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姣
關鍵詞:趣味田徑;學校體育;特色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2-0025-01
徐州市大學路實驗學校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學校秉承“大學之道,明德至善”的辦學理念,提出“體育使校園充滿活動,校園因體育勃發(fā)生機”的口號。為了落實中央7號文件提出的陽光體育運動,對接銅山區(qū)區(qū)域“四級聯(lián)動”體育教研方案,扎實開展體育工作,以趣味田徑為突破口,打造了“一校一品”的體育特色。
一、融入課堂,學練技術
為了盡快讓趣味田徑項目在我校扎穩(wěn)腳跟,體育教研組積極探索,克服困難,將趣味田徑融入課堂、普及到大課間、組建社團、組織比賽。每周一上午第一節(jié)課體育組教師集體研討本周各年級、班級所要學練的項目,參照少兒田徑項目資料,共同探討各個項目的教法、學法,保證教對學會各個項目的運動方法;每班每周上一節(jié)少兒田徑專項課,錯開教學時間,便于其他體育教師參與聽課、評課。每位體育教師每周都要上一節(jié)少兒趣味田徑公開課,并經(jīng)過課后研討、修改、完善,逐漸形成校本教材;根據(jù)各個項目的特點,結合本項目的技術要求和體能需要,創(chuàng)編少兒趣味田徑游戲,如擲彩帶球項目,創(chuàng)編出擲球過線游戲,練習投高、投遠,創(chuàng)編出擲球入洞游戲,練習投準等。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接觸了趣味田徑,學會了運動方法,習得了運動技術,愛上了趣味田徑,為普及大課間、組建社團、組織比賽奠定了基礎。
二、普及大課間,強化技能
每周二、四采用分組菜單制形式開展趣味田徑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強化技能。以年級為單位從一級菜單中選擇田徑項目,如四年級選擇投擲類,七年級選擇跨欄類,每月輪換;以班級為單位,從二級菜單中選擇運動項目,如四(1)班選擇投擲類中的擲彩帶球項目,七(2)班選擇跨欄類的跨障礙跑項目,每周輪換;以小組為單位,從三級菜單中選擇運動項目,如一(5)班第一組選擇繞障礙蛇形跑,第二組選擇繩梯加快頻率跑等,每天輪換。強化練習課堂上學練的動作技術,逐漸形成技能。今后,還要將趣味田徑融入跑操中,如集體繞障礙跑、跨過障礙跑、單雙腳交替跳墊等;融入四操一舞,創(chuàng)編趣味田徑徒手動作特色操等。豐富的活動內(nèi)容、多樣的活動形式,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大課間鍛煉身體的積極性,這樣學校的大課間活動又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組建社團,張揚個性
為了更好地開展趣味田徑社團,學校特地錯開其他體育社團的時間,安排在每周四下午第三、四節(jié)課,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運動能力,雙向選擇,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體育組4位專職教師教授兩個項目,一支40人的趣味田徑校隊兵分四路,輪流練習8個項目。趣味田徑社團對動作技術的要求比較嚴格,練習的密度和強度非常大,著力打造一支訓練有素的趣味田徑隊,爭取2018年代表我校參加江蘇省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會,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四、組織比賽,提高技藝
每年12月份都開展全員趣味田徑運動會,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競賽帶來的挑戰(zhàn),提高技藝。每班全員(除特異體質(zhì)學生外)參與趣味田徑運動會的所有項目,每個項目分兩組同時進行,操場上8個班同時比賽,比完所有項目后帶離操場。裁判由非班主任教師、家長委員會成員和七年級部分學生組成。比賽分低年級、中年級和七年級3個組別,每個組別取各個項目的前3名班級集體獎和前10名個人獎,由校長和校干親自頒獎。既扎扎實實又轟轟烈烈,也由此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認可、支持。如楓林天下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為趣味田徑運動會贊助了裁判帽、礦泉水、橫幅等;漢中福禧學生營養(yǎng)餐配送公司贊助了裁判員工作餐;家長主動要求參與運動會裁判工作,配合班級管理。趣味田徑項目已在我校扎穩(wěn)了腳跟,相信,明天定能結出碩果。
(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實驗學校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