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 要:如今,記憶詞匯成了高中生學習高中英語時的一個大難題,邊背邊忘已是普遍現象。而英語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記不住詞匯就相當于一個英語文盲,這會讓學生在學習高中英語的路上寸步難行。
關鍵詞:語境理論;高中英語;教學實踐
高中的英語詞匯難度加深,枯燥乏味,學生更是提不起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自主意識越來越薄弱,就會產生倦怠心理。市面上背誦英語詞匯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也給學生帶來很多困擾。就此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摸索研究出來一套語境理論,來幫助學生更輕松地記憶詞匯。
一、記憶高中詞匯困難的原因
1.老師教授單詞的方法仍然只是領讀,脫離語境,只是教學生認識詞匯,枯燥乏味,不能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
2.大多數教師把記憶背誦詞匯的任務都交給學生自己完成,忽視了自己在詞匯教學上的引導作用。
3.高中學習科目多、壓力大,學習英語的時間就更少了,只能通過教材來學習詞匯,也沒有時間大量閱讀來記憶英語詞匯。
4.學生沒有記憶詞匯的學習策略和認知策略,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導致天天背天天忘的惡性循環(huán)。
二、語境理論在高中英語當中應用的優(yōu)點
1.對記憶詞匯有很大的益處
把詞匯放到短語、句子、文章當中去,詞匯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句子融為一體,會增加記憶的趣味性與靈活性,記單詞的時候腦海里會有畫面感,就不會再枯燥無味了。
2.會更好地掌握詞匯的用法
學生在語境當中自然而然就清楚了詞匯的詞性與單詞在句子中所充當的成分,不僅在書面表達中有突飛猛進的進步,也敢于和同學老師進行簡單的口頭表達了。
3.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學生發(fā)現高中學習英語的方式和小學、初中的教學方法不一樣了,興趣就被激發(fā)起來了。一開始筆者進行語境理論的教學時,同學們是好奇,后面就有時候聽不懂,但是經過筆者長時間的努力,現在都可以毫無壓力地全英文上課了。他們還主動嘗試其他的語境,比如說唱英語歌曲、用英語講笑話和用英語講故事,打破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
三、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應用語境理論
1.通過名言警句來進行教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在生活中會有所應用,學生也相對比較熟悉,教師可以在教授新詞匯時穿插名言警句的教學,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對詞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其可以更好地應用詞匯。例如:教師在講解hasty這一單詞的時候,可以引用“More hasty,less speed欲速則不達”這一名言警句,這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松地記住hasty這一單詞。
2.把新詞匯應用到教室情景中學習
教室里的事物都是學生所熟悉的,利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快捷,這是一個活生生的語境,更能讓學生快速地融入英語對話中來,老師可以在教室里用英語組織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感到自己好像在美國,營造出濃郁的英語交流氛圍。
例1.老師對一個正在開小差的同學說Can you repeat what I just said?開小差的同學馬上就意識到自己走神被發(fā)現了,同時也記住了repeat這個詞匯。
例2.當老師在講as soon as這個短語的時候,指著一個平時愛說話的同學說He always whispers to his deskmate as soon as chasses have began.隨后指著一個愛吃零食的同學說She will eat snacks as soon as classes over.這樣的語句不僅貼近同學們的生活,讓大家歡笑,而且也讓同學們學會了as soon as語法的應用。
3.利用教材的上下文讓學生猜測新詞匯的意思
在不知道詞匯意思的情況下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邏輯關系推測詞匯的用法及意思。
具體有以下3個步驟:
(1)根據上下文,確定詞性,是動詞、形容詞還是名詞?
(2)觀察該詞所在的句子或從句,看詞匯在句子中做的是什么成分,或者看被什么樣的詞性修飾?
(3)觀察該詞所在的句子與其他句子是什么關系?是因果、舉例、小結關系嗎?
例1.高一英語必修1 Unit 2的課文
Later in the next century, people from England made voyages to conquer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根據to后面加動詞原形,可推斷出conquer的詞性是動詞,根據下文說的大多數國家都在用英語交流可以推測出conquer是侵略征服的意思。
例2.For example, India has a very large number of fluent English speakers because Britain ruled India from 1765 to 1947.
根據上下文可得出fluent修飾的是名詞,of后面一般跟名詞,所以可推斷出fluent是形容詞;從下文得出英語成為教育和政府的交流語言,說明他們說得很好,所以推斷出fluent的意思是流利的。
經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和同學們都頗有收獲。不僅老師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學生也有了別樣的教學體驗。將語境理論應用到英語詞匯的教學中不但增強了學生學習詞匯的自主性,也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我相信語境理論在英語教學的其他領域還會有更大的施展空間,我也會積極探索,讓學生在更加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李運興.英漢語篇翻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
編輯 趙飛飛