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旭
摘要:學困生是各階段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chǎn)物,轉化學困生,最大限度的縮小班級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度,是每個教師日常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因此,本文中我將以高中物理為例,對學困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困生;轉化
物理是高中階段的常設科目之一,也是現(xiàn)階段文理依舊分科的前提下,理科生必學、文科生選修的科目。作為一門問題解決型學科,高中物理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障礙,尤其是一些感性思維較強和理性思維欠缺的學生,物理往往會成為其學習過程中的“瘸腿”科目。學生花費時間和精力大,但學習效果卻不甚明顯,進而導致學生期待受挫,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學困生大量出現(xiàn)。
在我看來,學困生的出現(xiàn)是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知識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著客觀的差異,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效果。而作為教師,尤其是高中教師來說,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找到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發(fā)現(xiàn)其在學習過程中的障礙和問題,并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從而最大限度的縮小班級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差距。作為一名物理教師,下文中我將主要以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學為基本著力點,具體分析一下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并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剖析
通常情況下,作為教師的我們主要將學困生定義為智力水平正常,也沒有感官障礙,但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其他同年級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生。在我看來,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思維導向方面、情感方面、習慣方面等等。所以,此部分中,我將主要對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的問題進行具體的舉例和剖析,從而為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做好準備。
1、理性思維欠缺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導向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一部分學生的先天因素決定其感性思維較豐富而理性思維欠缺。感性思維占主導的學生擅長主觀性的想象,對于純文字性的內(nèi)容較為敏感,情感層次性強,因此在語文、歷史等文學性學科的學習方面學習效果顯著。理性思維占主導的學生則傾向于邏輯推理和抽象性思維,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于對具體問題進行觀察、數(shù)據(jù)收集以及分析,因此比較擅長和數(shù)字、圖形等打交道。而高中物理是一門典型的問題解決型學科,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依照公式、定理等對相關問題進行推理和運算;實驗課程中需要學生按照步驟進行實驗操作。
2、惰性心理
不少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惰性,調(diào)查研究表明,惰性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行為心理,具體表現(xiàn)為自制力較差、行動不按照心理目標的預期展開,既定的目標總是拖延甚至是完不成等。在大多數(shù)學生看來,接受教育是一個較為枯燥的過程,而高中生還處于身心成長階段,尤其是心理方面還不是完全的成熟,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因受打擊而退縮,進而找借口逃避。物理學習的難度性會催生學生惰性心里的產(chǎn)生,從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少用功,甚至是不用功。
3、學習習慣不正確
作為教師,我在日常教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困生普遍存在著學習習慣不正確的問題。對于高中生來說,面對著高考這樣一種帶有淘汰性質(zhì)的人才選拔方式,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明白努力地重要性。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學困生較之一般學生付出的努力更多,但由于學習習慣的不正確導致很多實踐和精力白白浪費掉。例如,對于理性學科來說,保證一定的習題練習量是提高成績的基礎,但很多學困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存在盲目性,只追求量的累積,忽視了質(zhì)的選擇,所以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
二、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既然學困生群體的出現(xiàn)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能夠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減少學困生的數(shù)量,并且在細心觀察學生的基礎上,找到問題所在,并且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癥下藥,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針對上文中提出的三點關于學困生的普遍性問題,此部分中我講逐條對應,從思維、態(tài)度、習慣等三個方面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1、幫助學生塑造理性思維
對于理性思維欠缺的學困生來說,教師要從基礎知識方面入手幫助學生一步步塑造起理性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基礎知識教學為主。例如在備課過程中同一個知識點盡量準備難度較小的題目為例題,這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最簡單、最基礎的題目教給學生問題的思考角度和解題方法。這樣不僅不會耽擱全體學生的學習進度還能夠最大限度的照顧學困生的學習進度,從而保證班級全體學生能夠上一堂知識高吸收的物理課。
2、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糾正學困生的惰性心理,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從 “制度性強迫”和鼓勵兩方面入手。首先,惰性心理不是短時間內(nèi)形成的,所以教師在糾正過程中要有步驟性,一開始可以采用任務的形式,將預習、做題等環(huán)節(jié)設置成每日必須完成的任務,然后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迫于壓力,開始被動性學習。然后,教師可以采取鼓勵性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在學習任務完成過程中所取得成果,不論大小都要及時的予以肯定和表揚,這樣學困生就會逐漸從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然后從被動性學習逐步轉化為主動性學習,進而形成努力與成績上升的良性循環(huán)。
3、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對于學生來說,習慣決定著效率,尤其是進入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光是高考涉及到的主要科目就有六門,對于高中生來說普遍面臨著學習任務重、壓力大等方面的問題。只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最合理的分配學習時間,從而實現(xiàn)知識學習和吸收效果的最大化。對于物理來說,教師要幫助學困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和錯題整理的習慣,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明確聽課重難點所在,進而在課堂聽講過程中做到主次分明;錯題整理可以記錄下平時容易出錯的題目和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的重點題目,然后在課下反復練習,從而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