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云霞
摘 要: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必須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學理念,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活動,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F(xiàn)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幾點自己的見解。
一、建立融洽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單是知識傳授,更是情感的交流,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就要學會理解、尊重、欣賞、激勵學生。理解學生就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理解學生言行產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的動機,體諒其具體情境,知其所想。尊重,是人類個體基本的精神需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客觀公正地看待學生,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只要學生回答言之有理,我們就要表揚或鼓勵,如果不斷地去指責回答的不完美,其結果只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欣賞學生就是要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贊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激勵學生有著強大的動力,可以使他們勝不驕、敗不餒,讓學生做到知難而進。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做到這些,我們的師生關系將會更加親密,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打下了情感基礎。
二、做好課前活動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要游刃有余地駕馭教材,深入淺出的講解教材,就要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積累、學會研究,做好上課前的準備。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真正領會和掌握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提出具體教學目標;要深入鉆研、分析理解教材,正確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內容、知識范圍、編排特點以及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準確地把握目的、要求、重點、難點;要重視對學生的研究,分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思維特點和認知基礎,考慮學生對有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要制定好教學策略,就是對教學活動的操作程序、方法、手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策劃;要精選教學媒體,因為教學媒體是儲存和傳遞教學信息的工具,根據學校實際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合理選擇和使用媒體;要選擇教學方法,因為教學方法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總和,它包括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教與學的方法,均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立足教學實際。做好了課前準備,就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順利實施課堂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方案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風采,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但課堂教學絕不能生搬硬套,否則,會讓它失去生機和活力。我們要根據課堂上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靈活應對,及時做出調整,堅持以人為本,大膽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和方法。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訓練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讓學生都動起來。課堂就是我們的舞臺,為了吸引學生,必須通過我們生動的表演,渲染教學氣氛,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通過我們的人格魅力、語言魅力及其高超的教學技藝給學生一個精彩的課堂,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上教師可借助于設問法、角色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激情、妙趣橫生的情境,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信心。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提出各種問題,這樣,學生就會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適時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加油站
教師的評價具有激勵、導向、調控作用,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面引導,從而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在口頭語言評價方面:你真棒、真能干、非常好、正確、妙等真誠的贊語;如在肢體語言評價方面:我們愛撫地摸頭、親切地握手、深情地擁抱、由衷的鼓掌、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等等,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拉近你和學生的距離,更能傳播一種情緒,交流一種感情,讓我們的課堂更加活躍。我們還可以嘗試禮物評價,可以贈送有象征意義或紀念價值的小物品,如一張書簽、一本書、一片楓葉、一幅書法或美術作品、一件自制教具等,都會讓學生無比興奮,可以點燃學生的希望,讓他們充滿期待。通過評價,學生的學習得到了肯定,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了學習信心,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更有利于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進行課后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竭動力
課后對教學過程的行為、方法、決策以及結果進行全面審視和分析,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造意識,有自己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后反思就是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從而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課后反思還能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疏漏、失誤之處。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目標沒有達成、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恰當?shù)龋處煈谡n后及時記錄下來,并對這些問題作深刻的剖析,有利于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不斷優(yōu)化成熟;課后反思能夠把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變成信息,貯存下來,不斷積累,從而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通過對課堂教學思考,既可以讓自己品嘗到教學成功的快樂,又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糾正、補救和調整,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但最主要和最根本的還是提高教師的素質,增強業(yè)務能力,熟練地運用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才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肖芳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1.
[2]張偉.淺談小學語文“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幾項措施[J].吉林教育,2011,19.
[3]高麗君.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