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旻
摘 要:性別語言差異是社會語言學的重要研究領(lǐng)域。文章從教師語言的性別差異出發(fā),探討了男女教師在課堂教學語言使用中存在的差異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建議。
關(guān)鍵詞:性別;社會學;教師語言
中圖分類號:G642;H319?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18
基金項目:本文為白城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青年基金項目“性別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教師語言研究”研究成果(白師社科項目〔2015〕C7號)。
作者簡介:魏 旻(1983—),女,吉林白城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社會語言學。
一、社會學視角下的教師語言性別差異研究
1.性別語言研究
孫汝建寫過《性別與語言》初涉性別語言問題,后來將之發(fā)展為《漢語性別語言學》,具體研究了漢語中的性別歧視和性別差異,分析了它們的成因。趙蓉輝的《語言與性別》則著重對口語進行了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艾曉明翻譯了瑪麗·塔爾博特的《語言與社會性別導(dǎo)論》,將國外對這一話題的討論結(jié)果介紹到國內(nèi)。楊春《性別語言研究》一書,界定語言和性別問題為社會語言學的經(jīng)典問題。
2.教師語言研究
性別與教師語言的研究有張靜的《教師語言性別差異之初探》,關(guān)注教師的“課堂語言”。侯佐恂《不同性別大學英語教師指令性言語行為語用研究》將語言具體到大學英語課堂指令性言語,研究的操作性大大提高。
二、社會性別視角下的教師語言
1.語音語調(diào)
課堂教學中,口頭表達是教師語言中最重要的部分,男女教師在語音方面的差異不容忽視。從音高來講,女性聲帶較短較薄,音高較高,男性相反。除了先天生理因素外,女性對發(fā)音正確性敏感度高于男性,她們更重視自己語音的標準性,而男性發(fā)音則在標準基礎(chǔ)上口腔肌肉相對松弛。男女教師在課堂上的語音面貌同樣具備上述特點。
2.詞匯選擇
研究表明,男女言語中存在詞匯選擇的差異。口語中,男性更多使用強感嘆詞,女性相反。在語氣詞的使用上,男性更多使用具有決斷意義的詞匯,女性則更傾向于使用模糊語以弱化語氣。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多使用俚語,男性普遍認為俚語更能體現(xiàn)男子氣概。課堂教學上,這種詞匯選擇差別在課堂管理行為中差異明顯。男教師課堂管理語言直接果斷,女教師的語言則委婉客氣。
3.話語風格
第一,在話題選擇方面存在差異。女性對情感、影視、購物及家庭成員談?wù)撦^多,男性則較多討論政治、軍事、科技以及兩性玩笑等話題。第二,在話語量方面也有明顯不同。研究表明,在公開場合中男性話語多于女性,在私下場合女性話語才會多于男性。在談話協(xié)調(diào)方式方面,女性使用附和語及附和肢體語言的頻率遠高于男性。男性在認真傾聽的同時較少提供附和信息。
在課堂教學中,男女教師在以上方面也有所體現(xiàn)。在案例及解釋參考時,男女教師選擇的話題也有差異,即使針對同一案例也會在關(guān)注視角上存在差異。同時,課堂教學屬于公共場合,男女教師在話語量上并不符合日常生活話語量的差異狀況。而對于附和語的使用,在師生互動中,女性教師則明顯地提供給學生更多附和信息,顯得更加親切和更具鼓舞性;男性教師則表現(xiàn)得更加專注于學生的話語,要求更加嚴苛。
三、社會性別視角下教師語言研究的意義
從教學角度講,認識教師語言的性別差異有助于干預(yù)教師教學中的語言使用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具有性別差異意識,同時針對男教師與男學生、男教師與女學生、女教師與男學生、女教師與女學生這些不同的關(guān)系選取教學輔助材料,并及時調(diào)整課堂風格。
從社會語言學角度講,對男女教師語言差異的社會學研究有助于認識由于社會文化因素造成的不同性別在社會地位及角色中的差異。男女教師在語言使用上的差異,一方面來自于性別差異,另一方面則也受制于兩性對教師這一特定身份的認同。
盡管男女教師語言存在性別差異,但這種差異是相對的,因人而異的。教師若能深入從語言的性別差異視角來審視自我語言、使用問題以及異性間的“跨文化交際”情況,會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益處。
參考文獻:
[1]趙蓉暉.語言與性別:口語的社會語言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康 卉,徐 婧.英語語言性別差異的社會語言學初探[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