣益,并尋找正確的解決路徑,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就不是表面形式。因此,合作學習要取得良好效果,先要保證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要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學習時多采取默讀的形式,有利于思考。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動筆讀書的良好習慣隨時劃下感悟深刻或者是有疑問的句子,并在旁邊作簡要的批注,不明之處也作上記號,這樣的自主學習才有效的,而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的合作學習就真正能夠達到實效,學生暢所欲言,有所思所想,整個合作學習是思維的碰撞,也是觀念的交融,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有效性不言而喻。
當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程序: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合作探究——評價與反思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還相扣,根據(jù)這一操作程序教師指導各小組學生合理有序進行,在評價中側重于將評價的自主權交給學生,生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貫穿合作學習的全過程,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