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新疆庫爾勒塔里木油田醫(yī)院 新疆 庫爾勒841000)
分泌性中耳炎在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是以傳導性耳聾、鼓室積液為典型表現(xiàn)的一種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在目前階段,其發(fā)病原因尚未明確。常伴有聽力下降、聽骨壞死、中耳粘連、語言障礙等并發(fā)癥,治療時較為棘手[1]。本文選取我院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進行綜合藥物聯(lián)合微波治療方式研究,旨在分析此方式治療價值,結果匯報如下。
選擇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據(jù)其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n=45)與觀察組(n=45)。兩組患者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使用綜合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方式為:予以1%呋嘛液行滴鼻,由上海運佳黃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2695。口服氨溴索片,由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360,30mg/次,3次/d。口服氫化潑尼松片等。觀察組患者以對照組作為基礎,聯(lián)合微波進行治療,主要方式為:保持坐位姿勢,使用微電腦微波治療儀,將耳科理療探頭放置于其患側耳朵的外耳道,將功率保持在10~15W范圍內,在此過程詢問患者是否感到溫熱感,若感到,則是最佳治療溫度,10~15min/次,一個療程為7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21d。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劃分為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聽力恢復,無耳閉、耳脹、耳鳴等悶塞感,耳鏡檢查其鼓膜顏色無變化,并且鼓室壓力正常;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耳閉、耳脹、耳鳴等悶塞感得到改善,聽力有所恢復,耳鏡檢查其鼓膜顏色恢復正常,鼓室壓力有所改善。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耳閉、耳脹、耳鳴等悶塞感未改善,聽力未恢復,鼓膜內陷等。
應用SPSS19.0分析納入的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行(%)表示,并行χ2檢驗,當所設定的檢驗標準值P<0.05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療效顯著由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表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n(%)]
分泌性中耳炎別名滲出性中耳炎或者非化膿性中耳炎等,是臨床耳鼻喉科中常見疾病,其主要癥狀為聽力減退、耳鳴等悶塞感。主要是將中耳中的積液排出、提高聽力等為治療目的,臨床中多使用咽鼓管吹張、向鼓室內注入藥物、抗生素、經鼻腔滴藥等進行治療[2]。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療效顯著由于對照組。使用呋嘛液行滴鼻,能夠改善耳咽管管口出現(xiàn)水腫情況,行咽鼓管吹張,便可是咽鼓管無阻礙,保持通暢,兩者共同治療時,能夠將積液排出。氨溴索片能夠將黏液堿化,改善pH值情況,調節(jié)黏液與漿液的比例,促進纖毛運動,增加輸送功能。而氫化潑尼松能夠消炎,緩解鼓室粘膜的炎癥情況,減小對中耳粘膜造成的損傷。而微波是一種具有高頻的電磁波,生物組織細胞中的分子等偶極子會根據(jù)微波頻率的變化而變化,促進極性分子旋轉、摩擦、擺動等,產生大量熱量,使微波轉化成熱能,從而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學氧濃度,緩解缺氧狀態(tài),加快細胞代謝,使組織等再生,增強免疫力,達到抗炎目的,還能夠增加對滲出液的吸收能力[3]。所以在治療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時效果更為顯著,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時,由于其鼓膜、中耳兩者存在粘連,所以治療效果略差一些。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使用綜合藥物聯(lián)合微波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恢復,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質量,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滕清毅.宣肺通竅湯結合微波治療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11(6):111-112.
[2]張浩然.宣肺通竅湯聯(lián)合微波治療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7):75-76
[3]石海軒.微波治療在兒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0):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