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秀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的語言精品,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蘊,它對學生的情感熏陶、人格塑造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無疑是與新課改的要求相契合的。本文以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的簡單概述作為文章的出發(fā)點,重點分析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課外背誦之間的“完美結合”。
關鍵詞: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課外背誦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它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及偉大精神,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部分為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提供了最佳“食糧”,學生理解和背誦古詩詞是集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對于學生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同時,它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都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與《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價值觀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相契合。
1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概述
古詩詞作為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大瑰寶,它不僅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同時藝術感染力也非常高,并且詞句優(yōu)美、短小精悍,非常適合小學生來背誦。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古詩,都是集語言美、韻律美、藝術美及思想美于一身的,是小學生審美教育中的重要素材。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命脈,為當代文學奠定了重要的根基,成為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之中不可分割的文化源流,新課程標準也強調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加強古詩詞背誦,充分重視古詩詞教學,這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記憶能力及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都非常重要。
2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課外背誦的完美結合
2.1豐富課堂教學的技巧
首先,在古詩詞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猜謎語及提問題等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其次,由于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代久遠,課堂教學時間一長,大部分學生都會淡化對古詩的興趣,大腦皮層也會引入到短暫抑制的狀態(tài)之中,這時教師可以深入觀察學生態(tài)度與情感的變化,利用配音樂、放錄像及想畫面等方式幫助其擴展想象的空間,幫助其維持興趣,這樣自然會受到意外的教學效果;最后,小學生不是成年人,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成熟,有著明顯的重感性、輕理性的特點。教師不妨抓住學生這一點,利用游戲形式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末尾利用編故事、演小品等方式,再次掀起一個教學“高潮”,在愉快的氛圍之中完成古詩詞教學。
2.2激進課外背誦的方法
從小學習并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文,有利于學生情操的培養(yǎng),同時幫助其豐富思想、加強修養(yǎng),這對于培養(yǎng)語言感染、想象能力及領悟能力非常有利。具體來說,激發(fā)學生背誦古詩詞的興趣,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隨著熟練程度的提升,黑板上的字逐漸遞減,利用好短暫的課前二分鐘,每周即可熟練記憶2~3首詩詞,這樣隨著日積月累,就可以積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其次,古詩詞的形象性非常鮮明,可以用“詩中有畫”來形容,詩配畫是指將學生置身于一個個可視圖畫之中,這樣在背誦古詩詞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展現(xiàn)出勝景佳境,一方面還能深入體會詩動人的情思;最后,要求每人制作一些古詩詞卡片,一面抄寫作者和題目,另一面抄寫詩文,這樣以4人為一組來玩詩詞牌,每人摸牌看題目背詩詞,從趣味之中體現(xiàn)真知,在游戲中獲得樂趣。
2.3讓古詩詞教學奏響美的旋律
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按照古詩詞體裁特點,利用輕松、活潑的方式挖掘出詩詞中的美育因素,將感性與理性、閱讀與審美及賞識與情感集中起來,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欣賞美的過程之中,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其鑒賞能力的提升。
2.3.1誦讀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背誦是學習古詩文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低年級古詩文教學應順應兒童記憶力強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就會通過閱讀、背誦達到消化與吸收的目的,所以,應該將古詩文課堂教學上成朗讀課,在閱讀和背誦過程中體會,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多種“花樣”進行朗讀,使學生讀出興趣、讀出韻味、讀出情感,同時朗讀形式不拘于一格,可以輕聲默念也可以慷慨激昂,但是不管怎樣閱讀,都應要求字音準,并注意輕重音、停頓及語速等。
2.3.2感悟
一首詩歌就是一個完整統(tǒng)一體,詩歌就是詩人自己經(jīng)營的心靈王國。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詩文進行感悟與欣賞,在學生有疑義的地方給予酌情點撥,以引發(fā)出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感知美的情愫,在心靈上產(chǎn)生與詩人的共鳴。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娓娓動聽的話語來描述詩文描述的景象,使學生對詩中的景象產(chǎn)生向往,感悟詩人當時的情感。
2.3.3體味
古詩文的審美價值非常高,學習古詩詞可以達到啟人心智、陶冶情操的作用,通常這種功能的發(fā)揮可以通過潛心體味來得到,正是因為這種體味才能深入發(fā)現(xiàn)詩文中的美,進而達到詩文與人融合的境界。小學課文中每首古詩教學都安排了擴展活動,例如完成古詩學習后的讀一讀、做一做、畫一畫等,充分利用這些擴展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體會美的情景。
3結語
綜上,小學語文教師應圍繞詩歌特點、學生具體情況與自己的教學能力等相關因素,合理利用一些教學手段,這樣才能走出當前小學古詩教學被動的局面之中,煥發(fā)出小學古詩教學的生機與活力。教師與學生循著古代哲人的足跡可以踏遍千山萬水,這正是古詩詞所營造出的精神家園,相信通過教學活動,大家會在這樣的精神家園中流連忘返吧!
參考文獻
[1]唐書楠.詩以明志,歌以詠懷——小學古詩詞背誦指導教學實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09):163-164.
[2]林麗.古韻美文別有境熟讀精思自有情——淺談小學古詩詞教學[J].海峽科學,2015,(10):89-91.
[3]劉坎龍.初等教育專業(y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教學改革探析[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4,30(03):58-64.
[4]鐘志強.情境式教學法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7,38(0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