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中合作學習是高中數學課堂上重要的教學方法,這種合作學習廣泛運用于高中數學課堂上,但是具體合作學習的操作流程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不過合作學習的正效應有目共睹。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懂得趨利避害,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本文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誤區(qū)與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合作學習;誤區(qū);對策
一、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合作的特點
(1)主動性。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在合作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2)參與性。合作學習指的是集體的互動方式,學生參與教師課堂教學是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尺,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學生自愿參加到教師的教學中來,這才是合作學習的理想狀態(tài)。(3)發(fā)展性。每一個學生都是發(fā)展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合作學習既是集體學習也是個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體現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4)合作性。有一句俗話:“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過合作學習,同學間相互合作可以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二、 高中數學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后,高中的合作學習就進入了一種探究式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他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從授課主體變?yōu)橐龑W生學習的角色,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不只是教師進行探究,學生之間也要進行一定的探究,通過共同的學習和交流,獲得一個正確的答案。在探究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如果教師不能有效的對課堂紀律進行相應的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很容易開小差的。因此,會造成課堂秩序混亂,使得教學效率低。教師在具體施教的過程中,只是照搬一些新的教學模式,由于自身的經驗不足,從而導致合作學習出現了問題。
1. 合作學習中沒有把握適當時機
在數學教學中不是每時每刻都可以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把握合適的時機。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明確不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教師不管學習什么內容都用到合作學習,那就叫做機械教學,如在講授“立體幾何”時,教師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如果直接進行合作學習,基礎好的學生還好,他們何以找到學習的思路,但是基礎差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就處于湊熱鬧的狀態(tài),合作學習其實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所以教師首先讓大部分的學生學習了解知識點,然后根據課本具體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否則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
2. 合作學習的操作流程不正確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一般對學生的學習持放任態(tài)度,讓學生自由討論,有些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也不大清楚。在合作學習小組劃分上,教師一般不會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一個小組中都是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那么他們的討論效果必定不是很好,小組成員之間不能形成一種互補的形式。有時,合作學習不夠充分,因為時間有限,有時,教師為了趕教案,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合作學習草草地就結束了,學生之間并沒有真正的獲得交流,合作的效果也不明顯。
三、 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措施
合作學習是主體學習的一種形式,教師應該把握合適的時機,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明確合作學習的作用,采用正確的操作流程,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訴求。
1. 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突破數學的難點
數學課程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課程。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合作學習時機做出正確的把握,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遇到很多難以解答的問題,教師應該適當利用合作學習法,這個時候學生的思維很糾結,同時學生們面臨著挑戰(zhàn),一般學生有進取心的欲望。因此,教師應該借助學生的這種心理,展開合作學習,通過集體的力量來贏得學習的主動。例如:正弦、余弦等公式,進行鞏固然后再探索。
2. 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點撥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能成為一個旁觀者,要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目的就是要了解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當學生遇到不懂的知識時進行適當的點撥。同時也可以適當的調整學生的合作學習方向,組織學生進行爭辯式學習,學生思維的碰撞,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但是教師一定要做好把控全局的準備。
四、 總結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合作的特點:主動性、參與性、發(fā)展性、合作性。在數學教學中不是每時每刻都可以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把握合適的時機。合作學習是主體學習的一種形式,教師應該把握合適的時機,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明確合作學習的作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能成為一個旁觀者,要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調整學生的合作學習方向,組織學生進行爭辯式學習,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樊德國.高中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數學聯(lián)結能力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張麗.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3]張改河.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05.
[4]周春梅.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主體參與意識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
秦社剛,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三都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