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蘇揚
[摘 要]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交往、互動的學習過程,有效的互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從找準互動切入點、創(chuàng)設互動合作點、激發(fā)互動創(chuàng)新點等方面展開教學,從而打造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語文課堂;互動合作;時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04-0063-01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課堂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因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雖然對互動教學也非常重視,但是,由于互動時機把握得不好,以至于學生的學習質量很難真正得以提升。那么,教師如何引領學生展開課堂互動呢?
一、找準互動切入點
在語文教學中,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教師就應準確找到能夠激發(fā)學生高效互動的切入點,并由此展開課堂教學。
如蘇教版語文《三袋麥子》一課,主要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得到這些麥子之后,三只小動物分別用不同的方法對待土地爺爺送的禮物,從而使學生明白,對待事物采取的方法不同,結果自然也不一樣。在教學的時候,為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實現有效互動,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每逢春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會收到許多壓歲錢,你們是如何處理自己的壓歲錢的?”這個問題的提出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他們有的說:“我的壓歲錢都交給媽媽保管了?!庇械恼f:“我的壓歲錢自己保管,我可以用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边€有的說:“我的壓歲錢一部分捐給山區(qū)孩子,一部分存入銀行……”這個話題的提出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對壓歲錢的不同處理方式中,學生也很容易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推促了學習目標的達成。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自然地理解文本所蘊含的道理,我從找準文本的互動點入手,通過有效話題的設置,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真正深入文本,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奠定了基礎。
二、創(chuàng)設互動合作點
新課標提倡合作交流學習。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與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起來,生生之間的互動可以使學生感到更輕松、更自如、更有利于表達閱讀見解。但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的,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互動合作點,使他們不僅想說,而且會說,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如蘇教版語文《望月》一課,主要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了“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描寫月亮的詩句的故事,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在教學時,如何才能引起學生的有效互動,進而為提升閱讀質量服務呢?我問學生:“‘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浸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這句話應該如何來讀?”有學生說應該輕輕地讀,有學生說應該沉醉地讀。到底如何朗讀才更有味道呢?我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展開互讀、品評。就這樣,學生在合作中展開了有效互動,學習效果顯著。
該案例中,我將學生置身于文本世界中,在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中,他們用心去聆聽,以讀促悟,讓感悟一點一滴匯聚成一條清澈的河流,滋潤著心田。
三、激發(fā)互動創(chuàng)新點
閱讀教學是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怎樣才能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深入、更有激情呢?教師要善于就學生思維的敏感之處,拋出有價值的話題,引領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去挖掘,進而品嘗到學習的樂趣。
如蘇教版語文《神奇的克隆》一課,作為一篇科普性說明文,主要向讀者介紹了有關克隆方面的知識。這類課文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在教學這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搜集資料,課中,我引領學生交流學習。學生對于克隆技術有了一定的認知后,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學完課文以后,你對克隆技術有什么看法?”這個問題的提出很容易調動起學生對真理的渴求以及對新知的學習興趣。有學生說:“我認為克隆技術的發(fā)明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如果用于醫(yī)療事業(yè),將會解決許多世界難題。”有學生聽后立馬反駁道:“我不同意,如果人體器官一旦被克隆,那么,克隆出來的還是這個人本人嗎?”有學生說:“我們應該合理利用克隆技術,吸取它有利的一面,杜絕其有害的一面。”就這樣,學生對克隆技術的認識更進了一層,深化了學習效果。
該案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就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點設置有效話題。這樣教學,可以使學生自覺地融入課堂教學中,與教師和同學展開積極有效的互動,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的認知得到升華,閱讀質量得到提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打造出活潑的、互動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師就要善于捕捉課堂中能夠引發(fā)師生有效互動的契機,并由此展開教學,從而使語文課堂綻放出無限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