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天
南丹縣吾隘鎮(zhèn)中心小學 廣西河池 547211
時下,一些學校正在開展“有效教學實驗研究”的課題研究。就語文學科而言,大家一直在研究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才能高效,但問題較大的還是閱讀課教學效率仍然不高:教學目標不明,教學內容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還以理解課文內容為主要目標,圍繞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去組織教學過程,把理解“教材內容”當成了語文“教學內容”,造成本體教學內容與非本體教學內容的錯位。
如何圍繞本體性教學內容去組織語文教學過程呢?筆者試舉一些實例淺談自己的見解。
首先,要明確什么是語文的“本體性”教學內容?!氨倔w性”教學內容和“非本體性”教學內容是上海師范大學吳忠豪教授對語文教學內容的分類。他說,“本體性教學內容是指反映語文課程本質特征的這門課程獨擔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語文知識、語文學習方法和語文技能等;非本體性教學內容,是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各科共同承擔的教學內容。”吳教授這樣分類的好處是能夠讓語文教師弄清什么是語文課程的“本職”任務,什么是語文課程的“兼職”任務。例如,語文S版第十二冊《出色的老師》有兩位教師分別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教師甲的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情節(jié);
2.再讀課文,理解為什么說黑人同學是一位出色的老師;
3.認識講公德和遵守校規(guī)的重要,樹立公德意識,培養(yǎng)自覺遵守校規(guī)的精神。
教師乙的目標:
1.初讀課文,學會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讀懂課文,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情節(jié);
3.品讀課文,弄清“我”思想感情的變化;
4.學習課文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很顯然,教師甲以理解課文主題為主要目標,屬語文課程的“兼職”任務,教師乙則以理解課文的字、詞、句及寫作方法為主要目標,屬語文課程的“本職”任務。語文課理所當然要以本體性教學內容為目標組織教學。
其次,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不同的教學目標會決定著教學重點的不同。當下,我們的語文課大都會有上成思想品德課、歷史課、科學課的現(xiàn)象,農村小學這種現(xiàn)象更為嚴重。這是因為教師在語文課上過多地將時間放在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上,將非本體性教學內容誤作語文課的重點。例如,教學《故宮》,重點體會“故宮的富麗堂皇,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歷史建筑物的熱愛,進行愛國教育”;教學《理想的風箏》,重點體會“老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殊不知,將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作為語文課的教學重點,語文知識、語文方法、語文技能等本體性教學內容就會淪為點綴,變成碎片化地添加?;诖耍Z文閱讀課的教學重點應該定位在語言文字的學習運用過程上。譬如,教學《出色的老師》重點應該是學會生字、理解詞意,抓住描寫“我”思想感情變化的句子體會講公德、遵守校規(guī)的重要;教學《故宮》,重點應該是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故宮的華麗,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圖示表達能力,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重點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教學《理想的風箏》,重點應該放在體會描寫“我”的心情、想法與表現(xiàn)劉老師的精神、品質之間的關系。這樣,才不會造成本體性教學內容與非本體性教學內容的錯位,語文課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也會自然而然滲透在語言文字的學習過程中。
其三,解放思想,改變講讀課文教學形態(tài)。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重新進行了界定:“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边@是我國語文課程性質和課程目標任務的重大調整,指明了今后階段我國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可是,我們語文課仍然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與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關系不大的課文內容討論上,這是造成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解放思想,改變以理解課文內容為主要目標的講讀課文教學形態(tài),按照年段目標,以“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為目標來組織閱讀教學過程,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從“教課文”向“教語文”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