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夢茹
(邳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邳州 221300)
甲狀腺腺瘤是臨床上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絕大多數(shù)的該病患者腫瘤增長的速度較為緩慢,且無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不過,該病患者若發(fā)生腫瘤內出血或腫瘤囊變,其腫瘤的體積可突然增加,使其出現(xiàn)疼痛及壓痛等癥狀[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有研究結果顯示,該病患者在術前及術中應激反應的情況可影響其手術的效果及術后疼痛的程度。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以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邳州市人民醫(yī)院接受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對這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在減輕其術前、術中應激反應及術后疼痛中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在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邳州市人民醫(yī)院接受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90例患者。將這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45例/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0例、女25例;其年齡在21~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0±4.5)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1例、女24例;其年齡在20~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0±4.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術前準備、術后生命體征觀察、用藥指導及病房環(huán)境管理等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方法為:1)進行術前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與其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充分地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疑問,以減輕其焦慮、抑郁及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親切的交談,全面地掌握患者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對自身病情及手術的了解程度等,然后向他們講解與患者病情相關的知識,以增強他們對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鼓勵患者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顧慮,盡可能地滿足其要求,使其以輕松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2)進行術后病情監(jiān)測。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協(xié)助其取平臥位,待其麻醉蘇醒后,再將其改為半臥位。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引流管的情況,以免其因引流管阻塞導致血液引流不暢,進而發(fā)生氣憋?;颊咭鞴軆热舫霈F(xiàn)大量新鮮的血液,護理人員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護理人員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呼吸、脈搏及體溫的情況,并觀察其是否存在呼吸不暢、嗆咳及聲音嘶啞等現(xiàn)象。在患者手術結束4 h后,護理人員觀察其是否存在高熱、心慌、多汗及嘔吐等現(xiàn)象,并詢問其面部、口唇部及手足部是否存在針刺感或麻木感,以便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處理。3)進行體位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取頭低肩高的仰臥位,使其感覺舒適。護理人員囑患者避免進行頸部活動,并教會其進行有效咳嗽的方法。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將其床頭抬高15°左右,以增加其舒適度。4)進行疼痛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通過進行腹式呼吸來放松全身的肌肉,減輕切口的疼痛感。每天進行1次腹式呼吸,每次進行15 min。護理人員還可指導患者通過觀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書籍或與他人進行交談,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5)進行飲食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后的第1 d,護理人員囑其禁食、禁水。在患者手術結束后的第2 d,護理人員讓其適量地飲用白開水、進食流質食物,并嚴防其發(fā)生嗆咳。在患者手術結束3 d后,護理人員指導其多吃蛋白質及維生素含量高、動物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不吃刺激性、質地粗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治護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前心理應激反應的情況、術中生理應激反應的情況及術后不同時間疼痛的程度。使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術前心理應激反應的情況進行評定[2]。患者SAS及SDS的評分越高,表示其術前的心理應激反應越嚴重。通過測量兩組患者在術中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及心率(HR),觀察其術中生理應激反應的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定。該量表的分值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的程度越嚴重。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接受手術前的1 h,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SAS的評分、SDS的評分均較低,P<0.05。在接受手術的過程中,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SBP的水平、DBP的水平及HR均較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術中應激反應情況的對比 ( ±s )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術中應激反應情況的對比 ( ±s )
注:與對照組患者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SAS(分)SDS(分)SBP(mmHg)DBP(mmHg)HR(次/min)對照組 45 54.3±4.0 52.3±4.2 122.3±8.5 88.5±8.0 92.0±6.0觀察組 45 42.5±4.5* 37.0±4.5* 116.3±6.0* 76.2±6.0* 81.5±5.5*t值 13.141 16.674 3.869 8.251 9.066
在手術結束6 h后,兩組患者VAS的評分相比,P>0.05。在手術結束12 h及24 h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VAS的評分均較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疼痛程度的對比 (分,±s )
表2 兩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疼痛程度的對比 (分,±s )
注:與對照組患者相比,#P>0.05,*P<0.05。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結束6 h后 手術結束12 h后 手術結束24 h后對照組 45 6.5±1.0 5.3±0.5 3.8±0.3觀察組 45 6.4±1.2# 4.3±0.6* 3.3±0.3*t值 0.429 8.589 7.906
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屬于有創(chuàng)的治療方式,會給患者的機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在接受該手術前,患者對手術效果、治療費用及術后疼痛的擔憂可使其在術前及術中發(fā)生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不僅可影響其治療的效果,還可增加其術后的疼痛感。因此,對接受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十分重要[3]。
通過進行本次研究可知,對接受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確切,有利于減輕其在術前及術中的應激反應,降低其術后疼痛的程度。
[1]張秀芳,李瑞燕.護理干預對甲狀腺腺瘤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術后疼痛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5,21(7):1207-1210.
[2]王歡歡.護理干預影響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后應激反應及疼痛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585-586.
[3]張秀杰.早期護理干預對行日間手術的甲狀腺腫瘤患者術前心理應激及術后恢復情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0):139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