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鋒
【摘要】高職院校二級學院的辦學是在學校頂層設計下的中觀層面的教育實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養(yǎng)工作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文章以云南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文旅學院黨總支“531”工作法為基礎,探索二級學院黨政工團學聯(lián)動育人實踐,共筑育人堡壘,構建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共同體”,有利于強化“三全育人”實效。
【關鍵詞】高職院校;二級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高職院校注重加強對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養(yǎng)成、勤學苦練、意志品質、科學思維、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社會實踐、責任擔當?shù)冉逃?,對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時代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景
(一)新時代基層黨建和思政工作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闡述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引導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chuàng)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倍P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闡述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二)新時代學校對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學校黨委召開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暨學習貫徹宣傳思政工作會議后,文旅學院黨總支及時組織全院教職工學習貫徹2017年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把人才培養(yǎng)工作當作重點,當好學生引路人,實現(xiàn)了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強化思政導課,將思政工作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把關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強化“大黨建、大思政、大德育”的“三大”認識,為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文旅學院黨政工團學聯(lián)動的思路與內涵
(一)思想之源
實事求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fā)點和根本點。在高職院?!盎鶎狱h建鞏固年”建設中,黨總支立足校情、院情和學情,以黨建帶思政、群建和團建,強化黨政工團學聯(lián)動,以“531”工作法為抓手,多元育人,抓牢抓實,把閃耀點“珍珠”串起來,打造“和諧、高技、卓越”品牌,基本形成“有思路、有落實、有效果、融思政、有品質、有反思”的內部治理態(tài)勢,使各支力量聚焦于人才培養(yǎng)。
(二)黨總支“531”工作法內涵
我院秉承“以樹木的精神做樹人的事業(yè)”的大學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索“531”工作法。此處,“5”是“5著力”,“3”是“3結合”,“1”是“1提升”。顯然,“5著力”是基礎,“3結合”是關鍵,“1提升”是目標,呈樹型結構。其中,“5著力”是依托生物多樣性及校史館,著力加強森林生態(tài)文化傳播;依托知名企業(yè),著力加強企業(yè)合作和頂崗實習;依托高教研究所,著力加強“三全育人”研究與運用;依托職能部門,著力加強核心職業(yè)能力教育;依托基層,著力加強黨政工團學各支隊伍建設?!?結合”是指人才培養(yǎng)中,基本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提升”是指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
三、文旅學院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創(chuàng)新實踐
(一)“5著力”
1.依托校史館,著力加強森林生態(tài)文化傳播。目前,文旅學院承擔“生物多樣性及校史館”管理工作,成立校史館講解小分隊,為師生講解數(shù)千人次。校史館內藏豐富的生態(tài)文化素材,既是校園文化建設和黨建文化的結合點,又是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從中可找出那些激勵我們一路前行的點點滴滴,增強辦學中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按“十三五”規(guī)劃圖踏上新征程。建校63年以來,涌現(xiàn)出一批生動故事,加上年度感動校友、感動校園人物、好丈夫和好兒女的評選,鑄就了“新長征”路上的傳奇故事,是校園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最樸實的素材,是學校人物標桿、模范典型和最可愛的人。有效地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理念與校史文化融合起來,是學校幾代人的共同心愿。周恩來總理曾在昆明海口林場對我校實習生說“好好種樹”,陳毅副總理在西山森林公園龍門曾對我校實習生說“你們這樣做方向對頭”。
2.依托專業(yè),著力強化校企深度融合和頂崗實習。我院凝聚全體師生力量,抓好文秘、森林生態(tài)旅游、酒店管理、休閑運動、高爾夫運動5個專業(yè)建設,建成1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yè),擬籌建1個新專業(yè),在校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向“千人計劃”邁進。各教研室和專業(yè)負責人認真負責,積極行動,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和信息化應用得到加強,教學成果顯著。實踐教學方面,突出職業(yè)性和應用性,積極參加省級技能大賽,2017年在全省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并獲省級“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大賽”銀獎1項,達到了“以賽促練、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技促就”的目的。校企融合育人不斷深化,省外頂崗實習不斷拓展,2015級213名同學絕大部分自愿到10余個省市知名企業(yè)(如萬豪酒店、南國苑酒店等)頂崗實習和預就業(yè),實現(xiàn)了產教無縫對接,“素質高、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落到實處。
3.依托高教研究所,著力強化思想政治研究。學校高教研究所設于文旅學院,負責省高教學會等多個學術團體日常工作,擁有高職院校和行業(yè)豐富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信息資源,研究氛圍濃,學術交流廣,可有效促進黨建、思政、統(tǒng)戰(zhàn)、廉政、意識形態(tài)、教研、文化等工作,融入人才培養(yǎng)之中,促進師生形成嚴謹誠信的學術思維,加強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理性思考,形成認識世界的科學思維。除了參與征文、演講、辯沙龍等活動,部分學生還參與教師課題研究、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申報等探究,吸收高職教育研究成果和營養(yǎng),利用新興媒介傳播教研資訊,把好人才培養(yǎng)理論研究總開關,促進科研育人作用的發(fā)揮。
4.依托各職能部門,著力強化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由于辦學資源偏緊,資源整合需要依靠人事處、學生處、教務處、實訓中心、校團委等各部門的支持,協(xié)調聯(lián)動,共建共享,相互成就,形成“人才培養(yǎng)的共同體”,充分發(fā)揮組織育人和管理育人作用,使學生工作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國防、心理健康等教育得到加強。不斷優(yōu)化“全程關注,三有三融”學生工作法,學生管理突出了“融安全、融思政、融素養(yǎng)”,主要通過抓學風、班風和舍風,全面加強學生“思想品德、學業(yè)表現(xiàn)、社會活動、實踐技能、身心健康”五方面的工作,強化對全體學生的考評,并將結果應用于獎助評優(yōu)。結合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和突出問題,定期召開學風建設大會,把學風建設當家務事來抓,把“敏學篤行,自信有為”的學風落到實處,促進了“保安全,抓紀律,共創(chuàng)文旅優(yōu)良學風”目標的實現(xiàn)。
5.依托基層,進村入社下班級,著力強化各支隊伍建設。抓好黨建促思政,抓好思政促教學,抓好教學促素質,抓好素質促就業(yè),抓好就業(yè)促質量。一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重視意識形態(tài)、思想政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元素融入課程,傳承“修枝塑形,厚德厚生”的教風,教師廉教,學生廉學。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流黨建”“雙推進”“三下鄉(xiāng)”“手拉手”等活動多樣有效。三是團學共建。與社區(qū)攜手開展“攜手保護共享單車,共建生態(tài)文明城市”綠色教育,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衛(wèi)生城市、園林城市出力。四是黨建品牌和思政陣地建設穩(wěn)步推進,辦好“漫林品書沙龍”“旅游文化節(jié)”“文旅微信公眾號”三個品牌,文化育人落到實處。五是發(fā)揮二級分工會作用,通過“茶藝協(xié)會”“徒步協(xié)會”凝聚全院教職工,形成活動、競技和交流的平臺。
(二)“3結合”
“3結合”主要是學院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利用黨政工團學的聯(lián)動機制,聚焦育人,把教學、管理、服務、科技、網絡、心理等育人方面融入理論與實踐、線上與線下、校內與校外三結合,效果凸顯。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院在重視專業(yè)知識、課堂知識的同時,把“二課堂”延伸到班級、學生會、社團、社區(qū)、企業(yè)等實踐活動中,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鍛煉多,成長快。
2.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利用導師平臺、微信公眾號、專題網站、微信群、QQ群等線上同步管理,同時充分利用開學典禮、學風建設大會、文化節(jié)、表彰會、雙選會、專題班會、畢業(yè)典禮等進行氛圍營造,方便快捷,共建共享,實現(xiàn)多贏和高效。
3.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在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之余,利用技能大賽、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大賽、雙推進、三下鄉(xiāng)、社區(qū)共建、校企合作等形式,走出去,開眼界,收獲多,人自信。
(三)“1提升”
“1提升”是以“5著力”為基礎,以“3結合”為關鍵,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自然就水到渠成。
四、結束語
“531”工作法,正如一座燈塔,閃耀著永不熄滅的光芒;像一串項鏈,點綴著一顆顆耀眼的珍珠;也如一棵樹,開滿了朵朵鮮花,結滿豐碩的果實。新征程,我們要立足“5著力”,強化“3結合”,發(fā)揮“特而精”的辦學優(yōu)勢,把人才培育工作融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之中,持之以恒,樹木樹人,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18)[2018-11-22].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涂進喜.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考試周刊(教師版),2016(5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