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雯
摘要:由于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和世界開始了各個領(lǐng)域日益密切的聯(lián)系,在這種跨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語開始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中西方在思維、文化以及表達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導致翻譯時問題頻出,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同時也要對不法分子的文化侵略進行堅決抵制。所以,本文就跨文化交際下旅游翻譯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幫助旅游業(yè)可以更完善、更全面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旅游英語翻譯;跨文化交際;對策
在目前國際社會的背景下,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秀麗的風景名勝也就開始被外國友人所數(shù)值,有許多游客都慕名而來。長此以往,旅游英語開始越來越被社會人士所重視。將我國幾千年累積下來的底蘊和文化告訴全世界的人民,并讓他們接受。而這種文化上的傳遞就是跨文化旅游英語。在這中間翻譯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旅游英語翻譯就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
一、目前跨文化交際下的旅游英語翻譯現(xiàn)狀
就目前國際發(fā)展的趨勢來看,英語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國際間的交流發(fā)展,需要利用相互了解而達成,這樣看來旅游翻譯尤其重要。
而我國在進行旅游英語翻譯時,會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而造成我國一些特色并不能被外國游客所理解,這讓翻譯者們非常無奈。翻譯的準確性被大打折扣后,游客也容易失去興趣。另外,有些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并沒有準確的詞匯能進行描述,也會為翻譯增加難度。這些情況,都會為跨文化交際下的文化交流造成困難。
二、提高跨文化交際下的旅游英語翻譯效果的對策
因為各國之間存在的差異,導致旅游英語翻譯中出現(xiàn)了很多漏洞,翻譯過程中無法把本身含義完整的向?qū)Ψ奖磉_,是其中最大的問題。所以,對于這類問題,必須進行及時的解決。
(一)針對跨文化背景下要對景區(qū)景點選擇適合的譯法
首先就是地域文化或者風景名勝的名稱,如果在旅游英語翻譯的過程中選擇直譯,那不僅會失去景區(qū)原本的文化韻味以及地方特色,也會造成外國游客的不理解甚者缺乏興趣。特別實在旅游講解中,對于一部分詩詞文章、文化典故運用直譯肯定造成游客的困擾。所以,翻譯人員要在翻譯的同時將適當?shù)墓适乱约熬皡^(qū)特色進行翻譯,比如著名的景區(qū)“頤和園”,因為當年慈禧太后會在四月到十月這樣一段日期來頤和園避暑,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會譯成“The Summer Palace”。這樣一來游客就知道其在當時的具體作用,如果可以融入一些清代文化,那游客一定會油然而生一種喜愛之情,并留下深刻記憶。
(二)將詩詞人物利用類比法翻譯
旅游英語的翻譯過程中,想要將古詩詞中的人物或者景象進行詮釋非常的困難。尤其是跨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語翻譯者就可以對詩詞人物或者景觀進行類比。就是將西方相似經(jīng)歷或者事跡類似的人物進行比較。比如將我國的江南水鄉(xiāng)蘇州比作“東方的威尼斯”;在濟南有一座濟公紀念館,這位人物國外游客可能并不了解,翻譯者就可以將他比作“東方的羅賓漢”,將其翻譯成“ 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在讓國外游客對景觀詩句加以了解。
(三)在跨文化旅游英語的翻譯中要注意對等原則和適宜原則
就目前的翻譯現(xiàn)狀上來看,文化和語言存在的巨大差異想消除是需要時間的,想要做到全面準確的翻譯是難上加難??墒?,翻譯人員也可以利用新思路來對旅游英語進行翻譯。這種方法就是利用適宜原則和對等原則來翻譯原文,換句話說就是講英語翻譯進行功能對等。在功能對等中要盡可能多方面的做到譯文對等是其基本要求。在旅游英語翻譯中一定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所以適當?shù)母鶕?jù)各種情況進行翻譯,就能將兩種思想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四)注意翻譯在旅游中的輻射效應(yīng)
旅游英語的翻譯者要注重翻譯在旅行中的輻射性。游客只有覺得翻譯者翻譯的合乎自己心意,而且市場效益好,游客才會覺得景區(qū)趣味性高,只有景點被人所欣賞,才有消費性的可能。這種輻射效應(yīng)是正態(tài)分布的。比如說,我國著名旅游城市,七彩云南,其口號就是Colorful Yunnan,A Land of Fish and Rice.這種譯文不僅通俗易懂,還能讓游客提起游玩的興趣。對于我國那些風景優(yōu)美的景區(qū),不能讓其“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要對此類旅游景點進行開發(fā),為我國旅游行業(yè)的順利發(fā)展提供保障。
(五)遇到特殊情況時,翻譯中要注意聯(lián)想和刪減
因為我國文化環(huán)境驅(qū)使,在介紹名勝古跡的過程中,很容易有感而發(fā),主觀思想意識濃厚。經(jīng)常會以歷史為基礎(chǔ),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而這些在外國游客看來,有些無聊和冗長,沒有重點,也不知道翻譯者想要表達什么。這就需要翻譯者對旅游宣傳手冊上的內(nèi)容進行變通,將主觀性濃厚的詞匯或者句子刪除,重點介紹風土人情與歷史變化,這樣才能引起游客的興趣。
在兩種文化進行共同交流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是以聽懂內(nèi)容為主,加以聯(lián)想。就像外國游客一說起背景,馬上就會想到the Great Wall;說起杭州,就是West Lake;這就是特色的魅力,長久以來,就形成了跨文化交流的良性循環(huán)。
三、結(jié)語
在近幾年中,我國入境游行業(yè)在飛速的發(fā)展當中,在入境游上的人數(shù)也(入境游人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英語翻譯)在這中間,就需要引起涉外翻譯者的高度重視,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zhì)修養(yǎng),強化自身語言能力,做一個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引導者,讓外國游客對我國的大好河山更加的了解。也為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旅游監(jiān)管的強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劉軒竹.王愛平.淺析跨文化交際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策略[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3(19):74-75
[2]王昕.試論商務(wù)英語翻譯中跨文化交際的影響[J].江蘇商論,2015(23):253-254
[3]關(guān)迪.跨文化交際下的旅游英語翻譯研究[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4(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