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受到社會、家庭等方面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日益繁盛復雜,學校教育的難度也逐步上升。在教育教學中由于種種因素導致了 “問題學生”的產(chǎn)生。“問題學生”是指心理發(fā)展水平(人格、智力、行為等)滯后于同齡人的一般水平,品德、行為習慣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取向、道德行為規(guī)范偏離較大的學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問題學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謂的雙差生,是“朽木不可雕”。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是不能放棄這些所謂的差生,不能使他們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應正確地對待他們、幫助他們、努力做好轉(zhuǎn)化工作,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合格人材。心理學家指出:當一個人受到賞識時,他的心里就有一種成就感,就對未來充滿信心。而一個有信心的人,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表揚就是賞識,對學生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在“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方面,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贊美和認可
剛過去的一學年,接手了一個新組建的初二(6)班,其中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學生——小李。他父母是個體商戶,平時對他疏于管教。他上課老是遲到,課堂上要不大聲講話、隨意走動,要不就是呼呼大睡;還在課堂上頂撞科任老師;讀初中以來,從沒做過作業(yè);在校外抽煙,甚至在課間休息時也偷偷地抽煙;經(jīng)常違反校規(guī)班規(guī),從不穿校服、每天穿拖鞋回校;教室里滿地都是他“制造”的紙屑和食品包裝袋,垃圾桶和掃把一成為他和另一個“刺頭”梁建彬“戰(zhàn)爭”的犧牲品;除此以外,他還是鎮(zhèn)上的桌球室、游戲機室的??汀@樣的“刺頭”還真讓我有點手足無措。
只有一個有自尊心的孩子,面對自己的錯誤才能有所愧疚;只有一個對自己有良好期待的人,面對自己的錯誤才能感到認知失調(diào),對錯誤有所愧疚的人才能修正自己,不斷進步。通過贊美,表達我對小李同學的認可,幫他找回本該屬于他自己的自尊心,提高他的自我認識。交流往往是從贊美和認可開始的:首先,我跟他聊聊家常以減輕他的顧慮,順勢迷惑他,不讓他了解此次談話的目的,如問問他“近期怎么樣……”之類的話題。其次,我主要談他的優(yōu)點,助其建立自尊心。邊談邊觀察,當看到他放松警惕、面露輕松,自我感覺逐步升騰之際,自尊心回來了,談話的關鍵也到了。最后,一劍封喉,點出其錯誤:“既然你這么好,為什么犯那么愚蠢的錯誤?”往往此時,他也知錯了,表示一定好好改正,盡量做好。
平時我細心觀察,當發(fā)現(xiàn)小李同學有一點點進步了,我都會表揚他,或是在全班同學面前,或是在他的朋友面前,或是在家長面前……改變以往打電話或家訪都是告狀的方式,現(xiàn)在是有進步了,就打電話跟他家長分享他的進步,或者干脆到他父母的鋪位上與他們聊聊,表揚他的進步。這樣下來,他在課堂上也會自覺聽課了。
二、尊重和信任
現(xiàn)代中學生的生活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校園本身,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他們的生活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而是已經(jīng)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他們也必然會碰到更多成長中的困惑。對于成年人,這些問題也許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卻是他們單憑一己之力所無法面對和解決的。作為一名班主任,就要以同齡人的心態(tài)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處理問題時我會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并善于進行“心理移位”,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心理處境,關心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加以引導、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對班主任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信任感。班主任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就能喚起他們的自尊心、自強心,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戰(zhàn)勝困難,這是學生積極向上的強大的內(nèi)在動力。
尤其是在學生遇到挫折時,更希望有人能理解他,這時班主任若能及時地表示出對他的關切和理解信任,伸出熱情之手為學生排憂解難,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對班主任的感激,進而是尊敬,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最不愿意與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建立師生融洽關系中顯得尤為重要。
沒有人愿意活在一個充滿謊言和欺騙的世界里,人與人之間,信任很困難,但卻很值得。信任讓事情變得簡單透明,可以提高事情的效率,增進人與人的感情。班上一位叫國聰?shù)耐瑢W,個子高大,不遵守紀律,經(jīng)常逃學,愛打架,學習成績差,還受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誘,在校內(nèi)造成不良的影響,是全校出名的“問題學生”。國聰同學早已習慣被認為是“刺頭”、“問題學生”,有時候不是他干得事情,他也懶得去澄清。因此,在科任老師反映的情況或?qū)W生投訴的事件里,我都會找他一一核實,弄清楚他有沒有做過;不是他做的,我不會追究他的責任。這樣,時間長了,他覺得我是個是非分明的人,有時候做了錯事還會主動去承認錯誤。
三、學校領導和家長的配合
對于眾人眼中的問題學生做的事情,有必要的時候,我也會通知他們的家長過來,一起到學校政教處處理。因為他們對班主任或各科任老師的批評教育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定的 免疫力,只有借助學校領導和家長一起來教育。比如,小譚同學伙同其他“刺頭”去打鄰班的小榮一事,他害怕家長過來學校,因為一旦做了錯事,他的家長只是粗暴地打罵他一頓。所以,每次“請”家長來學校一起教育過后,他都會安分守己一段時間。
問題學生的成因有很多,但其中家庭因素占的比重大。因此,要教育轉(zhuǎn)化問題學生,必須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要讓家長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所在,與家長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教措施。學校與家長溝通,堅持以表揚為主,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應該說,經(jīng)過一學年的實踐,我的做法見到了實效,在小譚的轉(zhuǎn)化過程中,家長始終都能與學校老師密切配合,隨叫隨到,學校、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這是教育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關鍵。
四、 集體幫助,樹立后進生的自信心
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在集體環(huán)境里,他們必須融進班集體之中,同班集體一起前進。一個團結友愛、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既是問題學生矯正不良道德品質(zhì)的熔爐,又是問題學生實現(xiàn)轉(zhuǎn)化、進步的搖籃。班主任在教育和轉(zhuǎn)化后進生中起主導作用,但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必須樹立良好的班風,發(fā)揮集體的力量,使后進生身處一個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環(huán)境和氣氛之中。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讓一個伙伴掉隊是全班同學的共同責任”,并在班里開展各種活動:(1)、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安排優(yōu)秀的同學與問題學生同桌,提醒、督促他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余當“小老師”輔導他學習。(2)、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學雷鋒做好事,朗讀、講故事比賽,知識競賽,硬筆字比賽和游戲搶答等,使問題學生融進歡樂愉快的集體生活之中,并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表現(xiàn)才能的機會和舞臺。(3)、爭當“文明學生”和“改正一個缺點,為班級爭光”的活動,在班中發(fā)揚了正氣,抑制了歪風,形成一個比先進、學先進、爭先進的良好班風。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使問題學生感到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逐漸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奮精神,樹立起同班集體一起爭取進步的自信心。
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轉(zhuǎn)化問題學生需要一個過程,要抱著滿腔熱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耐心的教育;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wǎng)絡,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經(jīng)驗千條萬條,核心就是多給后進生問題學生奉獻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他們的心靈,讓愛的甘露滋潤他們的成長。
2018年7月
聯(lián)系地址: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qū)山閣鎮(zhèn)市第十一中學
姓名:陳世瓊
聯(lián)系電話:13543386672
郵編:525206
工作單位:廣東省茂名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