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娜丹 陳曉紅
教學研究活動,是為了讓教師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和水平。因此,教研活動不是為個別人搭設的平臺,而是服務于每一位教師的,必須讓他們都成為主角,成為重要的參與者。教研活動不應該只是單純地立足于一個教學主題或一種教學方法,而應關注到理論和實踐的整個結構化內容,讓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充分發(fā)展?!俺砷L=經(jīng)驗+反思”的公式告訴我們,教師的成長需要的是學習、思考和實踐,而通過教研活動,我們力爭促進的就是教師的理念和行動。
遵循結構化的理論,不斷保障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活動程序設計,以此確保教研參與性和有效性的提高。
如何提升幼兒的前閱讀核心經(jīng)驗?“核心經(jīng)驗”是目前幼教研究的一個熱詞,也是未來幼兒教育的重要立足點,而作為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首要環(huán)節(jié),前閱讀活動對幼兒的語言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雖然前閱讀核心經(jīng)驗的研究與探索正方興未艾,但對一線教師而言,認識和理解這個名詞,并切實將它落實到教學中依然是迫切的一種需要。
●從理念上認識核心經(jīng)驗以及前閱讀核心經(jīng)驗的內涵,理解前閱讀教學的立足點在于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豐富詞匯以及提升閱讀能力。
●從實踐上提升前閱讀教學設計和組織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學指導水平。
1.設計流程
2.安排時間
為期一個月。
1.明確主題,形成方案
立足于對教師在核心經(jīng)驗領域上的問卷調查(如圖),了解對幼兒語言核心經(jīng)驗七大領域中教師學習和研究的需求,依據(jù)調查,形成研究的主題指向。根據(jù)圖中的顯示,以量比為方向,確定以前閱讀經(jīng)驗的研究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明確了本次教研的主題。
2.發(fā)放資料,導向學習
教學研究必須基于科學的理念,因此在本次教學研究之初,就針對“前閱讀核心經(jīng)驗”這一主題,進行學習資料的選擇與購買,確定了以《前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一書為理論學習的素材,并發(fā)放學習任務單,設置十個重要知識學習任務,引導教師有方向地進行理解和吸納。
3.專題培訓,互動答辯
為了更好地促進交流與分析,論證學習成果,特邀請本園與城區(qū)園的資深教師進行專題培訓。一方面,向大家解讀前閱讀教學的重要理論支撐;另一方面,也給大家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提出建議,并對教學中幼兒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介紹和分析,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安排了教師與專家就“前閱讀經(jīng)驗的范疇具體有哪些”“前閱讀經(jīng)驗落實于圖畫書教學中應該注意什么”“繪本閱讀中如何激發(fā)閱讀興趣”等問題進行了現(xiàn)場交流和互動答疑。
4.設計教學,集中備課
在培訓的基礎上,確定以繪本《跳芭蕾舞的?!窞榻虒W研討內容,并要求遵照前閱讀經(jīng)驗發(fā)展的要求,安排分散思考和設計,然后圍繞“繪本故事的分析——故事語言的積累——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活動形式的設計——教學評價的開展”開始集中備課,深入討論,最后形成設計試教稿。
5.輪值教學,深入研討
根據(jù)設計好的試教稿,確定試教教師,并采用四個大班一周兩課輪流上課的方式。同時安排教研組教師集中聽課,做到一課一議、一課一改進。在這個過程中,建立“授課者說課——上課——聽課人評課”為流程的研討模式,并建立評課指標體系表,引導教師從教材資源的選取、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評價的實施、教學效果的反饋四個方面綜合評議課堂教學,并形成修改意見。
6.心得撰寫,思考成文
教研中的成長取決于自身對于活動的思考和建設,因此,需要教師借助于活動參與的整個過程,思考教研的意義,并結合教研中的某一個收獲點、反思點,或教研的整體啟迪與思考進行心得體會的撰寫。有些教師在結合這一次活動中理論和實踐的成長方面發(fā)表了感悟,也有些教師就如何破解繪本教學中的興趣激發(fā)問題深入探討,更有些教師對繪本活動設計產(chǎn)生了積極的興趣,并研究成文。
7.資料匯編,相互分享
成功的教研是一筆厚重的財富,將這些記載教研過程的資料進行整合,編排目錄,設計封面,將活動中的理論學習心得、教學設計、研討過程記錄、評課報告以及反思建議裝訂成冊,形成精美的教學資源,更配以微課教學視頻,就成了一種學習和借鑒的新介質,供以后的學習和參考。
“教研的根本是為了改變教師,優(yōu)化教學。”其中的改變更多地在于促進教師的業(yè)務成長,并由此改進教學,提高效果。在經(jīng)歷這個教學的全過程之后,對于教研,有了更多富于價值的啟迪。
所謂教研,最可怕的莫過于一群“看客”陪著幾個“演員”來做一場“秀”。因為更多的人只是看客,并不能實實在在地去關注對課堂教學的分析,并進行有效的反思、優(yōu)化和改進。而作為“演員”,這場教研也只是一個終極出場,不需要有改進和反思的需求,甚至不要論成敗。
但是從本次教研的七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看到,從確定主題的調查問卷,再到理論學習、專題答辯、自主設計等都需要每一位教師的積極參與,并形成有效記錄,甚至于有誰來上課,有哪些人來設計形成資料,都需要在集體的討論中得以確立,因此每位教師在教研過程中都實現(xiàn)了全程參與,這就為教師真正地成長提供了可能。
一個理念淺薄的教師一定做不到教學的精湛。教學能力的提升是理論和實踐綜合發(fā)展的結果,我們在教研中必須讓兩者緊密結合。因此,在本次教研活動中,我們尊重了教師的需求,將教師感興趣或亟待學習的主題內容篩選了出來,進行學習和研討。
教研中,從學習理論資料出發(fā),進行培訓和答辯,并構建教學新策略,同時可以看到無論是評課的指標項還是反思點的確立,都尊重了實踐過程向理論方向的論證,使教學的設計有了依據(jù),教學問題的剖析有了支點,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有了切口,這就促進了教師實現(xiàn)了從理論到實踐的綜合發(fā)展。
教研活動的組織,最大的價值就是引導教師在過程中參與。本次教研以結構化的方式,形成七個程序設計,使教研立體化,多元化,克服了有點無面的非主體研討,從一開始的理論學習到答辯,最后形成資料,不斷以任務推進,構建了教研的過程體系。同時,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里,都構筑了富有導向價值的研究介入,比如學習任務單、評課指標、反思要點,著力促進了教研活動的進程。
這種富有過程特征的教研活動,構成了一種教研的新模式,形成的案卷式的資料匯編將對整個幼兒園建立教研新文化提供影響和輻射作用。
借助于理論到實踐的全程介入,融合專家和教師的共同力量,集思廣益,在提高教師們對于前閱讀核心經(jīng)驗的理性認識的同時,也保證了現(xiàn)場教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在這樣的研究和保障下,本次基于前閱讀核心經(jīng)驗的《跳芭蕾舞的?!防L本教學真正實現(xiàn)了閱讀興趣激發(fā)、閱讀能力提升、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有效作用,讓教學成效凸顯。而本次教研下完成的微課教學也被評為集聚區(qū)微課的一等獎。
教研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直接動力,是學習活動開啟和教學研究實施的有效助力和保障,只有創(chuàng)新教研的新結構、新模式、新形態(tài),才能讓教師真正找到成長的歸屬地,才能樂于教學并學會研究,真正服務于教學的發(fā)展。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義蓬第二幼兒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