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揚枝
扶綏縣特殊教育學校 廣西崇左 532100
智障學生在學習方面記憶力差,持續(xù)性較短,理解能力很弱,語言表達能力差,尤其是缺乏邏輯思維能力,而數(shù)學知識比較抽象、枯燥,如何使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體驗,就提高智障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剛入校的智障學生,具有好奇、活潑、好動等特點,他們的抽象能力差,認識事物時往往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具體形象的內容、生動活潑的組織以及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根據(jù)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實物、模型和動作演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運用直觀教學法時,教師使用的直觀教具要盡量是學生生活實踐中接觸到的東西,避免脫離實際,使學生在看教具演示時變成欣賞教具。能用實物的要充分利用實物,因為實物較其他教具更具直觀性,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知覺,用手摸,用眼看,用耳聽,用鼻聞,使學生具有一種親切感和“我知道”的滿足心理,從而對數(shù)學產生興趣。使用圖片或模型比較方便,容易收集,特別是一些色彩艷麗、生動形象的圖片,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采用電化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教師自制的一些課件在教學時使用,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收到難以想象的效果。比如:教“3-2=1”時,課文中的插圖是三只燕子,有兩只要飛走,制作課件,教師在操作時,先出示三只燕子,然后有兩只飛走了,圖上還剩下一只。這樣既表明了“減”的意思,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并能正確理解“3-2=1”的題意。
智障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對其使用固定不變的教學方法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所以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同一類問題經常采用“變式”教學,給學生以新奇感,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
1.變換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有固定的模式,但對智障學生千萬不能局限于固有的形式。在學生具有了濃厚興趣的時候,和他們一起探究知識,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產生厭倦情緒。為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常常把學生帶到室外,去觀察花、樹、草等植物,利用學生熟悉的能看得到、摸得著的這些植物作為學生的學習教材,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變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知識為有趣豐富的數(shù)學知識。我明確地指向具體的花草樹木,告訴他們哪些“多”、哪些“少”,哪朵花開得“大”、哪朵花開得“小”,哪種植物上“有”花、哪種植物上“沒有”花;告訴學生走路靠“右”邊……這樣在積極參與的活動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了“大小”、“多少”,學會了“有、沒有”、“左右”等數(shù)學準備課中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設計一些數(shù)學游戲、比賽,如開火車、開房門、找朋友、奪紅旗等,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
2.變換教具及操作形式
教具是輔助教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教具的使用,同時教具演示要鮮明生動,不能天天一個樣、堂堂一個調,要經常變換教具。教同一個數(shù)字,可以展示多種教具,讓學生把數(shù)的形和意結合起來。比如教“2”的認識時,要求學生牢固地掌握“2”的概念。在教學中,我們用同樣多的幾種實物來讓學生觀察:2支鉛筆,2個皮球,2塊橡皮,2本練習薄……讓學生正確認識“2”,建立起“2”的概念。教師演示完之后,讓學生自己操作,找出2個文具盒、2塊糖……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通過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感性材料,獲得了“2”的數(shù)字概念,并具有了鮮明深刻的印象。
根據(jù)智障學生愿聽表揚、思維方式以發(fā)散思維為主、集中思維差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巧妙地提出比較直觀、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學生積極思考后即能正確回答。這時教師給以表揚,學生的心理就會得到滿足,整堂課大腦就會積極思維,消化吸收教師所教知識。比如教學“3-1=2”,因前面已經學了“3-2=1”,教這道題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出示3只燕子,問學生圖上有幾只燕子,然后再演示飛走了1只,問學生用什么方法計算,最后畫面上剩下2只燕子,老師引導學生說出“3-1=2”。這樣邊講邊啟發(fā),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題意。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人們對數(shù)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shù)學脫離了實際。尤其是培智學生對于一些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知識很難理解,在教學中應注意發(fā)掘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增進學生計算能力。例如:在教學“6減幾”時,我創(chuàng)設了“喜羊羊和美羊羊交換禮物”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得到“6-1=5”、“6-2=4”,然后讓兩個同學交換禮物得到其它“6減幾”的減法算式。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同學們計算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總之,培養(yǎng)智障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各種方法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的。作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只要在教學中用心琢磨,勤于動腦,善于鉆研,總會想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學習數(shù)學的困境,提高學生計算能力,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和發(fā)展,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理想的發(fā)展,實現(xiàn)特殊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康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